杭州又有11家医院将停止门诊输注抗菌药物
2019-1-1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6月医院(包括三级甲等和三级乙等)医院,将全面停止门诊输注抗菌药物。
这11家医院6月底前停止
今年初,浙江省卫生计生委下发了《关于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工作的通知》,医院(医院和儿科)率先全面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注抗菌药物。
近日,杭州市卫生计生委明确要求,6月医院(包括三级甲等和三级乙等)医院全面停止门诊输注抗菌药物。根据上述总体要求,各医院可结合本院情况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确定停止门诊输注抗菌药物的时间节点。
6月底前我市门诊停止医院名单
(医院和儿科除外)
序号
医院名称
等级
1
医院
三甲
2
医院(医院)
三甲
3
医院
三乙
4
医院
三甲
5
医院
三甲
6
医院
三甲
7
医院
三甲
8
医院
三甲
9
医院
三甲(建设标准)
10
医院
三甲
11
医院
三甲
如果患者确因病情需要,须使用抗菌药物,可以到急诊或者住院治疗。如果已经在门诊挂号的,医生也会根据患者病情安排转号。
医院已停止
医院从年10月就开始实施“门诊无输液”工作,全面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注抗菌药物。
今年3月28日起,医院除儿科和急诊外全面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注抗菌药物。
3月25日起,医院门诊停止静脉输注限制级和特殊级抗菌药物;5月中、下旬,门诊将停止静脉输注所有抗菌药物,急诊、儿科门诊、发热与肠道门诊除外(限制2天用量)。
为何要停止门诊输注抗菌药物?
数据显示,我国是抗菌药物使用大国。中国抗菌药物人均使用量是美国的10倍。专家指出,抗菌药物只有在细菌、真菌等病原体感染时使用才有效,对于普通感冒、病毒感染是无效的。
对于轻中度细菌感染,口服抗菌药物治疗一样有效。而静脉输注抗菌药物会有一定几率产生不良反应。只有在较严重感染时才需要静脉输注抗菌药物。
滥用抗菌药物风险大
风险一:毒副作用滥用抗菌药物很可能损伤神经系统、肾脏、血液系统。尤其是对肝肾功能出现异常的患者,要更加慎重!需要强调的是,一般来说,轻度上呼吸道感染选用口服抗菌药物即可,但很多人却选择了静脉输液,这无形中增加了出现毒副作用的风险。
风险二:过敏反应过敏反应多发生在特异性体质的人身上,其表现以过敏性休克最为严重。青霉素、链霉素都可能引发,其中青霉素最常见也更为严重,严重时甚至可能致命。
风险三:二重感染当用抗菌药物抑制或杀死敏感的细菌后,有些不敏感的细菌或霉菌却继续生长繁殖,造成新的感染,这就是“二重感染”。这类情况在长期滥用抗菌药物的病人中很常见。
风险四:耐药大量使用抗菌药物无疑是对致病菌抗药能力的“锻炼”,在大多数普通细菌被杀灭的同时,原先并不占优势的具有抗药性的致病菌却存留下来并大量繁衍。由于药物长期刺激,使一部分致病菌产生变异、成为耐药菌株。“超级细菌”很大程度上就是抗菌药物滥用催生出来的。
转变用药观念
对门诊输液说“不”也许是个艰难的过程,但符合现代医学的基本原则,既能为病人减轻经济负担,也为病人提供更为合理的治疗途径。能不用药就不用,能少用就不多用;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
编辑/林媛
版式/郭礼
点击一下关键词北京治疗白癜风去哪家医院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分享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