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节高发疾病预防与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
2020-2-2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本期导读
反复呼吸道感染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预防治疗
秋冬季节感冒、咳嗽、鼻塞怎么办?
深入解析让爸爸妈妈头疼的三种秋冬高发疾病,
让宝宝告别秋冬高发病的困扰。
一.复呼吸道感染
反复呼吸道感染是指一年内发生呼吸道感染或肺炎次数过于频繁,超过了一定范围的呼吸道感染。对儿童的健康成长有极其不良的影响,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儿童,往往会出现免疫功能低下。
一
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症状与表现
1.根据感染的部位不同而出现不同的症状
与某一部位感染的相应症状一致。
像发热、流涕、鼻塞、咳嗽、咳痰、气促等等。如果治疗不及时、不恰当的话,往往会有向慢性发展的倾向,出现慢性鼻炎、慢性咽炎、慢性扁桃体炎等,时间长了,宝宝会有消瘦、贫血等营养不良表现.
2.依感染部位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体征如扁桃体炎时可见扁桃体肿大伴渗出物;肺炎时肺部听诊可闻湿啰音等。
二
医院的检查单?
1.血常规:其变化由当时感染性质(病毒或细菌等病原)而定。细菌感染者白细胞偏高,病毒感染者白细胞正常或偏低。C反应蛋白(CRP)可作为鉴别病毒或细菌感染的一个指标:CRP<10/一般认为是病毒感染,CRP≥10则为细菌感染。
2.免疫功能检查:免疫异常或免疫缺陷是反复呼吸道感染重要的或关键的原因。
体液免疫检查可以发现宝宝的IgG、IgA下降较多。另外可以检测宝宝的唾液,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宝宝呼吸道粘膜分泌的S-IgA下降是导致感染反复的重要原因,可通过唾液S-IgA检测确定。人的免疫功能的第一道防线是粘膜和皮肤,如果S-IgA下降,容易造成细菌和病毒通过粘膜和皮肤感染
细胞免疫的指标有E玫瑰花试验下降;T细胞亚群改变:CD3、CD4下降及CD4/CD8比例下降或倒置。
三
反复呼吸的感染的预防与治疗
1.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这是预防反复呼吸道疾病的根本。对一岁以内的宝宝,我们强调每天最好能够在两个小时以上,在1到3岁的宝宝,我们强调每天可以达到4到6个小时。户外活动接受阳光的照射,接受大自然清洁空气的温养,对增强宝宝的体质和抗病能力效果是很明显的。
2.保持生活环境的空气流通。每天至少保证2-3次开窗通风,每次30分钟。
3.合理饮食,营养均衡,注意补充微量元素铁、锌、硒等
4.对隐藏病灶和病因,如反复化脓的扁桃体,应根据医生意见予以切除。
5.在急性发作期,应积极治疗相应的急性感染,并控制症状,对病毒感染要防止滥用抗生素
6.发病期可以对症治疗,或用中西医结合的办法治疗。对免疫功能低下的宝宝,可应用免疫调节剂治疗,如胸腺素、卡介苗、免疫核糖核酸、中药黄芪等。香菇对于提高免疫力效果很好,可以给宝宝多吃一些。
TIPS:宝宝发高烧,医生为什么不用抗生素?小儿科医生会根据不同的感染病原,用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是病毒感染,特别是上呼吸道感染,一般医生是不用抗生素的,有时候家长不一定会理解,认为孩子发烧好几天要医生用一些好药,也就是抗生素类药物,其实如果是病毒感染,用抗生素一点意义都没有。而且抗生素有许多毒副作用,经常使用会产生耐药性,如果以后发生严重的细菌感染,可能就无药可用了。
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也是一个过敏性疾病,简称哮喘,是一种气道炎症使易感者对各种激发因子具有气道高反应性,并可引起气道缩窄。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或清晨发作、加剧,多数患儿可经治疗或自行缓解。如果宝宝支气管哮喘发作甚至哮喘持续状态的话,对生命有危险,应立即送医。近三十年来哮喘患病率及死亡率均有所上升。
一
支气管哮喘的常见表现
1.咳喘反复发作,常在夜间或凌晨一阵剧烈咳嗽后喘鸣加剧,吐白色黏痰或泡沫痰,年长儿常突然发作,婴幼儿常为上呼吸道感染后诱发。2.个人有湿疹或过敏性鼻炎等特应性疾病史。部分患儿一级亲属有哮喘史或过敏史。
3.在中度至重度哮喘吸气时出现胸骨上窝、肋间、剑突下三凹征,在呼气时因胸部内压增高,肋间隙反见凸出。发病的时候全肺可以听到喘鸣音和干啰音,严重的发作期可以出现肺气肿。严重病例两肺几乎听不到呼吸音,尤其处于哮喘持续状态时。由上呼吸道感染引起者,肺部常可闻及干、湿性啰音,并伴发热。
4.血白细胞计数大多正常,嗜酸细胞可增多,伴有细菌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和中性多核细胞可增多。
二
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断标准
(儿童年龄不分大小)
1.咳嗽持续或反复发作1月,常在夜间(或清晨)发作、痰少、运动后加重。临床无感染征象,或经较长期抗生素治疗无效
2.用支气管扩张剂可使咳嗽发作缓解(基本诊断条件)
3.有个人过敏史或家族过敏史,气道呈高反应性,变应原皮试阳性等可作辅助诊断。咳嗽变异性哮喘又名过敏性咳嗽,是一种潜在隐匿形式哮喘。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其唯一症状是慢性咳嗽,无明显阳性体征,易被误诊为支气管炎,反复呼吸道感染,其发病机制多数认为与哮喘相同,亦以持续气道炎症及气道高反应性为特点。故采用哮喘治疗的原则,能取得较好疗效。
三
支气管哮喘的预防与治疗
1.糖皮质激素全球哮喘防治策略中强调糖皮质激素是最有效的抗变态反应药物,主要为吸入疗法。在哮喘重度发作时可短期口服泼尼松或静脉滴注甲泼尼龙。
吸入疗法:
丙酸培氯松(BDP),布地奈德(BUD),应用氟替卡松时剂量则减半。病情控制后,则可停用平喘药。哮喘已被控制并至少维持3个月,则有可能逐步降级治疗。
吸入激素疗程可达1年以上,现亦有主张轻、中度患者疗程可达3?5年。吸人激素后应漱口,以减少口腔鹅口疮及声嘶发生。
2.支气管扩张剂
β2受体激动剂:速效决激动剂是最有效的支气管扩张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现主张在有症状时按需吸入,但在症状未全控制时,用作激素吸入的补充治疗,但其使用剂量每天3?4次,每次1?2揿(μg/揿),但在常规剂量不能控制时,一般不再增加剂量。有夜间逢状亦可吸入长效决激动剂如福莫特罗及口服美普清等。
茶碱类:
对平滑肌有直接松弛作用,急性发作时可静脉滴注。有夜间发作症状可用控释茶碱。
抗胆碱类药:
异丙托溴胺:对气道平滑肌有较强松弛作用,而对心血管系统作用较弱。
硫酸镁:能降低支气管平滑肌的紧张度,使支气管扩张而改善通气情况。小儿可连续使用2?3天,能取得一定支气管解痉及镇静作用。
其他抗炎药物和抗组胺药物
色甘酸钠:为抗过敏药,儿童过敏性哮喘比成人效果好,副作用少,在轻中度哮喘患儿可用色甘酸钠。2mg、5mg/揿气雾剂(每次2揿)每日3?4次吸入。
西替利嗪、氯雷他定:具有抗过敏活性,无镇静作用。
酮替芬:有抗过敏作用,对儿童哮喘疗效较成人稍好,其不良反应为口干、困倦、头晕等,每晚1次,对有过敏性鼻炎,湿疹的年幼哮喘患儿应用较多。
白三烯调节剂:如扎鲁斯特、孟鲁斯特。对二氧化硫、运动和冷空气等刺激及各种变应原如花粉、宠物毛屑等引起的速发相和迟发相炎症反应均有抑制作用。孟鲁斯特已用于2?5岁儿童,4mg口服,每天1次,可用于轻中度哮喘,与激素吸入具有叠加作用。
其它药物
特异性免疫治疗:
目前通过正规应用各种药物及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基本上可以满意地控制哮喘,在无法避免接触变应原或药物治疗无效时,可以考虑针对变应原进行特异性免疫治疗。一般坚持应用2?3年。特定免疫治疗只能由经过培训的专业医务人员来执行。
免疫调节剂:
因反复呼吸道感染诱发喘息发作者可酌情加用免疫调节剂,如胸腺肽、卡介菌核糖核酸等。
中药:
急性发作期:辨证施治。
缓解期:健脾、补肾扶正等方法进行预防治疗。
过敏性鼻炎
一
如何判断宝宝是否有过敏性鼻炎?
1.发病时鼻痒、鼻塞、连续打喷嚏、大量清涕和嗅觉减退;有时伴有结膜、上腭和外耳道发痒。并发鼻窦炎时,可有发热、面颊胀痛和乏力。伴结膜炎者眼结膜轻度充血水肿。
2.多发病于婴儿晚期和幼儿期,初为常年性发作,逐渐转为季节性。任何强烈的气味、污染的空气,甚至气温变化都会诱导发病。
3.因经常搓揉而致鼻梁皮肤横纹,鼻翼肥大。
二
对过敏性鼻炎的预防和治疗
1.避免接触变应原如对花粉过敏者在春秋季节避免去园林或野外,对屋尘过敏者室内清洁要做到湿性扫除,对尘螨过敏者宜用吸尘器清洁室内。有条件者发病季节室内使用空气滤清器,并紧闭窗门,甚至异地治疗。
2.抗组胺类药物急性期口服抗组胺药物,如羟嗪、异丙嗪和氯苯那敏(扑尔敏)等。它们尚有一定镇静和抗胆碱作用。氯雷他定每日一次,体重30kg每次10mg;30kg每次5mg。
3.局部滴入0.5%麻黄素可减轻鼻黏膜肿胀和鼻塞。麻黄素滴鼻短期内不可频繁使用,以免中毒。
4.局部应用培氯松气雾剂,每日3?4次,每次吸人μg(揿3次),对大多数病人有良效而无全身性激素不良反应。用新鲜配制的4%色甘酸钠溶液滴鼻,每日4次,每次5?10滴,具有防止效果。
5.抗原脱敏治疗对找到明确吸入性抗原或合并有哮喘的患者,可以试用,此疗法(详见支气管哮喘)。
6.淡盐水(0.9%)洗鼻:2次/日,效果很好,无副作用。
可可狮快乐早教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