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发烧该怎么推拿退热

2017-4-1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小育说妈妈们有没有遇到宝宝半夜发烧的情况呢?深更半夜,出行不便,就医不便,看着难受的宝宝,

真真是心急如焚、不知所措啊!

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两大退热神穴,以及退烧的小窍门。当然啦!找到发烧的原因也是很关键的,麻麻们学起来!

退热两大神穴

神穴1:清天河水

位置:手心向上,小臂正中的一条直线。从腕横纹推向肘横纹,向内推。

作用:清热解表,泻火除烦

次数:10分钟左右

注意:涂抹按摩油,以免把宝宝皮肤弄红或不舒服。

神穴2:退六腑

位置:手心向上,小臂靠近肚子的一侧直线,从肘横纹向外推到腕横纹。

作用:清热凉血,解毒去热

次数:10-15分钟

这两大神穴,对宝宝发高烧时控制温度非常有用。宝宝发烧时,家长一定不要惊慌、不要着急,家长们可以在边给宝宝退热的时候,想一想宝宝为什么发烧,配合使用的穴位以及小妙招。

宝宝发烧的常见原因和对症推拿法

(一)风寒发烧

风寒发烧的症状、手法、小妙招

风寒发烧症状——发热恶寒,头痛鼻塞,流涕喉痒,有汗或无汗,舌苔薄白。

推拿手法治则——祛风散寒,解表清热

平肝清肺

位置:食指是肝经,同时向外清,也叫清肝。无名指肺经。也可分开。宝宝手小,两个穴位可以一起来做。

作用:解表清热

次数:-次

按揉一窝风

位置:手背腕横纹正中凹陷处

作用:温中行气

次数:-次

如果发烧比较严重,可以结合推脊来做,可以更好地帮助宝宝降温,退热散寒。

提脊

位置:后背,尾骨到大椎一条直线

作用:理气血,调经络

次数:3-5次

头痛鼻塞附加手法:

按揉拿风池

风池穴位置:枕骨粗隆直下凹陷处

作用:发汗解表,清热散寒

次数:3-5分钟

按揉迎香

位置:鼻翼两侧,鼻唇沟中

作用:通鼻窍,宣肺气

次数:1分钟

咳嗽

家长要注意:因为孩子支气管狭窄,如果没有辨别清楚就盲目止咳,容易反复发生支气管炎和肺炎,所以一定要先辩证在止咳。

顺八卦

位置:手掌面下2/3,挡住中指下方的心经,顺时针摩擦。

作用:宽胸理气,止咳化痰

次数:-次

烦躁

适合宝宝生病时烦躁不安的症状。

捣小天心

位置:手掌摊开,大鱼际小鱼际的中间凹陷处。

作用:清热镇惊安神

次数:30-50次

风寒发烧的退热妙招——炒姜末敷涌泉穴(姜切碎成沫,将锅烧干,把姜末放到里面炒,炒热后趁热包在纱布里,乎在宝宝脚心,涌泉穴位置。20分钟或一晚。可以很好的帮助宝宝祛风散寒哦!)

(二)积食发烧

积食的症状、手法、小妙招

积食发烧症状——高热,呕吐酸腐,口渴引饮,纳呆,腹胀,腹痛便秘,舌苔黄腻,脉滑数。

推拿手法治则——消食导滞,清热(拉出来就好了)

清脾胃

位置:大拇指桡侧面,腕横纹到指尖,脾和胃连起来清。向外清。

作用:导积滞,清宿食

次数:-次

清大肠

位置:食指桡侧边缘,从指根推向指尖。

作用:消积食,助排便次数:

次数:-次

顺运八卦

位置:手掌面下2/3,挡住中指下方的心经,顺时针摩擦。

作用:宽胸理气,助运化

次数:-次

揉板门

位置:手心摊开,大鱼际的正中。

作用:健脾和胃,消食导滞

次数:50-次

积食发烧的小妙招——吴茱萸粉与醋调和敷涌泉穴(这叫做引热下行~吴茱萸粉药店有售与醋调和后,敷到宝宝脚底涌泉穴20分钟或整晚)

(三)惊吓发烧

惊吓发烧的症状、手法、小妙招

症状——因受跌扑惊恐后引起发热。伴有面色发青,枕后热。耳郭冷,惊悸哭闹不安,睡眠易惊醒,或睡中手中掣动。

推拿手法治则——清热镇惊安神

揉阳池穴

位置:手背横纹,一窝风上两指(宝宝的两指哦)

作用:解表清热,补阳气次数:-次

揉二马穴

位置:手背无名指与小指掌关节后陷中

作用:滋阴补肾,顺气散结

次数:-次

清天河水

位置:手心向上,小臂正中的一条直线。从腕横纹推向肘横纹,向内推。

作用:清热解表,泻火除烦

次数:次

推三关

位置:手心向上,小臂外侧,腕横纹推向肘横纹,向内推。

作用:温阳散寒,补气行









































钙泊三醇软膏
治白癜风西安哪家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
http://www.vqbpg.com/jbzl/9721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