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多中心呼吸科住院患者下呼吸道和血液分

2020-9-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本文原载于《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年第4期

呼吸道感染是呼吸道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由于呼吸道感染涉及的病原体种类较多,抗菌药物的使用不规范且过度使用是造成抗菌药物耐药的主要原因之一[1]。在美国,针对支气管炎、咽炎、鼻窦炎和普通感冒等常见呼吸道感染制定了严格的抗菌药物使用指征,但仍有41%的抗菌药物用于呼吸系统疾病[2,3]。我国过度使用和不规范使用抗菌药物的现象也不容乐观。研究结果表明,超过50%的门诊患者使用抗菌药物,而上呼吸道感染的门诊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率超过80%[4,5]。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的问题更为突出,只有不到40%的门诊患者和不到25%的住院患者符合抗菌药物治疗原则;93%的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使用了抗菌药物,但这些患者中多为病毒感染[6],这些因素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抗菌药物使用量最大的国家之一[7]。抗菌药物的过度使用和不规范使用是导致细菌耐药的重要原因。我国13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acquiredpneumonia,HAP)的多中心调查结果显示,医院内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中耐碳青霉烯的鲍曼不动杆菌(carbapenem-resistantA.baumannii,CRAB)和铜绿假单胞菌(carbapenem-resistantP.aeruginosa,CRPA)的分离率达78.9%和70.7%,而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S.aureus,MRSA)则达到了87.8%[8]。目前有关呼吸科细菌分离菌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较匮乏,为此,本研究基于国家细菌耐药监测网(CARSS)数据平台,对我国呼吸科常见分离细菌的构成及其重要耐药表型,如MRSA、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penicillin-resistantS.pneumoniae,PRSP)、耐碳青霉烯大肠杆菌(carbapenem-resistantE.coli,CREC)和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resistantK.pneumoniae,CRKP)、CRPA、CRAB、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杆菌(extended-spectrumβ-lactamases-producingE.coliV,ESBL-EC)和肺炎克雷伯菌(extended-spectrumβ-lactamases-producingK.pneumonia,ESBL-KP)的流行特点进行分析,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和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资料与方法1资料

菌株资料来源和入选标准:以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年统计数据为基础。纳入标准本:(1)菌株基本信息完整,医院、性别、年龄、明确为呼吸科或呼吸危重症科患者;(2)菌株药敏试验结果的填写规范且无错误,有助于判断多种耐药表型。由于菌株资料收集的局限性,患者病史、疾病诊断和治疗资料没有记载,故本研究不进行分析。

按以上入选标准,获得我国7个地区91医院(东北9家,华北16家,华东14家,华南9家,华中15家,西北14家,西南14家)的例呼吸科或呼吸危重症科住院患者分离的非重复细菌(患者分离的第1株细菌)资料,其中男例,女例。年龄为11d至岁。医院医院医院组;按患者年龄分为老年组(65岁)、成人组(15~65岁)、儿童组(29d至14岁)和新生儿组(≤28d);按菌株来源的病房信息分为呼吸重症监护病房和普通呼吸科病房组。

2资料分析的方案和内容

利用whonet5.6软件,以呼吸科住院患者下呼吸道(包括合格痰和BALF标本)以及血液标本的常见分离菌为研究对象,分析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及鲍曼不动杆菌等细菌的标本构成及其重要耐药表型(MRSA、PRSP、CREC、CRKP、CRPA、CRAB、ESBL-EC和ESBL-KP)在地区、医院、年龄及所住病房的分布特征。

3菌株鉴定和质量控制

菌株鉴定和医院微生物中心完成。菌株鉴定通过API20E系统、Vitek2

转载请注明:
http://www.vqbpg.com/jbzz/9764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