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安诊断ldquo菌之道rdquo

2020-8-2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4月15日-5月28日,由迪安诊断主办的“菌之道”系列《新冠疫情下呼吸道感染诊疗线上学术会议》顺利举办共5期,大咖云集讲课,内容精彩纷呈,打造了一场呼吸道诊疗学术盛宴,吸引近万人次观看。

第一期精彩回顾

01

4月15日:感染性疾病诊断与防控

浙江大学医院副院长、感染科主任俞云松:

《感染性疾病防控体系建设》

精彩观点

1、感染性疾病防控的关键在于政府管理部门、疾控系统和医疗机构三个部门的协同;

2、“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对感染性疾病防控体系建设尤其重要,但目前也面临挑战;

3、要以“预防为主、平战结合”医院感染学科建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处呼吸道传染病室主任冯录召:

《从新冠疫情应对看呼吸道传染病的诊断与预防控制》

精彩观点

1、新冠疫情防控中国方案的关键举措在于统一高效的指挥体系、关于前移与中心下沉的防控模式和统筹调配的医疗资源等;

2、我国现行的呼吸道传染病相关监测项目包括法定传染病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暴发报告)和基于实验室的症候群监测项目;

3、构建我国基于人群的呼吸道传染病综合监测将有助于呼吸道传染病防控。

第二期精彩回顾

02

4月23日:呼吸道感染疾病诊疗分享

浙江大医院传染病科主任盛吉芳:

《疑难复杂肺部感染》

精彩观点

1、通过分享多例新冠肺炎病患诊疗经验,指出影像学与病原学的检测在新冠患者诊疗过程中至关重要;

2、真菌引起的肺部感染诊疗复杂,结合病史、影像学与病原学检测综合诊疗很关键;

3、病原体二代测序因其无偏向性、病原体广覆盖的特点在肺部疑难感染的病原体追踪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施毅:

《新冠疫情下mNGS技术在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精彩观点

1、现在国内外有很多研究显示,病原体NGS项目在疑难、危重、特殊感染领域能够有效帮助临床诊疗;

2、病原mNGS优化方向主要有:A-降低序列中宿主序列、B-宿主精确数据库、C-病原体分级数据库、D-生信分析质量、E-引入相对丰度计算;

3、病原宏基因组项目报告解读服务对临床有重要帮助,但临床诊断也需要结合常规检测。

第三期精彩回顾

03

4月29日:感染诊断平台助力临床诊疗

中国科学医院感染病院区副院长马筱玲:

《新冠肺炎实验室诊断技术的应用》

精彩观点

1、新冠病毒肺炎实验室诊断技术:基因测序-mNGS、核酸检测、抗体检测、呼吸道常见病原体组合检测及其他呼吸道病原体鉴别诊断等;

2、病原宏基因组测序(mNGS)发现了第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诊断技术的发展加快了疫情的控制;

3、连续两次新冠核酸检测阴性才可排除新冠病毒感染,新冠抗体不能作为确诊标准,但是作为新冠核酸的补充可以提高新冠病毒的检出率,避免漏检。

迪安诊断高级副总裁姜傥:

《后新冠时代会给微生物诊断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精彩观点

1、新冠疫情的爆发促进了医疗行业对微生物诊断技术的重视和发展,也助力医疗/公卫两大体系的完善;

2、感染性疾病在全球及中国均为最主要的致死原因之一,全球感染诊断市场潜力宏大;

3、感染原的确诊医院,县域医疗体系的建立非常关键,第三方检测机构同样应是医疗体系建立很重要的一环。

第四期精彩回顾

04

5月14日:免疫功能监测与感染临床应用

医院中心实验室主任汪子伟:

《机体免疫功能的临床检验》

精彩观点

1、淋巴细胞亚群是机体免疫功能的最常用指标,流式细胞术操作简便、快速、标本用量少,特异性高、稳定性和重复性好,是临床实验室检测淋巴细胞亚群的标准方法;

2、淋巴细胞亚群分析一定要报告各淋巴细胞的绝对值,百分比具有不确定性,无法正确指导临床,报告单解读前需要判断检测质量;

3、TBNK在临床上应用非常广泛,可应用于感染性疾病(例如新冠肺炎诊治中的免疫功能监测),肿瘤患者、自身免疫患者等治疗前后的免疫功能监测。

辽医院临床检验中心主管技师王思微:

《淋巴细胞亚群作为免疫评估指标在临床中的应用》

精彩观点

1、免疫功能与很多疾病的转归有关,尤其是肿瘤、自免性疾病、感染等。一般通过CD抗原识别不同种类免疫细胞及不同分化阶段的细胞亚群;

2、淋巴细胞总体数量的下降与新冠肺炎患者的病程进展,特别是重症、死亡患者的病程特征有很强的相关性。入院时都应立即进行淋巴细胞亚群分析,便于早期干预,以避免耗竭淋巴细胞而带来的严重后果;

3、通过分享多个患者病例,指出淋巴细胞亚群监测在肿瘤/血液病/自免疾病/感染患者治疗监测、疾病预后等非常有意义,淋巴细胞亚群报告解读需要结合血常规。

第五期精彩回顾

05

5月28日:呼吸道真菌诊断解决办法

医院检验科临床微生物专业组组长赵颖

《真菌感染实验室检测进展》

精彩观点

1、真菌实验室检测中标本采集部分的选择、采集方法、运输材料、储存都对真菌的检出至关重要,一份合格的标本是实验室检测的基础。

2、真菌检测中标本涂片可以拿到最直接的病原学证据,但往往形态学观察并不能很好确认到真菌种属信息,需要结合其它方法学的检测共同判断感染病原体。

3、真菌感染血清学联合检测是今后发展的方向,根据临床怀疑不同感染真菌类型,选择有针对性的血清学联检,并结合病原学检测结果综合判断。

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李爱民

《侵袭性肺部真菌病诊治中的困惑和挑战》

精彩观点

1、侵袭性真菌病组织病理学检测可以得到病原学结果,但不同病原体容易产生混淆,鉴别胸部影像学表现复杂,呈多种性质和形态学改变,也难以鉴别真菌感染。真菌血清学检测可以作为很好的病原学证据补充,综合判断患者真菌感染情况。

2、因真菌感染临床表现复杂、诊断手段滞后,目前侵袭性真菌病同样面临治疗的挑战,合理选用抗菌素,在适当的时间开始抗真菌治疗,争取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3、侵袭性真菌病诊疗过程中,要对免疫抑制患者保持高度警惕,为降低死亡率,及早启动经验性抗真菌治疗。

随着第五期线上会议圆满落幕,迪安诊断“菌之道”系列《新冠疫情下呼吸道感染诊疗线上学术会议》圆满收官,以多角度、多维度的前沿分享,向行业人才输送丰富的知识养分,为行业的成长与繁荣作出贡献。

供稿:集团市场中心刘祖碧黎欢

本文为“迪安诊断”

转载请注明:
http://www.vqbpg.com/jbzz/9763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