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风寒咳嗽就该这么治
2017-2-2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小编导读冬天易感风寒,小儿咳嗽怎么办?且看本文方可对症下药。
咳嗽
斯某男8个月
初诊:年3月28日
咳喘已历一月,初则声哮,继则咳剧,有痰而不易排出,伴有身热,进食尚可,便日二行。以开宣肺气、化痰理嗽为治。
麻黄1.5克川贝母3克陈皮3克杏仁3克天门冬6克甘草3克1剂
二诊:3月31日
药后咳嗽、哮喘均减轻,咳嗽仅见于早晚。原意再进。
麻黄1.5克杏仁3克川贝母3克陈皮3克甘草3克天门冬9克姜夏4.5克炙百部3克1剂
患儿咳喘,数医诊治均未愈,缠绵一月。良由表邪失解,风寒束肺、痰浊内蕴所致。治用辛温解表之麻黄,宣利肺气之杏仁,化痰止咳之川贝、陈皮、百部。幼婴脏腑娇嫩,故药量较轻,解表不可过,故加用天冬,既能润肺治咳,又能监制麻黄、姜夏的辛散太过。由于配伍精审得当,故能相得益彰,取效颇捷。1剂气转平,2剂而愈。
肺风痰喘
柏某男6岁
初诊:年2月17日
身热寒战开始,咳嗽痰稠,气促不利,索饮,溲短赤,唇干,苔黄,脉滑大。以清解痰热,并宣肺气。
麻黄4.5克杏仁9克石膏12克鲜芦根30克银花9克百部6克冬瓜子9克生草4.5克2剂
二诊:2月19日
17日药后身热渐除,咳嗽气促得减,口不渴,尿量增多,苔薄黄,脉滑,再以清化痰热。
麻黄3克鲜芦根15克大贝母6克杏仁6克冬瓜子9克蒲公英12克百部6克枇杷叶9克生甘草6克银花9克4剂
风热犯肺,热盛痰滞,肺气不降,咳嗽气促,前人称为“肺风痰喘”,即小儿肺炎。用麻杏甘石汤合千金苇茎汤加减,清肺泻热,化痰平喘,有良效。
案一
庄某女5岁
初诊:年7月3日
顿咳,为时已有3周,入暮颇剧,咳甚则呕,眼睑浮肿,宜以润肺蠲痰为治。
天冬9克麦冬9克炙百部3克南竺子4.5克瓜蒌仁4.5克川贝母4.5克5剂
二诊:7月14日
上方服后,咳呛已解,诸症亦有显著好转,停药数天,后又复作,并见呕吐(传语改方),续用原方加陈皮4.5克。5剂
顿咳即百日咳,临床上以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和痉咳后伴有特殊的吸气性回声为特征。古人认为是外感时邪,内为肺气虚弱,痰阻气道,肺失清肃所致。在施治中用天麦冬、瓜蒌仁润肺,南竺子、百部、贝母化痰止咳,使肺润痰化,痰去咳平。药进5剂得解,后又复作,乃风痰引动所致,因是累及胃气,故加陈皮,转方5剂得痊愈。在顿咳治疗中,是疗效又快又好的一例。
案二
顾某男6岁
初诊:年12月13日
咳逆连声,无息止,痰少,大便干。脉细数,苔根厚。以润肺化痰为治。
天冬12克瓜蒌9克炙百部6克麦冬12克南竺子12克橘红3克3剂
二诊:12月30日
药后阵咳已瘥,略有干咳。脉细,苔净。续以养肺阴为治。
天冬12克麦冬12克北沙参9克橘红4.5克杏仁6克炙百部6克南竺子3克丝瓜络9克4剂
该患儿咳声连连而痰少,脉数之中又有细象,此乃肺津不足,肺气上逆而成顿咳。治用天麦二冬润肺;百部、南竺子化痰止咳,其中南竺子一味,现代药理分析认为含南天竺碱,有较强的镇咳作用;再以瓜蒌仁、橘红润肺化痰,导热下行。服3剂而顿咳渐瘥,复诊在原基础上加滋养肺金之品调治而愈。方中之丝瓜络引诸药入肺络,是引经报使药中较有效的。
案三
赵某女3岁
初诊:年1月25日
顿咳,久而不愈。
天冬15克麦冬12克炙百部4.5克瓜蒌仁6克橘红4.5克南竺子4.5克3剂
版权声明?本文选自《何任医案实录》(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何若苹,徐光星整理)一书,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中医出版(治疗白癜风效果如何北京白癜风手术需要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