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会征文展播社区急诊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用
2018-2-2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年5月18日-20日,由四川省医师协会全科医师分会主办,四川省医师协会基层专委会和四川省社区卫生协会全科专委会承办的“四川省医师协会第六届全科医师年会”将在成都(天使宾馆)召开。本平台对本次年会所征集的文章进行提前展播。(欢迎大家提前报名注册参会,详见会议通知)!
社区急诊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用药分析
伍闰成都高新区西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目的:评价上呼吸道感染采用社区急诊治疗的用药情况及合理性。方法:我社区收治的上呼吸道感染患者88例为本研究选择的病例样本,样本病例选择时段为.10~.10期间,采用抽签分组方式进行分组,予以抗病毒药物治疗的44例患者设置为对照组,而予以抗病毒药物治疗+抗生素治疗的44例患者设置为实验组,对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对和分析。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愈时间、治疗总有效率比对数据差异经统计学验证均获得P0.05的检验结果,未形成统计学意义;而相比对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治疗费用提升明显,2组比对差异经检验,获得P0.05的检验结果,统计学形成意义。结论:社区急诊治疗上呼吸道感染予以抗生素药物治疗并不会加大治疗效果,同时会使得治疗费用增加,抗生素滥用风险存在。
急诊;上呼吸道感染;社区;用药
上呼吸道感染在临床上作为常见疾病的一种,主要包含咽喉部炎症和鼻腔炎症,鼻塞、流涕、咳嗽、发热等为主要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正常的生活,因此,必须选择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提升治疗效果[1]。药物治疗为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治疗方法,用药的合理性极为关键。本研究主要对用药情况进行分析,选取社区收治的88例样本病例进行分析,分析所得结果作如下论述。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我社区收治的上呼吸道感染患者88例为本研究选择的病例样本,样本病例选择时段为.10~.10期间,所有患者均与上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相符,临床症状表现为肺部音、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发热等,采用抽签分组方式进行分组,予以抗病毒药物治疗的44例患者设置为对照组,本组以30:14为男女比例,70岁为患者中最大年龄,3岁为患者中最小年龄,中位年龄为(25.78±8.45)岁;病程均在6h~2d之间,中位病程为(14.5±3.0)h;而予以抗病毒药物治疗+抗生素治疗的44例患者设置为实验组,本组以28:16为男女比例,70岁为患者中最大年龄,4岁为患者中最小年龄,中位年龄为(26.48±8.17)岁;病程均在6h~2d之间,中位病程为(13.9±2.8)h,2组患者临床基本信息经统计学软件检验,获得P0.05的检验结果,2组比对数据可比性加强。本研究将凝血功能障碍患者、过敏体质患者、继发性感染患者、恶性肿瘤患者、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均排除研究外。
1.2方法
抗病毒药物治疗为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方法,药物主要包括头孢他啶、培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炎琥宁、美洛西林等[2],而实验组患者则同时进行抗生素药物治疗,主要其中采用头孢菌素类药物者18例,所占比例为40.91%,而采用大环内酯类药物者11例,所占比例为25.00%,采用青霉素类药物者15例,所占比例为34.09%;主要给药途径为:20例通过静脉注射,所占比例为45.45%,14例为口服治疗,所占比例为31.82%,10例通过肌内注射,所占比例为22.73%。
1.3疗效评价标准[3]
患者经3d的治疗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体温恢复正常评价为显效;经5d的治疗患者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恢复正常体温评价为有效;经过5d的治疗,临床症状和体温均与治疗前相比无变化或者加重评价为无效。
1.4统计学工具
在研究中实验组和对照组比对数据整理和处理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0为统计学工具,卡方检验以n(%)为表现形式的计数数据,t对以均数±标准差为表现形式的计量数据进行检验,统计学形成意义的标准为P0.05。
2结果
2.1比对实验组和对照组临床治疗效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愈时间、治疗总有效率比对数据差异经统计学验证均获得P0.05的检验结果,未形成统计学意义,详情见下表1所示。
表1实验组和对照组临床治疗效果比对结果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实验组
44
25(56.82)
16(36.36)
3(6.82)
93.18
对照组
44
21(47.73)
18(40.91)
5(11.36)
88.64
X2
0.
P
0.05
2.2比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费用和治愈时间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费用为(.14±30.40)元,对照组的治疗费用为(.56±37.52)元,相比对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治疗费用得以明显提升,2组比对数据经统计学分析验证,获得P0.05的检验结果,统计学形成意义(t=24.);实验组患者的治愈时间为(7.10±1.15)d,对照组患者的治愈时间为(8.06±3.50)d,2组患者治愈时间数据经统计学验证,获得P0.05的检验结果,未形成统计学意义(t=1.7)。
3讨论
上呼吸道感染在临床上作为一种常见的疾病类型,急性炎性症状出现在喉部和鼻腔部之间,一旦得病要对其进行及时有效治疗,避免导致气管炎、肺炎、急性心肌炎等严重疾病发生,对患者健康生命造成严重威胁,也使得家庭负担加重[4]。抗病毒药物治疗作为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治疗方法,抗菌药物杀菌效果好,抑菌活性,而针对继发性细菌感染患者需要添加抗生素进行联合治疗[5]。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抗病毒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增加抗生素治疗,治疗效果虽有提升,但是并不明显,治愈时间缩短也并不显著,而治疗费用增加明显,因此,以患者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对抗生素药物是否应用进行合理决定,对抗生素不合理应用和滥用现象尽量减少。
综上所述,社区急诊治疗上呼吸道感染予以抗生素药物治疗并不会加大治疗效果,同时会使得治疗费用增加,抗生素滥用风险存在。
参考文献:
[1]崔雪君.急诊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用药分析[J].健康必读(中旬刊),,11(8):-.
[2]张小莉,洪舟.不同用药方案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J].医学综述,,22(16):-.
[3]牟太琴,吴寒寅.年至年我院上呼吸道感染抗生素使用分析[J].中国药业,,22(21):64-65.
[4]辛忠.分析急诊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用药合理性[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8(30):-.
[5]詹双彬.分析急诊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用药合理性[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3(3):-,.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