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在基层的治疗
2016-12-1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临床上以病毒感染最多,其次为细菌(多为继发感染),支原体较少。区分细菌性与病毒性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在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没有实验室检查情况下的一些简易鉴别:1细菌性多为散发;病毒性多为群体发病。2对有发热症状的上呼吸道感染者,用退热药物治疗。细菌性感染者用退热药物治疗退热效果较差,全身症状多无改善;病毒性感染用退热药物治疗能取得暂时而明显的退热效果,全身症状明显改善。3细菌性以咽、扁桃体红肿及疼痛比卡他症状较明显;病毒性一般卡他症状比较明显或伴有腹泻或结膜充血。4细菌性发热程度多与局部体征相称;病毒性发热程度多与局部体征不相称。5细菌性多有脓涕、脓痰;病毒性多无脓涕、脓痰。6中医范畴之风热感冒多为细菌性;风寒感冒多为病毒性。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病机理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机体抵抗力降低,上呼吸道生理防御功能下降;2病毒、细菌等入侵粘膜纤毛细胞;3鼻咽粘膜充血、水肿、渗出;4粘膜上皮细胞损伤,防御功能破坏。治疗从以上四点出发,抗菌、抗病毒,减轻鼻咽充血,修复粘膜上皮细胞,增强机体的免疫力,重建上呼吸道生理防御功能,从而达到对症治疗,缓解症状,缩短病程的目的。谈谈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1早期(起病的1~2天)卡他症状明显,以缓解鼻咽充血、抗过敏治疗为重点。2发作期(起病的2~4天)全身中毒症状明显,以解热镇痛治疗为重点。3感染期发作期症状控制、缓解与否关系到感染的发生,上呼吸道细菌感染、肺部感染以抗感染治疗为主,对症治疗为辅。以上三期抗病毒治疗是必需的,细菌性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除外。4残余症状迁延期鼻塞、流涕、打喷嚏迁延不愈者,加服用鼻炎治疗药、转移因子口服液等增强免疫力的药物;咳嗽、咯痰色白或干咳无痰迁延不愈者,重新启用宣肺祛风药如麻杏止咳片、止嗽片等或服用止咳化痰药、降低气道反应性的药物等,同时加服核酪或卡曼舒溶液等,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本人在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一般不使用糖皮质激素,激素虽可缩短退热时间、缓解症状,但这是暂时的,因为本病需要一个过程,所以易导致病情反复、病程延长。相信各位同仁都有同感!“激素用下去,发热尚未好,咳嗽随后来,患者医生烦”。话说过来,当中毒症状比较严重,退药难以发挥效果时,在有力抗感染、抗病毒应用的情况下,足量、短期、逐减使用糖皮质激素。该出手就出手,别犹豫!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发热时,第一要务先告诉患者或家属,发热可能持续2~3天,先打一针“预防针”,这样进可攻退可守。本人在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时,早期一般不用抗生素,一般在第3、4天使用,此时病毒性感染最易继发细菌感染。至于细菌性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该另当别论,应该早期应用抗生素,以达到截断扭转之功。关于中成药颗粒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服用方法:临床上用中成药颗粒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时,一定要热冲热服,水量一般在50ml左右,不要太多以免影响药物浓度;同时避风,以取微微出汗的效果,从而达到最佳疗效。这点非常重要,关系到疗效的好坏。关于预防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复发的问题:1注意足部保暖,常年鞋袜不离脚。中医有“寒由脚生”之说。2勿因寒热,随意增减衣服,先缓冲一定时间再增减衣服。3增强体质,锻练和使用提高机体免疫力的药物。(本文来自基层医生网:NN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