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篇秋季儿童易发疾病

2016-11-2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每年夏秋交替时,都是小儿疾病高发时。秋季怎么预防小儿常见病的发生?

  轮状病毒肠炎

  轮状病毒是秋、冬季小儿腹泻最常见的病原,故又称秋季腹泻,一般经粪-口传播。潜伏期1-3天,多发生在6-24个月婴幼儿,4岁以上者少见。起病急,常伴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无明显中毒症状。早期的主要症状是呕吐,体温在38℃~39℃之间,继而出现腹泻。大便次数多、量多、水分多,黄色水样或蛋花样便带少量粘液,无腥臭味。由于患儿大量失水,很快发生脱水现象,出现精神萎靡,表情淡漠,嗜睡,面色灰白,前囟和眼窝下陷,皮肤松弛,皮肤弹性差,尿少,口腔粘膜干燥等症状,严重腹泻可引起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本病为自限性疾病,数日后呕吐渐停,腹泻减轻,自然病程约3-8天,少数较长。

  目前,杀灭轮状病毒尚无特效药物,现在使用的各种抗菌药物都对病毒无效,正确的治疗方法是尽快纠正脱水、酸中毒。对于症状轻的孩子可用口服补液的方法进行纠正,常用的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口服补液盐(ORS),配方为:氯化钠3.5克,碳酸氢钠2.5克,枸橼酸钾1.5克,葡萄糖20克加水至毫升,可让孩子当水喝。症状重一些的孩子可用静脉输液的方法纠正脱水和酸中毒。另外选用微生态调节剂(如妈咪爱或培菲康等)和粘膜保护剂(如思密达等),大多数患儿可以治愈。

  秋季腹泻是婴幼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多数发生在家中,正确的生活护理至关重要。首先要注意观察孩子的神志、精神状态、面容、四肢温度、脉搏等变化,注意脱水是否改善或加重;观察大便次数、量及性状,并认真做好各项记录;保留一些医院化验,有助于病因诊断,为疾病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做好床边隔离,护理患儿前后都要认真洗手,防止交叉感染;每次大便后清洗臀部,防止发生尿布皮炎,注意有无排尿。

  呼吸道感染

  “一场秋雨一场寒”。入秋后,由于天气变化大,早晚温差悬殊,人容易着凉,秋季干燥的气候也容易使人体的呼吸道受到感染,加上婴幼儿抵抗能力弱,极易引发呼吸道疾病。这个季节儿童易患上的呼吸道疾病有上呼吸道感染引发的感冒、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由病毒、细菌感染引发的呼吸道疾病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打喷嚏、流鼻涕、咽喉发炎、扁桃腺肿大等。

  秋季天气多变,儿童的抵抗力弱,要注意护理。早晚要注意保暖,及时加减衣服,在干燥的天气里要让孩子多喝水,保持呼吸道湿润。对于由花粉过敏引起的哮喘的孩子,家长应尽量减少孩子的户外活动。对于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可以适当添加增加免疫力的制剂。如果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有不适症状,医院就诊。

  支气管哮喘

  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发病与气候有密切的关系。秋季空气干燥,过敏源较多,极易侵犯一些过敏体质的人,引发支气管哮喘。由于有哮喘病史的人对大气的温度、湿度等变化极为敏感,而且适应能力弱,极易因上呼吸道感染而诱发支气管哮喘。表现为咳嗽、胸闷、喘息及呼吸困难,特别是上述症状反复出现并常于夜间或清晨加重。

  有哮喘病史的孩子应尽量查出可能引起哮喘的致敏原因,避免与致敏物质接触。房间内要保持通风、干燥,床上用品应该经常曝晒和清洗,将可能诱发哮喘的尘土、皮屑、螨虫等去除掉,床罩以及床上用品应定期用开水烫洗以杀死尘螨。同时,孩子运动时不要过于劳累,注意天气变化,及时增添衣服、被褥,避免着凉而患感冒,还要加强营养,重视锻炼身体。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侵袭而来,希望引起大家的注意!~做好防护措施!(一)个人预防措施1.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2.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3.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4.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5.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居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扫一扫







































北京一次治疗白癜风需要多少钱
北京中科

转载请注明:
http://www.vqbpg.com/jbzl/9679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