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流感怎么防,怎么治
2023/12/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
勤洗手
流感主要通过打喷嚏和咳嗽等飞沫传播,也可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所以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引起感染。日常生活中,人的手随时有可能接触到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如果不能及时正确洗手,病毒就有可能通过手接触眼睛、嘴巴、鼻子的黏膜侵入人体。通过洗手可以有效地切断这一传播途径,降低感染流感病毒的风险。
戴口罩
我们知道流感主要是通过近距离飞沫传播,所以正确佩戴口罩是有效的防控手段之一。戴口罩要讲科学,只有方法得当才能最大程度地隔绝病毒,预防疾病。
佩戴外科口罩的步骤:
①选择合适尺码的口罩,儿童可选择儿童尺码(儿童尽量少用N95)
②佩戴口罩前,应先洗手。
③要让口罩紧贴面部。(有颜色的一面向外,有金属条的一边向上。如口罩没有颜色,应将摺纹向下的一面向外)
④把口罩的金属条沿鼻梁两侧按紧,使口罩紧贴面部。
⑤拉开口罩,使口罩完全覆盖口、鼻和下巴。
佩戴口罩后,避免触摸口罩。若必须触摸口罩,在触摸前、后都要彻底洁手。
少聚集
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流感的主要传染源。从潜伏期末到急性期都有传染性,在人群聚集的场所可发生聚集性疫情。
①避免近距离接触流感样症状患者,流感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也是流感防控措施之一;
②出现流感样症状后,患者应居家隔离观察,不带病上班、上课,接触家庭成员时戴口罩,减少疾病传播
③如果诊断流感,患病儿童需在家隔离至少1周,或到体温正常后,再或者呼吸道症状消失后24小时后方能解除隔离。
流感的治疗
起病后48小时之内,给予有效抗病毒药物可有效缩短流感病毒感染的病程、减轻病情的严重程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儿科常用的抗病毒药物为奥司他韦,该药对甲型流感病毒和乙型流感病毒均有效。
通常给予抗病毒药物3天以后,发热就会有好转,如果治疗3天无效,家长就需要再次复诊,排查有无其他合并症的可能。
需要注意的是,流感患儿如果出现下面情况之一,即为重症流感病例,需立刻就医:
1)持续高热大于3天,伴有剧烈咳嗽,咳浓痰或血痰,或胸痛;
2)呼吸困难,口唇紫绀;
3)神志不清或惊厥;
4)严重呕吐、腹泻,出现脱水表现;
5)合并肺炎;
6)原有基础疾病明显加重,出现脏器功能不全或衰竭。
蒋鲲
■副主任医师
■医院呼吸科副主任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妇幼微创专业委员会呼吸介入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第17届协作组成员;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第18届委员会呼吸学组青年委员;
对小儿呼吸常见病及多发病有丰富临床经验,尤其擅长对小儿喘息,支气管哮喘,慢性咳嗽,肺部感染等疾病的治疗,并能应用支气管镜技术对儿科呼吸系统疑难疾病进行相应诊断及治疗。
门诊时间
泸定路院区:
周二上午(专家门诊)
周日上午(泸定路院区)
原标题:《预防流感
怎么防,怎么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