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更要容易受寒ldquo寒邪rd

2020-11-2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导读

15分钟以前,一个交往多年的朋友“今天下午在空调底下直吹了一会儿,立刻觉得冷风灌顶,头晕想要倒地的感觉。”

这个朋友今年38岁,年轻时候是军官,身体壮如牛,身手接近特种兵。但身上一直寒邪缠身,反复鼻炎,而今天的恶寒怕冷,估计是他年轻时从未想过的境地。

寒邪是最重要的致病因素。当劝世人不可贪凉时,30岁以下的人通常嗤之以鼻,觉得自己身体好的很,别象松鼠劝小马不要过河似的说一些杞人忧天的话。但,这种人十有八九40岁以后会被长期积累的寒邪秋后算账,不论男女。

驱寒才是退烧的治本方法

有一个搞房地产的家长带着高烧39.7摄氏度的患儿找我看病,正好是夏季高温变天下雨,家长问我是什么原因,我说“受了风寒”,家长不明白地说:“现在那么热,这几天最高温度都快四十度了,哪里来的寒?”我说:“寒不是指绝对温度,而是指温差,冬天绝对温度稳定在零下十五度,波动不超过十度,不会造成伤害,但气温突然从零度降到零下十五度,形成十五度的落差,会伤害人;同样,夏天气温稳定在三十五度以上,不会伤害人,但突然刮风下雨温度降到二十多度,身体弱的人将得病。这就好比你们房地产的价格,稳定在五万元一平米的高价而不剧烈波动,对社会不会有什么伤害,但突然从五万降到二万,将可能引发经济危机,社会动乱。”家长豁然开朗,随后用内服中药加外治按摩,第二天患儿痊愈如初。

到底什么是“寒”

为了迎合现代人的思维习惯,我试图这样定义:寒指人体接触温度骤降十摄氏度以上。

该定义的依据:

1、临床中我观察到冬天温度突降超过十度,随后伤寒(感冒发烧)患者明显增多。

2、夏季高温天气比如逼近四十摄氏度时突然变天下雨,气温骤降十度至三十度以内,随后伤寒(感冒发烧)明显增多。

有了这个定义,我们就可以按图索骥地寻找我们身边各种各样的“寒”,然后远离它,消灭它,扫除伤寒(感冒发烧)的致病因素,自然就可以最大限度的不得该病,即使得也程度轻很多很多。

警惕我们身边的”寒邪“

下面排查一下我们身边常见的寒:

1、气温骤降十摄氏度以上,冬天与夏天最容易出现。这是最常见也是我们最能理解的寒,对此我们要养成随时看天气预报的习惯,遇到气温骤降、刮风下雨的变天时节,提前给孩子添加衣服。当然添加衣服不可太过,否则减衣服时同样容易“体温骤降”受寒。

2、空调电扇,有其是空调。家长可以自己实验一下,室外温度三十五度时,把空调温度调到二十度,并开大风直吹大汗淋漓的头部,体验一下什么是寒,我相信这个体验能让你此后对“寒”望而生畏。

3、冰冻食物。人的体温三十七度左右,冰箱的温度最高也就零度左右,三十度以上的温差,大大超过了我对寒的定义。

4、滥用抗生素等西药,尤其是输液方式给药。

5、剧烈运动后冲凉水澡。曾经治疗过一个北京篮球队的退役球员,40岁,强直性脊柱炎,年轻时身体倍棒,每次打球后都冲凉水澡,三十岁后开始强直性脊柱炎发作,几乎半瘫。

6、剧烈运动后大汗淋漓时直接坐金属、石头、水泥等材质的冷椅子。

其他的不一一罗列,以“温度骤降十度”为原则排查,你自己也能拿着这个捉妖镜对付各种“寒魔”。

百病始于“寒”

感冒发烧是最常见的疾病,而且很多重病、疑难病,也是因为感冒没有彻底治好或治疗方法不当形成的继发病,中医称之为“坏病”,比如鼻炎、肺炎、心肌炎、大部分皮肤病、部分肝胆疾病、部分肠胃炎症、部分肾炎、白血病、关节炎、部分多动症等等,追溯起来大概率有严重的感冒发烧史,以个人临床经验看,六成以上的疾病都从感冒发烧开始。

感冒是西医名词,全称上呼吸道感染,中医称为“伤寒”,伤寒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五种:中风,伤寒,湿温,热病,温病。医圣张仲景参考《黄帝内经》、《难经》等书的经旨,著临床第一书《伤寒杂病论》,直接以“伤寒”为题目。

整部《黄帝内经》,合《灵枢》与《素问》,“寒”字出现频率次,“风”字出现频率次,“湿”出现频率次,“暑”字出现频率87次,“燥”字出现频率次,“火”字出现频率次。可见“风寒”是最重要的致病因素,而“寒”尤其重要。

“伤寒”,多么贴近真理的描述,理解了这两个字,如何养生、如何治疗,已然尽在其中矣。我希望以后找我看病的患者都说伤寒而不再说感冒,那样一定会有知音的感觉。

六成以上的其他疾病从伤寒(也就是感冒)开始,而“寒”又是“伤寒”最重要的致病因素。

长按

转载请注明:
http://www.vqbpg.com/jbshhl/9770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