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是扛好的,还是治好的
2017-9-7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来源:LIFE健康
作者:郑琪
咳……咳……咳……天气转凉后,公共场所里总是咳声四起,有些人一咳就是几周甚至数月。
到底咳嗽是病吗?挺挺就让它过去了,医院挂个点滴才能了事?或许没准自己弄个“盐蒸橙子”也能治好?
事实上,无论你是否愿意承认,我们对咳嗽的认知都是存在误区的。香港呼吸系统科专科医生林冰解释,咳嗽是气管的一种保护机制。伤风感冒时,气管黏膜肿胀,分泌物增加,黏液积聚令气管痕痒不适,通过咳嗽,能把黏液咳出,不会阻塞气管。但伤风感冒引起的咳嗽,在三到五天就应痊愈,若持续一周以上,则可能是气管出了问题。
近日公布的首个中国家庭止咳误区报告显示:近七成受访者,咳嗽时都存在用药不及时的情况;仅40.8%的受访者知晓有痰咳嗽的真正元凶为痰液。41.1%的受访者将咳嗽视为一种疾病,认为它是不好的。
(注:该报告由39健康网开始就咳嗽的认知及止咳行为展开从前期准备工作到网络问卷和后期分析等一系列的调查结果形成,自年11月起,历时一个多月,共多位网友接受调研,覆盖年龄层在13~71岁不等。)
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崔瑷教授在解读报告时提醒,患者应当认清咳嗽元凶,对因治疗,对症下药。由于富含蛋白质等营养物质,未被及时清除的痰液容易成为细菌繁殖的温床诱发再次感染。因此,对于有痰咳嗽,要重视及时使用祛痰药,合理应用镇咳药和中药,同时切忌滥用抗生素,以避免因治疗不当对自身健康造成进一步伤害。
一直以来,感冒咳嗽就是临床最常见的呼吸道症状之一。近年来,大气污染,过敏源增多等因素都使中国家庭面临的咳嗽问题日渐严峻。
崔教授指出,造成这些误区最核心的原因是患者没有正确认识到咳嗽的真相。其实,咳嗽本身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当呼吸道受到刺激时人体的一种自我防御,根据是否伴有咳痰,咳嗽分为干咳和湿咳,秋冬由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多为湿咳,为的是把痰等呼吸道刺激物排出体外,合理使用祛痰药也是治疗的重要方面。
1、咳嗽并不“坏”
通过调查,发现中国家庭对咳嗽的根本原因及对咳嗽是好是坏的判断存在盲点:受访者中,部分人知道咳嗽是人体的一种防卫反应,但仍有41.1%的人将咳嗽视为一种疾病。大多数受访者不清楚引起咳嗽的根本原因。仅有40.8%的人了解有痰咳嗽的真正元凶大多为痰液。
专家纠错:
治疗咳嗽,先要弄明白咳嗽是好事还是坏事。咳嗽本身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当呼吸道受到刺激时人体的一种自我防御,咳嗽起到帮助清除呼吸道内各种“脏物”的作用,因此可以算是一件好事。
2、湿咳千万别扛着
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受访者普遍对于咳嗽的专业治疗不够重视并且用药不及时:调查显示,有近半数受访者在刚开始咳嗽时会倾向进行治疗,但在是否会看医生的问题上,39%的人表示久病成医后会选择自行调理,更有40.7%的人不会去看医生,选择“忍一忍,扛过去”。同时,受访者普遍存在咳嗽用药不及时的状况。根据调查报告,47.4%的受访者在久咳不愈时才会适当选择药物,更有20.2%的受访者一般不喝药,等其自愈。
专家纠错:
咳嗽从表现来看分为干咳和湿咳。干咳指没有痰的咳嗽,它往往是由于突然闻到一股特别强烈的气味、或吸入了异物而引起的咳嗽,其作用是为了排出异物;另一种情况便是湿咳,即咳嗽带痰。连续性的咳嗽会对咽喉产生刺激,使得咽喉的分泌腺增加分泌,产生痰液。很多人认为咳嗽不需要及早用药,扛一扛就过去了,因此既不看病也不服药,最后导致久咳不愈,发展成慢性甚至更严重的疾病。其实,专家建议,在有痰咳嗽早期便及时使用祛痰药溶解排痰,以减少呼吸道所受的刺激,防止继发细菌感染,及时遏制病情的发展,加快疾病的痊愈。
3、止咳也要对症下药
许多呼吸道专家表示,与注重在有痰咳嗽时先祛痰的理念不同,中国家庭更习惯于快速镇咳。对此,就中国家庭咳嗽药的选择情况进行了调研,归结起来有以下几点:64.1%的受访者知道治疗由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咳嗽时需要祛痰,但咳嗽时会优先服用祛痰药的仅占14.6%,这一矛盾的现象引起了我们重视。经过进一步调查,我们发现,仅有5.1%的受访者清楚知道镇咳药和祛痰药在治病机制上的区别;同时,更有七成受访者在使用咳嗽药前不会一直鐧界櫆椋庣敤鑽?鍖椾含鏈夋病鏈夊ソ鐨勭櫧鐧滈鍖婚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