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秋冬季呼吸道感染和过敏性病症反复发作
2020-12-2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要想解决好疾病,首先必须了解什么是健康,身体为什么会从健康的状态转变为不健康的状态,进而成为疾病,知道了病从哪里来,我们才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关于儿童秋冬季呼吸道感染和过敏性疾病的反复发作的问题,下面我将和大家一起,从现代医学和中医学的视角,去深入探究其中的缘由及应对的良策。
一、为什么儿童的呼吸道更容易感染和过敏?
二、什么是发炎,发炎与感染是什么关系,发炎与过敏是什么关系?
三、为什么儿童秋冬季呼吸道更容易感染和过敏?
四、儿童常见的呼吸道感染和过敏性疾病有哪些?
五、“复感儿”,即什么是反复呼吸道感染?
六、中医如何认识秋冬季儿童呼吸道感染与过敏性疾病?
七、中医如何看待人体的发病机制?邪气盛与正气虚?
八、什么是正气?正气具体有什么功能?正气由什么构成的?
九、中医如何看待儿童的生理特点?
十、秋冬季病邪有什么特点?
十一、针对秋冬季儿童呼吸道感染和过敏性疾病,尤其是“复感儿”,应该从何处下手帮助儿童扶正气,中医有什么良策?
一、为什么儿童的呼吸道更容易感染和过敏
儿童不是成人的缩小版,儿童的脏腑形态与生理功能都有不同于成年人的独特之处。
1、儿童呼吸道形态结构与生理特点
上呼吸道与下呼吸道
我们的喉部有一块骨头,名叫环状软骨,环状软骨在儿童从外观无法明显分辨,成年男性喉部突出的喉结就是环状软骨,以环状软骨为界,环状软骨以上的鼻、鼻窦、咽、咽鼓管、会厌、喉为上呼吸道,环状软骨以下的气管、各级支气管、肺泡管与肺泡为下呼吸道,上呼吸道炎症就是鼻咽喉等部位的炎症,下呼吸道炎症就是气管炎与支气管炎。
上呼吸道特点
1、鼻:婴幼儿鼻腔相对短小,鼻道狭窄,无鼻毛,鼻粘膜柔嫩并富于血管,易于发炎,感染时粘膜肿胀,易造成堵塞,导致呼吸困难或张口呼吸。
2、鼻窦:儿童各鼻窦发育先后不同,新生儿上颌窦和筛窦极小,2岁以后迅速增大,至12岁才充分发育,额窦2到3岁开始出现,12到13岁发育完全,筛窦3岁开始出现并与鼻腔相通,6岁时很快增大。由于鼻窦黏膜与鼻腔粘膜相连,鼻窦口相对大,故急性鼻炎常累及即鼻窦易致鼻窦炎,学龄前期儿童鼻窦炎并不少见。
下呼吸道特点
1、气管支气管:
①、婴幼儿的气管支气管较成人短且较狭窄,粘膜柔嫩,血管丰富,软骨柔软。
②、因缺乏弹力组织而支撑作用差。
③、因粘液腺分泌不足易致气道较干燥。
④、呼吸道上皮组织密布纤毛,不停地作定向规律的摆动运动,呼吸道纤毛运动对于阻止外界有害物质入侵,清除呼吸道异物和分泌物,保持呼吸道清洁,维持呼吸道正常生理功能,有重要作用,而儿童因呼吸道纤毛发育不成熟,纤毛运动能力差,导致儿童呼吸道清洁和防御作用较成人低。
由此我们知道,儿童呼吸道组织结构发育不成熟,生理功能发育不完善,导致儿童更容易出现呼吸道炎症。
二、什么是炎症
1、炎症的概念:
这是一个复杂的概念,为了让大家简单准确的了解,我给大家举个例子:我们伟大祖国(相当于我们的身体),总有一些人见不得他繁荣富强,外部有霸权主义敌人(外源性损伤因子),内部有汉奸叛徒(内源性损伤因子),当内外敌人作乱攻击祖国时(内源性、外源性损伤因子攻击我们的身体),就势必会对祖国造成一些伤害(细胞、组织、器官在攻击中损伤),此时祖国和人民必然不会坐以待毙任人宰割,我们会针锋相对发起反击(身体局部和全身发生一系列的复杂反应),为了把敌人攻击造成伤害的后果降到最低,我们会尽可能把内外敌人作乱的范围控制在尽可能小的局部,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快速将敌人打翻在地,聚而歼之(局限和消灭损伤因子),然后善后,把敌人造成的一些破坏清理掉(清除和吸收坏死组织和细胞),把可以修缮恢复的修缮恢复(修复损伤),祖国在遭受攻击时,采取的这一些列应变反击,自卫防御的反应属于正义的抗争。我们的身体在遭遇内外致病因子侵害时进行的控制消灭致病因子、清除吸收坏死组织细胞、修复损伤组织细胞的这一系列防御性反应,就是炎症反应。
2、导致炎症发生的原因
凡是能引起组织细胞损伤的因子都能引起炎症反应,常见的炎症因子有:
①、高温、低温、机械性创伤、紫外线等物理性因子。
②、强酸、强碱、体内代谢物堆积等化学性因子。
③、病毒、细菌、支原体、真菌等生物性因子。
④、组织坏死。如由缺血导致的梗死灶周围出现的细胞出血、充血等都是炎症的表现。
⑤、变态反应。当机体免疫反应异常引起的不适当或过度免疫反应,造成组织损伤,可引发炎症反应。
⑥、异物。如物质碎片等异物进入或残留机体组织内可引起炎症反应。
3、什么是感染
由病毒、细菌、支原体、真菌等生物性因子导致的炎症,称为感染,感染是最常见的炎症原因。
3、什么是过敏
变态反应就是我们常说的过敏,变态反应即过敏的发生,主要与我们自身免疫力异常有关,目前研究发现,除了维持生命存在必须的正常饮用水之外,食物、气体、香味、花粉、温度、日光、灰尘等等几乎都有可能导致过敏发生。
三、为什么儿童秋冬季更容易出现呼吸道感染和过敏?
1、外因
①、秋冬季气温变化更剧烈,室内外温差大,寒冷的温度会抑制免疫力,降低抵抗力,因此更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和过敏性疾病。
②、秋冬季气温降低,空气湿度变低,低温低湿的环境更有利于微生物繁殖,因此更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和过敏性疾病。
③、低温低湿导致咳嗽与喷嚏产生的飞沫,在空气中悬浮时间更长,传播距离更远,同时空气中的悬浮物增多,因此更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和过敏性疾病。
④、秋冬季为了室内保暖,窗门紧闭,阻止了空气流通,有利于微生物聚集繁殖和生存,因此更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和过敏性疾病。
2、内因
①、儿童自身免疫力和抵抗力相对较弱,机体对秋冬季忽冷忽热的剧烈温度变化适应能力较差,因此更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和过敏性疾病。
②、寒冷的空气导致鼻腔毛细血管收缩、腺体粘液分泌不足、纤毛运动能力降低,进而对冷气的加温加湿作用,清洁过滤作用降低,因此更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和过敏性疾病。
③、儿童自然感染流感病毒或疫苗接种少,体内预存免疫弱,对流感病毒交叉免疫弱,因此更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④、儿童个人卫生意识薄弱和卫生习惯不良,导致个人防护不足,因此更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和过敏性疾病。
四、常见的儿童呼吸道感染和过敏性疾病有哪些?
导致儿童呼吸道发炎最常见的两个致病原因:
一是微生物感染
二是免疫反应异常导致的变态反应,也就是过敏反应。
1、上呼吸道疾病:
①、感染性疾病:急性鼻炎、慢性鼻炎、急性咽炎、慢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慢性扁桃体炎,急性感染性喉炎、反复上呼吸道感染。
②、过敏性疾病: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咽炎、过敏性咳嗽。
2、下呼吸道疾病:
①、感染性疾病:急性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反复下呼吸道感染。
②、过敏性疾病:过敏性支气管哮喘、过敏性咳嗽。
3、什么是反复呼吸道感染?
凡是上呼吸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次数增多,超过了一定范围,称为反复呼吸道感染,简称“复感儿”。中国儿童呼吸道感染占门诊患儿的80%,其中30%为反复呼吸道感染。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病因较为复杂,研究发现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
①、先天性因素
②、机体免疫功能低下
③、微量元素与微生素缺乏
④、喂养方式不当
⑤、其它因素,如遗传、护理、居住环境等因素。
在儿童常见呼吸道病症中,急性感染90%是病毒导致的,少部分是由病毒细菌混合感染或者其他微生物感染导致的,病毒感染导致的呼吸道病症,需要用抗病毒药物治疗,用抗生素无效,抗生素只对细菌感染导致的病症有效,病毒感染主要依靠自身免疫力抵抗,特效的西药很少。而过敏性疾病则主要与自身免疫力有关,由此我们知道,要预防和减少儿童秋冬季反复出现的呼吸道感染和过敏性疾病,核心关键之处在于提高孩子自身免疫力,增强孩子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
中医如何认识秋冬季儿童呼吸道感染与过敏性疾病
一、中医对人体发病机制的认识
正邪交争,是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邪正力量的盛衰,是疾病发展趋势的决定因素。
1、邪盛:《黄帝内经?刺法论》说:“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症状相似”,指出传染性极强的疫邪流行时,无论人们正气强弱皆被感染而发病,这时邪气便对是否发病起主导作用。尽管如此,个体抵抗力强弱,是否存在基础性疾病,对于感染疫邪以后发病症状的严重与否,以及发病后病症是持续恶化,还是逐渐缓解痊愈,起到至关紧要的作用。
2、正虚:《黄帝内经?刺法论》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黄帝内经?评热病论》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这两句经典告诉我们,致病邪气的入侵和内生,以正气失调虚损为前提,即更多疾病发生的主导原因是正气虚,致病邪气在发病中起从属与次要作用。也就是说,除了疫邪伤人之外,更普遍病症的发生,首先由于正气失调虚损,然后邪气趁虚侵犯伤害机体,此时由于正气虚,导致不能有效的抑制、驱逐、消灭邪气,从而导致了疾病的发生。
二、什么是正气
1、正气的概念
正气是人体良好生理功能的总称,包括机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抵抗病邪的能力和康复能力。正气不是凭空存在的,正气以机体的正常形态结构与气血津精液为物质基础,机体形态结构正常,气血津精液充沛,各脏腑组织生理功能协调正常,人体正气就足,反之正气即失调或虚损。
2、正气的主要作用:
①、自我调节,以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维持阴阳的协调平衡,保持和促进健康。
②、抗邪防病,或者疾病发生以后祛邪外出。
③、自我康复,生病后或者身体虚弱时发挥自我修复功能,恢复健康。
现代医学认为,人体有一种控制自身体内环境,使自身内环境始终保持动态平衡的自我调控机制,这种机制被称为内稳态平衡,并认为机体内稳态平衡是保持正常生命活动和健康的先决条件。我们看到这个内稳态理论是不是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与中医学讲的正气不谋而合,如出一辙,可见在真理的认识上,可能有横看侧看的不同,但英雄所见略同。
3、正气的构成
中医学在描述人体脏腑功能、健康与疾病等各方面,“气”的概念可能是用的最多的,那中医的这个“气”是我们讲的氧气、氢气的那个气吗,答案是包含那个氢气、氧气,但不限于那个氢气、氧气,中医这个气的内涵所指要广泛的多,刚才我们说过正气是构成人体各种物质及脏腑功能的总称,可见这个正气是包络万象的一个概念,在具体特指组成正气的不同部分或者正气功能的不同方面时,又分别有肺气、脾气、肾气、卫气的不同。
①、正气与肺气:气代表功能的总称,肺气就是肺功能的总称,肺的主要生理功能就是吸收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即吸清呼浊,吐故纳新,肺气体交换功能的正常,是人体各脏腑功能正常活动的基础,所以称肺为生气之主,即一身之气皆统于肺,肺气的正常是构成正气的基础要素。
②、正气与脾胃之气:这里的脾胃之气可以理解为消化系统功能的总称,人体离开母体以后,机体生命活动所必须的各种物质,都由消化系统在消化食物并吸收营养的过程中汲取,所以脾胃之气也称为化气之源,后天之本,脾胃之气的正常是构成正气的核心要素。
③、正气与肾气:中医的心肝脾肺肾不完全等同于西医的心肝脾肺肾,尤其是中医的肾,中医讲肾为先天之本,是五脏六腑之基石,肾中所藏的元气和精气是生命活动的源动力,对保障脏腑功能正常、促进生长发育、抵抗病邪、修复机体、恢复健康具有不可替代的根本作用,所以肾气的正常是构成正气的根本要素。
④、正气与卫气:卫气也叫卫外之气,它是正气负责防御疾病,保障健康第一道线防的卫士,卫气的功能主要有三个方面:
⑴、防御功能:护卫人体第一道防御屏障体表肌肤,防御外邪入侵同时驱逐入侵的病邪。
⑵、温煦功能:温煦脏腑、肌肉和皮毛,保持体温正常,确保脏腑进行正常生理功能活动所适宜的温度。
⑶、调节控制功能:调节体表毛窍汗孔的开合,控制汗液体液的排泄,确保人体体液代谢正常和体温正常。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卫气的正常是构成正气的必要要素。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部分都是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紧密联系,协同工作,密不可分,人体正气最主要的四个方面是肺气、脾胃之气、肾气和卫气,其中肾气由遗传父母的先天之气与后天脾胃之气的充养构成;肺气由吸入自然中的清气与脾胃之气的充养构成;卫气由肺气与脾胃之气构成。从正气四个方面的构成来看,从父母遗传的那部分肾气是一次下单,使用终生,只少不多,而卫气是由肺气与脾胃之气所构成,那么只有肺气和脾胃之气可以调养,以促进此二气的充沛,进而保障正气的旺盛,达到保持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良好状态。
三、中医看儿童生理特点
中医学从长期生活实践观察和临床诊疗工作中总结出,儿童的生理特点有三不足,即肺常不足、脾常不足、肾常虚,这里说的不足和虚,着重强调儿童这三个脏腑功能的不成熟、不完善,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不足,对内外环境突变而导致的对机体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的影响,自我调整和恢复平衡的能力不足。
由上文我们知道,儿童秋冬季发作的呼吸道病症主要是病毒感染性病症和过敏性病症,而这两种病症的治疗、症状的缓解、疾病的痊愈,核心要点在增强儿童自身免疫力,即中医讲的加强正气,尤其是容易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复感儿”,加强正气的努力任重道远,应从当下开始,扶助正气,等今年进秋入冬,便备足粮草,兵强马壮,何愁一战!
四、秋冬季病邪特点
秋冬季病邪有三大特点:
1、疫:流感属于疫病,虽然疫病发生,疫邪是发病的直接主导因素,但是发病后患儿自身免疫力的强弱,即正气的强弱直接决定治疗效果、症状轻重、病情转归、恢复快慢以及疾病痊愈后的健康程度。
2、燥:秋冬季相对空气湿度干燥,干燥的空气对于呼吸道组织细胞与功能的正常与否有严重的影响,同样面对干燥的外界环境,儿童不同的体质和脏腑功能状态的不同,即正气状态的不同,决定了儿童面对空气干燥的外界环境时不同的适应结果,不能通过自身调整而适应这种外环境的儿童即更容易发病。
3、寒:秋冬季忽冷忽热的外界环境,是对孩子身体健康最大的挑战,我们上文说过,构成正气的卫气,具有温煦功能,对于体表肌肤的温度,和最适宜脏腑生理活动的体内温度具有调控稳定作用。而秋冬季节的寒邪,就是卫气的死对头,如果孩子卫气不足,则意味着正气虚,直接后果是对于寒邪损伤人体阳气的影响,不能及时有力的得到护卫和调整,则寒邪侵犯之日,便是孩子发病之时。
五、春夏养阳,冬病夏治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虽然现在是炎炎夏日,但是谁能想到秋冬季节儿童呼吸道感染性、过敏性病症,尤其是“复感儿”的秋冬良药,竟在此时刻唾手可得。冬病夏治,寒病热治,虚病补之,扶正气,养正气,补正气方能守护健康,祛除病邪,抵御寒邪于皮毛口鼻之外。那么就在此时此刻,你要立即行动,着手筑牢孩子的正气防火墙,该从何入手呢?
正气四要素肺气、脾气、肾气、卫气中,肾气是在孩子没有出生前可以做有效努力工作的阶段,一旦出生重点即不在肾气。能够充养肾气的另外一部分气是脾胃之气,卫气是脾气和肺气构成的,由此我们知道,给孩子扶正气、补正气不要瞎忙活,聚精会神的补肺气、健脾气即可,核心中的核心,要点中的要点,是健脾气,一旦抓住这个核心要点,待到今年冬天雪花纷飞时,还你一个正气十足的好孩子!
王医生专著研究中药贴敷疗法治疗内外妇儿常见病,尤其擅长儿童常见病的中药贴敷疗法,药贴贴敷法相比于其它疗法应用简便、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儿童乐于接受,便于坚持调理,贴敷疗法针对不同脏腑功能结构,应用不同专方专贴,局部近治,靶向给药,持续起效,作用确切,尤其对于脾胃功能不佳、呼吸道病症反复发作,无论冬病夏治,还是日常调理治疗,都有可靠高效的调理作用,深得宝爸宝妈的认可和信赖。
1、调理方法
①、补肺气
冬病夏治三伏贴:取大椎穴、双侧肺俞穴、膻中穴,贴咳喘贴。
②、健脾气
冬病夏治三伏贴:取中脘穴、神阙穴、足三里、阴陵泉,贴健脾贴。
③、健脾养肺
冬病夏治三伏贴:取双侧肺俞穴贴咳喘贴;取中脘穴、神阙穴贴健脾贴。
2、贴敷方法
①、脾肺气虚以预防保健为目的,建议初伏、末伏贴前5天、中伏贴前10天;
②、阳虚寒重以扶正祛邪为目的,则建议贴完整个三伏天40天。
3、年具体时间如下:
年初伏:7月16日-7月25日
年中伏:7月26日-8月14日
年末伏:8月15日-8月24日
往期精彩内容:
什么是冬病,冬病为什么要夏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