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怎么办
2020-7-2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什么是反复呼吸道感染?
定义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儿科临床常见病,发病率达20%左右。是指1年内上呼吸道感染或下呼吸道感染次数频繁,超过了一定范围的呼吸道感染。不同的年龄诊断标准不同。
反复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次/年)
病因呼吸道屏障功能差,小儿气道粘膜纤毛活动不良,不利于微生物及分泌物的清除,粘膜分泌抗体的能力差,难以杀死入侵的微生物,因此病原微生物容易感染呼吸道。
免疫能力发育不全,儿童的免疫能力和身高体重一样随年龄增长而增长,在生后6个月到一岁,由于母亲传给宝宝的抗体已经消耗待尽,而自己产生抗体的能力还很低,因此该年龄段宝宝处于一个生理性免疫低下期,容易反复感染。
与基础疾病有关,有先天性心脏病、脑瘫、营养不良、气道发育不良、慢性口鼻腔疾病如慢性鼻窦炎、慢性鼻炎、慢性牙龈炎、慢性扁桃体炎等,均易导致反复呼吸道感染。
环境因素,气候的变化、集体生活、吸烟家庭、空气污染等等都是引发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因素,对于婴幼儿,气候忽冷忽热、易出汗是引发感染的主要原因,对于幼儿园及小学儿童,交叉感染实难避免。
其他,少数儿童患有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由于天生的免疫功能缺陷,导致呼吸道感染反复并且严重难治,如果一个宝宝老是得重症肺炎,或者得了肺炎又不容易好,要警惕此类疾病的可能。
治疗和预防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s)发病率高,是儿童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临床上对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存在一定困难。《儿童反复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诊治管理专家共识》提出了针对儿童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治疗以及预防的一系列可行性建议,医院从事儿童耳鼻咽喉科和儿内科医师的临床实践有所帮助。
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饮食清淡,营养均衡,增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摄取。多饮开水,注意通便,注意休息,保持室内合适的温度和湿度。如有发热,还应注意退热
2:全身用药
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期应以抗感染治疗为主。
细菌感染者应使用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如阿奇霉素等抗菌药物。
病毒感染者酌情使用抗病毒药物。
3:局部用药鼻塞严重者可短期使用减充血剂或医用高渗海水,伴有过敏的局部用抗组胺和糖皮质激素喷鼻。
咽痛可用局部雾化药物。
耳痛或耳流脓局部治疗可采用1%酚甘油滴耳剂,3%双氧水清洗加局部采用非耳毒性抗菌药物滴耳剂等。
4:免疫调节剂免疫调节剂在感染期可作为合并用药。可缩短病程,减少抗生素及其他药物的用药时间。
预防原则
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强调综合治疗,在急性期须积极采取抗感染治疗,病情稳定后需注意自身免疫功能的增强和改善,减少再次感染的机率。患儿家属应尽量避免让患儿处于高危环境,采取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去除诱发感染的因素。常见的预防措施如下。
1:生活方式及环境干预经常锻炼,增强体质,合理饮食保持营养均衡,有助于提高自身免疫力。
生活环境保持整洁通风,避免儿童接触到二手烟,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的场所,以减少与病原体的接触。这些对儿童预防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有重要意义。
2:疫苗疫苗接种是针对特定病原体提供的一种有效的主动免疫。国外指南推荐6个月以上且没有禁忌证的儿童应常规接种流感疫苗。目前,普通流感病毒疫苗被广泛应用于预防上呼吸道感染。由于病毒的血清型有数百种之多,无法针对每一个血清型都制备出相应的疫苗。因此,推荐常规接种流感疫苗的同时,用其他的预防手段来减少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3:免疫调节剂除疫苗外,免疫调节剂也是临床上比较有效的免疫调节手段。
随着越来越多免疫调节剂用于临床以及高质量临床实验证据的积累,其在预防儿童反复上呼吸道感染中的重要作用已逐渐被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