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防病须有道
2020-2-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反复呼吸道感染是指1年以内发生呼吸道感染的次数频繁,超出正常范围(上呼吸道5-7次以上或下呼吸道2-3次以上)。临床常表现为反复感冒、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道感染反复发生,缠绵难愈,影响患儿的健康及生长发育。
为此家长们想尽一切办法,
但也存在以下误区:
1
滥用抗生素:
?儿童感冒发烧,有些家长第一反应是赶紧用抗生素。而另一些家长,则认为抗生素副作用大,一旦好转立刻停药。
?抗生素只对细菌性呼吸道感染有效,而病毒感染一般不需要用抗生素。且抗生素的使用有一个合理而规范的疗程,用药剂量和疗程不足的话,不但会因残存的细菌而引起病情反复难愈,而且更容易使细菌产生耐药性。
所以,
抗生素的使用需根据医生的医嘱执行,切勿私自减药或停药。
2
滥用中成药:
?小儿出现口臭、大便干结、流涕、咳嗽时,有些家长自认为小孩有“热气”或者“上火”,自行予清热药甚至煲凉茶。
?口气、大便干结多为小孩有食积。感冒分寒、热,如果寒性感冒而予清热处理,不但会使病情加重,还会损伤正气,导致疾病缠绵难愈。如果患儿发热,面红,咽痛,口渴,流黄涕属热证,可适当用清热药。如患儿咽痒,流清涕,咯痰稀薄,则不适宜用清热药。
所以,
是药三分毒,家长不应擅自用药,建议最好在医师指导下合理中成药或中药汤剂、凉茶等。
3
衣着过厚:
?不少家长认为小孩抵抗力差,应尽量多穿衣服,以防受凉。
?小孩生性好动,穿衣过多容易出汗,出汗时毛孔张开,此时更易感受外邪而诱发疾病。
儿童穿衣的正确方法:
1.参考大人穿着,可酌加1-2件即可。
2.根据小孩状态判断:若小儿轻微活动,则背后湿漉漉,需适当减少穿衣件数,及时更换汗巾或衣服,防止受凉。
3.天气冷热变化时,穿衣要逐渐过渡,不可一下子脱得太多,也不可一下子捂得过于严实,要养成穿袜子的习惯,不可赤脚下地行走。
4.小儿睡眠时,应穿宽松舒适的纯棉长衣长裤,尤其是夏季空调房内,不可冷风直吹。
5.注意小儿腹部不可受凉,必要时可着连体衣裤;汗证小儿需及时更换汗巾、衣服与被服;发热小儿衣被不宜过厚,以免影响散热。
4
饮食过饱:
?很多家长担心孩子营养不够,过量喂食,或过多予肥甘厚腻之品,甚至过多予鱼胶、燕窝等补品。
?小儿“脾常不足”,尤其是病中或病后的小儿,脾胃功能尚未恢复,此时若急于煲汤或进补,不但吸收不好,容易引起积滞,更容易使得脾胃功能进一步受损。中医讲:“脾胃病,则百病生”。
儿童平时应均衡饮食,进食易清淡宜消化食物。一次进食量不宜过多。当大便、胃口正常时,可适当煲汤。而病中、病后初期则需清淡饮食。
中医食疗推荐
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所以防病的关键在于提高正气,适当的体育锻炼,饮食均衡,合理作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是防病的基本措施。根据岭南地区的气候变化,推荐几条中医食疗方给各位家长,希望可以帮助小儿通过日常膳食调护,提高免疫力,从而增强抗病能力。
食疗方
消滞粥
材料:谷芽15g,山楂5g,麦芽15g,粳米50g。
方法:将谷芽、麦芽、山楂洗净煎汁ml。取汁与粳米一同放入锅中,至粳米煮烂即可,分次服用。
适合人群:口气重,胃口欠佳,大便干或伴酸臭味,舌苔厚的小儿。
玉屏风汤
材料:瘦猪肉50g,黄芪15g,白术15g,防风10g。
方法:瘦猪肉剁成碎状,将黄芪、白术、防风煎汁至ml,加入肉中煮汤,待肉熟加盐少许即可。
适合人群:平素出汗多,面色黄,反复易感,呈气虚的小儿。
山药八宝粥
材料:山药、炙黄芪、党参、莲子、麦芽、茯苓、薏苡仁各10g,红枣去核5枚,粳米g。
方法:上述材料加水煮粥,去掉黄芪和党参的渣,加适量砂糖调味即可。
适合人群:脾胃虚弱、体质较差的小儿。
辛夷煲鸡蛋
材料:辛夷花9g,鸡蛋两只。
方法:将鸡蛋整只打入沸水中,略煮片刻,再加入辛夷花同煮2~3分钟即可。分次吃蛋及喝汤,咸甜均可,可连续食用1周。
适合人群: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或患有过敏性鼻炎的小儿。
补气双菇面
材料:黄芪10g、鲜蘑菇25g、发好香菇25g、面条g,鲜汤调料适当。
方法:将黄芪煎汁约50ml备用,将鲜蘑菇、香菇切碎,在油锅略爆一下,加入黄芪汁煮熟。将面条在沸水中煮熟捞起,放在香菇蘑菇黄芪汤中,再加些鲜汤调料煨至熟烂即成。可当主食供小儿食用。
适合人群:免疫力低下的小儿可常吃。
注意:若宝宝平日脾虚体弱,以上膳食应慎用,可在儿科中医师指导下辨证施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