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擦身退烧导致1岁男童死亡,这样的错误

2018-4-2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感冒发烧常常是联系在一起的,每当孩子发烧的时候就会有很多家选择用温热的毛巾敷额头,甚至有的家长直接选择使用酒精擦拭孩子身体意图降温。但却不知道这样做的方法是错的,而且有可能造成死亡。

东莞1岁男孩浩浩就是因为父母的无知,使用酒精擦拭降温法而离开了人世。浩浩原本只是普通的发烧,但是吃了一些退烧药不见好的情况下,父母竟然采用了土法--酒精退烧法。父母用掉家里整整毫升工业酒精,直接给孩子擦身降温。随后不久,孩子出现嗜睡并马上昏迷。因为年纪太小无法沟通,等医院,孩子不但多器官衰竭,而且脑部功能已经接近死亡。

儿科医生指出由于工业酒精里含有甲醇,甲醇有较强毒性,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和血液系统影响很大。它经消化道、呼吸道或皮肤摄入都会产生毒性反应,急性中毒症状包括头疼、恶心、胃痛、疲倦、视力模糊以至失明,继而呼吸困难,最终导致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男童皮肤非常幼嫩,很容易吸收甲醇。甲醇对脑部神经系统的危害可以说是致命的,因此孩子送院时脑部已经丧失功能,情况比植物人还糟。

普通食用白酒也有可能对孩子造成巨大的危害。深圳的一名9个月大男婴也是因为父母采用土法退烧,险些死亡!由于前期的治疗效果不佳,父母使用家中的白酒擦拭。ml白酒用掉近三分之二,这样大剂量的擦拭出问题几率很高。擦拭过程中,孩子逐渐出现嗜睡症状并马上出现神志不清。

患儿父母察觉孩子情况十分不对,医院抢救。在经过心肺复苏,气管插管,强心,扩容,抗休克,机械通气,护脑等一系列积极抢救后,孩子生命体征才逐渐趋于平稳,转危为安。

有的时候父母面孩子生小病的情况下,没医院就诊,而是采取听从家里老人的育儿法,但这其中有很多是错误的育儿法,应该摒弃了。

发烧捂汗降温发烧了,赶紧躺在床上,盖上棉被捂出汗就好了。

据了解,发烧了盖上棉被捂汗,可能导致两种结果:一、如果不出汗,体温会被"捂"得越来越高,体温的攀升会给心脏等器官造成极大负担,严重的甚至会危及生命;二、如果捂出了汗,大量汗液的蒸发会带走体内的水分和无机盐,导致体力虚弱,出现虚脱。

正确方法:发烧不能"捂","散热"才是根本之道。

当体温在38.5℃之下时,可以用温水擦浴等物理方式来降温,同时少量多次地喝些热水,帮助身体散热。在补水和物理降温双管齐下的同时,遵医嘱适当使用退热药物,达到降温的目的。

烫伤后使用牙膏烫伤是常见的家庭意外之一。

在烫伤之后,人们通常会马上用牙膏、肥皂来涂抹,认为牙膏可以使烫伤部位降温,可以缓解烫伤的程度。

烫伤后涂抹牙膏是错误的行为。

牙膏很容易使渗出液积聚,滋生细菌,发生感染。虽然有些牙膏对较轻烫伤有一些作用,但牙膏并不能改变血管的通透性,也不能保护伤口。

正确方法:针对烫伤,最简单的方法是用冷水浇,让体表受伤的部位降温。

家长注意不要用抹牙膏之类的民间处方,否则可能加重伤情并且影响医生对伤势的判断。

晚上叫醒宝宝喂奶吃母乳的宝宝容易饿,许多爸爸妈妈担心宝宝食不果腹,经常在夜里把宝宝叫醒喂奶。

其实,宝宝饿了醒,醒了吃,吃了睡是正常的作息规律,千万不要人为干预。频繁半夜叫醒宝宝,很容易打乱宝宝的睡眠规律,把宝宝变成夜猫子,受苦的还是宝宝,大人也睡不好觉。

不让宝宝哭出声

一些爸爸妈妈认为,宝宝哭说明自己没有照顾好,如果自己照顾周到宝宝是不会哭的,用尽办法制止宝宝哭闹。其实,哭是宝宝的天性,未必是父母照顾不周,即便宝宝吃得好睡得好,也有可能大哭,但如果哄了好久都不能停止,务必赶紧看医生。

让宝宝睡在爸妈中间想要跟宝宝更亲近,所以将宝宝放在大人的床上,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错误哦。

首先,大人夜晚呼吸的时候,会消耗大量的氧气,与此同时还会呼出大量的废气。孩子在生长发育的时候,耗氧量是很大的,如果宝宝在睡眠时缺氧的话,会影响到宝宝的生长发育,与此同时,还会引发宝宝夜里睡觉做噩梦、突然哭闹不止的状况。最后还有个严重的问题是,大人睡着后,对自己的动作没有什么感知,这样很容易在翻身的时候压到宝宝,或是不小心用被子或胳膊蒙到了宝宝的口鼻,造成窒息。

......

时代不同了,养育孩子的方式也应当不断更新,很多错误的育儿观念可能给孩子造成不可逆的身心影响,所以别再以一句"我们当初也是这样过来的",而好心办坏事了!

图文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仁者社工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白殿疯怎么样
中科白殿疯医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vqbpg.com/jbzz/9744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