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长相,父母还可能残忍地遗传给你这

2018-4-1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疾病可能与生俱来?这绝不是空穴来风。生活中,为什么有人吸烟不断但一辈子没患肺部疾病,有些人烟龄不长却早早得上肺癌?为什么有些女性很注重健康生活方式,也患上乳腺癌?其实,“遗传”因素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

年,好莱坞的著名女影星安吉丽娜·朱莉为了避免得乳腺癌,接受预防性的双侧乳腺切除手术。她提到,自己的母亲曾与癌症斗争了近10年,而医生在朱莉的体内也“检测”到带有一个“缺陷”基因,这会大大增加她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风险。

很多疾病的确是有遗传“倾向”,但并不会百分之百地遗传。只要做好家庭健康计划,预防和监测并举,就可以未雨绸缪,阻断它在你身上的延续。

受访专家国家癌症中心副主任、中医院副院长王明荣首都医科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张春芳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林奇志10种疾病,与遗传密不可分

遗传病是指,由于受精卵形成前或形成过程中遗传物质的改变造成的疾病。有的遗传病在出生时就表现出来,也有的出生时表现正常,而在出生数日、数月,甚至数年、数十年后才逐渐表现出来。

1.高血压

多数学者认为,原发性高血压属于多基因遗传性疾病。

通过患者家系调查发现,父母均患有高血压者,其子女今后患高血压概率高达45%;父母一方患高压病者,子女患高血压的几率是28%;而双亲血压正常者其子女患高血压的概率仅为3%。

防治建议

有家族史的人,坚持定时检测血压;

减少盐摄入,多吃富含钾的水果、蔬菜如香蕉、核桃仁、菠菜等;

控制肥胖,戒烟限酒;

限盐补钾,逐步把每日摄入食盐的量控制到6克以下,同时多吃富含钾的水果、蔬菜(如香蕉、核桃仁、莲子、芫荽、苋菜、菠菜等)。

2.血脂异常

血脂代谢异常有许多原因,其中之一就是遗传因素。由遗传基因缺陷所致血脂异常多具有家族聚集性,有明显遗传倾向,临床上通称为家族性血脂异常。

防治建议

最重要的是,“迈开腿,管住嘴”。具体来说:

控制饮食量,但食物种类应尽量丰富,选用低脂食物(蔬菜,燕麦等),增加维生素、纤维素(水果、疏菜、面包和谷类食物),控制体重。

加强锻炼,是能量消耗掉才不至于使脂肪在体内堆积。

3.糖尿病

糖尿病的发病主要受两大因素影响。

一是遗传,父母一方患有糖尿病,子女得此病的概率约为40%,父母双方罹患糖尿病,子女患病的几率会高达70%。

第二个因素是生活方式,研究显示,抽烟喝酒、高油高脂食物的摄入、缺乏运动、熬夜、不吃早餐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都会加大罹患糖尿病的概率。

防治建议

假如有家庭成员患有糖尿病,他的直系亲属应尽早筛查,明确是否携带易感基因,且是何种易感基因,就可以有针对性地预防,并且通过定期检查发现早期病变。

饮食方面,粮食、肉蛋奶、蔬菜、水果的合理搭配,注意摄入量与消耗量平衡。

常测体重,保持苗条的身材,坚持运动。

45岁之后,每隔3年做糖尿病的常规检查。

4.骨质疏松

女性的骨头质量和失去的骨质,和她母亲的情况非常相似。

防治建议

提高钙和维生素D的摄取,可通过喝牛奶、吃钙片、加强锻炼、戒烟戒酒使骨骼保持健壮。

6.胃癌

王明荣教授表示,绝大多数癌症不会遗传,但也有约10%—15%的癌症是遗传造成的。比如,拿破仑一家,其父、祖父、3个姐妹和4个兄弟,以及本人都死于胃癌。

胃癌患者的直系亲属得胃癌的危险性比一般人群平均高出3倍。

防治建议

酒精是1类致癌物。长期大量饮用啤酒、白酒等烈性酒,容易加大胃癌发病风险,而红酒与胃癌发病几率关系不明显。

高盐及与其相关的加工食物,同样是高风险食品。

胃癌的家族聚集现象可能与共同感染幽门螺杆菌有关,有医院监测有无该细菌感染。

8.过敏、哮喘

如果父母中只有一人患哮喘或对花生酱、花粉、灰尘等某一种物品过敏,孩子有同样问题的几率是30%~50%,如果父母都患有哮喘或过敏症,那么孩子患病几率就会提高到80%。

防治建议

儿童期早治疗,可以减少成人期发病率。

坚持母乳喂养,选择过敏原少的配方奶粉。

家里尽量不养宠物,平时要做好居室、生活和工作环境的清洁卫生,戒烟,积极预防和及时治疗呼吸道感染等。

9.抑郁症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纽约州精神病研究所研究发现,如果父母或祖父母患有抑郁症,那么子代患上抑郁症的风险较高。

据国外报道,抑郁症患者亲属中患抑郁症的概率为:一级亲属(父母、同胞、子女)为14%,二级亲属(伯、叔、姑、姨、舅、祖父母或孙子女、甥侄)为4.8%,三级亲属(堂、表兄妹)为3.6%。

防治建议

防治应以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为主。

如果经常出现闷闷不乐、体重显著增加或减少、失眠或睡眠过多、坐立不安、注意力不集中、有轻生念头等现象,医院检查治疗。

10.超重

如果父母中有一方是重度肥胖,即患肥胖症,孩子超重的可能性是40%;如果父母双方都有肥胖症,孩子肥胖的可能性就高达70%。

防治建议

父母以身作则,养成健康的饮食和锻炼习惯。

孩子2岁以后,应按时检查身体,由医生来判断体质指数是否正常,以便及早发现孩子的体重是否存在问题。

来源:生命时报(ID:LT)、人民日报

点左下角↙阅读原文处查看历史消息

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才是最健康的!被提醒的点个zan↓

赞赏

长按







































上海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小孩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
http://www.vqbpg.com/jbzz/9744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