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DNA不是你想换

2017-6-1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生物学家中不乏小动物爱好者,比如下面这位,抱着小狗合照,温情四溢,其乐融融。

他叫格里菲思,他在一百年前做过的一个实验,至今都影响着我们对世界的认识,那就是著名的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

好好的狗狗爱好者,一转脸就变成了虐鼠狂人。

这些小鼠也没有白死,他们留在了高中生物教材中,讲述着人类探究遗传物质本质的艰难历程。

这个实验的关键是,加热杀死的S型菌含有转化因子(后来被证明是DNA),把R型菌转化成了S型菌。

S型菌似乎和丧尸、吸血鬼一个套路呢……

细想之后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

细胞膜可不是个好对付的小角色,它有很强的选择癖好,不喜欢的东西一律挡在外面,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那么,外来的DNA是什么鬼?为什么要让它进来?

一、为什么自然状态会发生转化?

细菌的菌生并不容易,沉浮于险象丛生之中,必须得有几个绝招傍身。

就算成不了百毒不侵的超级细菌,至少,我还可以比昨天的自己更厉害一点点。

人家的独门绝技我学不来,我没有染色体,不能易位、倒位,我不会减数分裂,更不能自由组合和交叉互换。我只能进行着日复一日的二分裂,克隆自己的子代,倚赖着小概率的基因突变,等待着进化机遇的垂青。

于是,穷则思变的我开发了一项新技能——转化。

不是我不明白,而是这世界变化快。

二、转化需要什么条件?

DNA的交易可不是随时随地都能发生,这需要细菌做好充分的准备。这样的细菌被称作感受态细菌。R型活肺炎双球菌在对数期后期大约40分钟内处于“感受态”,此时的R型菌吸收外源DNA的能力比其他时期大倍。

细胞膜表面有30-80个“感受态因子”位点。感受态因子能使细胞表面的DNA结合蛋白和核酸酶裸露出来。

有了感受态,麻麻再也不用担心DNA被细胞膜挡在外面啦!

三、转化的过程是怎样的?

废话少说直接上步骤。

1.S型菌释放出自身的DNA片段,与R型菌细胞膜表面的“感受态因子”位点结合。DNA结合蛋白负责social,核酸酶负责真枪实弹、暴力拆解,把DNA双链拆开,其中一条水解,只留下另一条单链。

2.单链DNA片段进入细胞后,与R型菌DNA的同源区段配对,并使受体DNA的相应单链片段被切除,从而将其替换,于是形成一个杂种DNA区段。

3.随着R型菌的分裂生殖,DNA进行复制,杂合区段半保留复制,一半S型,一半R型。

还有一个问题,R能不能让S转变成无毒的R呢?据说,S型有荚膜,无感受态,因此自然状态不能被转化。所以,由好变坏易,浪子回头难呀。

一个生物老师的日常科(dou)普(bi)读物更新中欢迎







































白殿疯早期症状
北京哪家白癜风医院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
http://www.vqbpg.com/jbzz/9725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