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讲堂反复呼吸道感染扶正为主兼以祛
2016-11-3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哈市进入到十一月份,随着气温的持续下降和雾霾的影响,患呼吸道疾病的小患者也在不断增多。在黑龙江中医院儿一科门诊诊室,经常会听到有家长抱怨,自家宝宝的呼吸道要比其他孩子脆弱,感冒、肺炎、气管炎等疾病经常是轮番得。据儿一科副主任陈宏介绍:小儿频繁发作上、下呼吸道感染,如果在单位时间内超过一定次数,就称为反复呼吸道感染,该疾病的患儿便可称为“复感儿”。
患者亮亮便是一名“复感儿”。据孩子母亲讲,亮亮从小就爱生病,感冒发热是常有的。自从上了幼儿园,得肺炎、气管炎的次数明显增多,更是反复出现发热、流涕、咳嗽、咽喉肿痛等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家长慕名找到陈宏副主任后。陈主任观察发现亮亮要比同龄的孩子瘦弱一些,面色萎黄不爱说话。亮亮的妈妈说,孩子平时不爱吃饭,消化也不好,还不爱出去和小朋友玩,只喜欢一个人在家里看电视。去上幼儿园也是车接车送,稍微多走一些路就会出汗,大便经常溏薄。经过辩证并结合临床表现,亮亮舌淡苔白、脉无力、指纹淡,陈主任诊断为肺脾气虚证。该证多见于后天失调,喂养不当的儿童。由于肺脾两虚、宗气不足、卫外不固所以导致此证。陈主任给亮亮采取了补肺固表,健脾益气的治疗方法,并坚持扶正为主,充其正气使御邪能力增强,以达到减轻、减少发作的效果。
据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提出的诊断标准,0~2岁的儿童,每年上呼吸道感染7次或下呼吸道感染3次;3~5岁的儿童,每年上呼吸道感染6次或下呼吸道感染2次;6~12岁的儿童,每年上呼吸道感染5次或下呼吸道感染2次,同时,两次呼吸道感染的间隔时间至少7天,就可以诊断为反复呼吸道感染。另据年最新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指南共识,缺少特征性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常以呼吸道病毒感染为主,多累及上呼吸道和气管、支气管。治疗方法除急性期控制之外,多采用细菌溶解产物或其他免疫调节的药物预防;反复化脓性扁桃体炎,多因局部病灶清除不利引起,实验室检查以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增高为主,C-反应蛋白增高。治疗应合理使用抗生素,辅以免疫治疗,也可以进行手术,但是疗效有限;反复肺炎,要注意排查原发性疾病;反复支气管炎要注意过敏因素和病毒感染。
陈主任认为,从中医角度看,复感儿病位主要在肺,多因正气不足,卫外不固,而形成邪毒往复之势,发病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先天禀赋不足,体质较弱;喂养不当,饮食摄取不足;户外活动过少,不耐风寒;不当用药,导致损伤正气;邪毒余留,受凉或疲劳后再次发作。复感儿初期多有外感表证、肺脾肾虚的表现,迁延期虚像显露,邪毒渐平,恢复期以正虚为主。临床上就诊的复感儿,多数处于恢复缓解期,病机以正气虚弱,卫表不固为主。
根据中医辨证,可分为肺脾气虚、营卫失调、脾肾两虚、肺脾阴虚四个证型,根据不同的证型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但要注意小儿正气虚的体质特点,多数情况下要以扶正为主,兼以祛邪。除口服药物外,还可以采用敷贴、艾灸等方法达到更佳的治疗效果。
陈主任在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方面有着多年丰富的经验,在找到孩子生病的原因后,会制定一个长期的治疗方案,比如有的孩子营养状况较差,缺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有的孩子免疫力低下并且有遗传因素影响;还有的孩子在幼儿园相互交叉感染等等,除了用药之外,还包括饮食、生活起居、环境卫生等各个需要注意的方面,来进行免疫功能的调节,提高免疫力,改善体质,帮助患儿减少发病率。(张锐郑文韬)
陈宏简介
黑龙江中医院儿一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双硕士,在读博士。现任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儿科分会理事、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儿科分会理事、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兼秘书。
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反复感冒、咳嗽、肺炎、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微量元素缺乏、小儿腹泻、厌食、脾胃不和、贫血、小儿湿疹、过敏性紫癜、心肌炎、多动症、抽动秽语综合征及小儿疾病、疑难疾病等,在临床近20年积累了丰富经验。
出诊信息:周一、二、六全天,门诊诊室
乌鲁木齐友好商圈美食吃撒有撒看这条微949推出乌鲁木齐最攒劲的美食地图吃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