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高发病如何预防宝宝上呼吸道感染
2016-11-1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博士妈妈说:
冬夏季是宝宝感冒的常见季节,其实感冒的本质是宝宝的鼻和咽部吸入了病毒或细菌等引起的,室内外温度差别大,导致宝宝的免疫功能下降,这时病毒或细菌就有可乘之机了!
那么感冒和上呼吸道感染有什么区别呢?
什么是上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是指自鼻腔至喉部之间的呼吸道炎症的总称,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
广义的上呼吸道感染不是一个疾病,而是一组疾病,包括普通感冒、咽炎、喉炎、鼻窦炎、扁桃体炎。狭义的上呼吸道干染即普通感冒,发生率较高,多具有自限性,一般5-7天痊愈。90%左右的上呼吸道感染都是由病毒引起,细菌感染常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该病四季、任何年龄均可发病。
本类疾病发病率高,人群普遍易染,小儿、老人、免疫力低下及患有慢性病者更易患病。
如何初步判断是否为上呼吸道感染?
1.如果上呼吸道感染发病早期,就出现了流黄鼻涕,尤其是味道很大的,个别伴有鼻腔破溃甚至疖肿,一般是细菌感染。而流清水样鼻涕,不发烧的可能根本没有感染,有中低度发烧的一般考虑病毒感染。
2.上呼吸道感染时,整个咽喉部粘膜,包括软腭、腭弓、扁桃体、咽后壁和侧壁都鲜红甚至紫红色,个别还能看到出血点,一般是细菌感染,尤其可能是链球菌感染,链球菌产生的溶血素,容易导致黏膜的潮红和出血。咽喉部黏膜充血不明显,颜色为红色或淡红色,或者粘膜充血部位局限,比如只是腭弓充血,即使软腭粘膜有出血点,也考虑是病毒感染。
3.扁桃体发炎肿大,出现脓点,而不是薄薄的白膜一般是细菌感染。而扁桃体上有少量白色膜样分泌物,一般考虑是病毒感染。扁桃体肿大明显,但未见脓点,整个咽部充血不是特别严重,但发热程度高,有可能是葡萄球菌引起的化脓性扁桃体炎早期,也要考虑为细菌感染,结合化验检查和其他信息进行初步判断。复发的化脓性扁桃体炎,症状往往越来越不典型,甚至完全没有发热,一定要仔细检查咽部体征。
4.上呼吸道感染伴有耳朵流脓,考虑是细菌感染引起的中耳炎。
5.上呼吸道感染同时,脸上、身上有疖肿,或者皮肤起水泡,水泡液黄色或者脓性液,一般考虑是细菌感染。
6.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热,相对来说吃退热药后不容易快速退热,即使温度降下来,孩子精神依然不太好。本来中等度发烧2天,突然高烧,而没有出现其它新的症状,可能是细菌感染溃脓期。持续高烧不退,很可能是有隐匿的化脓性病灶没有发现,一定要细心查体,尽全力找出病灶。
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对退热药更敏感,退热后精神状态也比较好。用一种甚至交替使用两种退热药都无法将体温降至38度以下,可能是混合感染或者细菌感染溃脓期。
7.上呼吸道感染同时,出现杨梅舌、细沙样皮疹等类似猩红热的表现而不典型者,首先考虑细菌感染。
8.个人体会气温对疾病的影响,一方面是诱发了患者体内本来就潜伏的病原体,而不是病原体本身发生了流行。另一方面,儿童的体质特点决定了更容易在气温波动时感染不同的病原体。所以当气温发生剧烈变化时,询问既往是否有化脓性扁桃体炎或者支原体感染,再结合患者症状特点,可以作出更准确的预判。
9.血常规和临床症状、体格检查都不符合以上细菌感染特点,考虑为病毒感染。
10.最近几年肠道病毒非常流行,肠道病毒引起的出疹性疾病,也要引起重视。年龄在1岁到5岁之间,中高度发热,血常规单核细胞比例偏高,烦躁、哭闹、尖叫等神经症状较发病前明显增多,食欲差,轻微腹泻,发热持续4天到5天,未退烧或者已经退烧出皮疹,皮疹一般为3毫米以下斑丘疹,持续两天到4天消退,而神经症状可以持续一周、两周或更长。发热早期精神症状明显就要考虑到出疹的可能,而幼儿急疹往往与以上特点都不相符。
上呼吸道感染需要与哪些疾病的表现较为相近?
上呼吸道感染须与初期表现为感冒样症状的其他疾病鉴别。
1.过敏性鼻炎过敏性鼻炎者的症状表现和普通感冒十分类似,不同的地方在于过敏性鼻炎多由过敏因素如灰尘、动物毛皮、气温、花粉、异常气味等刺激引起,因此起病快、喷嚏连续频繁,一般来说感冒都是打几个喷嚏就停住了,而过敏性鼻炎发作时,喷嚏接连不断,同时还感到鼻腔发痒。当远离过敏原时,数分钟至1~2小时就可好转。
2.流行性感冒为流感病毒引起,传染性高,常引起明显的流行,起病急,全身症状较重,体温常大于39℃、全身酸痛、眼睛干涩酸胀,但鼻咽部症状较轻。
3.急性气管炎表现为咳嗽咳痰,鼻部症状较轻,做血常规和胸片有助于鉴别诊断。
4.急性传染病前驱症状像麻疹、脊髓灰质炎、脑炎等急性传染病在疾病的早期常常有呼吸道的症状,除此之外还有各自的独有的症状表现。若是生活在这些传染病高发流行的区域或是爆发性的季节,则有可能是该病。必要时可以做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脑脊液检查等来进行鉴别。
如何预防呼吸道感染疾病呢?
预防孩子上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方法之一,是提高孩子呼吸道的免疫力,增强孩子对病原体的抵抗力。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提倡母乳喂养。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品,含有各种营养成分。母乳中含有大量免疫球蛋白、免疫细胞、溶菌酶、乳铁蛋白等,有助于增进婴儿抗感染能力。尤其是分娩后最初分泌的初乳,含有丰富的抗体及微量元素,特别是SIGA有助于预防呼吸道及胃肠道感染。因此,母乳喂养的小儿一般较少发生伤风感冒。
2、体格锻炼。体格锻炼有利于增强小儿体质,提高对疾病的防御能力。体育活动之外,还可以充分利用空气、阳光、水进行锻炼;如开窗睡眠,使小儿汲入较冷而新鲜的空气,上呼吸道粘膜,增加呼吸道的抵抗力。待小儿习惯开窗睡眠后,可进一步实行户外睡眠。鼓励孩子参加户外活动,多晒太阳。用温水洗浴,或用冷水洗手、洗脸、洗脚等。在此基础上逐步开展三浴(日光浴、水浴、空气浴)锻炼,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3、增加营养获得各种人体必需的营养素有助于提高小儿的免疫力。体内缺乏微量元素锌或维生素A,小儿容易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通过适当饮食调整,增加微量元素锌或维生素A的摄入,或用锌制剂和维生素A丸治疗后,这些小儿的免疫力可明显提高,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4、按时预防接种疫苗,如:接种麻疹、百日咳、风疹等的预防针,可有效地提高小儿对这些呼吸道传染病的免疫力,从而切断这些呼吸道传染病在人群中的传播流行。
PS:积极锻炼、增加营养最重要哦!切记不可擅自用药,谨遵医嘱呦!
编辑
小尼
本文部分内容整理自丁香医生
哪家医院能治好白癜风北京好的治疗白癜风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