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鉴别是细菌还是病毒性的呼吸道感染

2016-9-3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1.流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群体发病的特点,而细菌性呼吸道感染,则以散发性的多见,病前有无链球菌感染或病毒性感冒的接触史,对诊断比较有有参考价值。2.病毒性上感信一般鼻腔(流涕)症状比咽部症状明显,而细菌性的上感则扁桃体或咽部红肿及疼痛明显。若伴有腹泻或眼结膜充血则更倾向是病毒性感染。3.单纯的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多无脓性分泌物,而脓痰是细菌性感染的重要证据。4.病毒性感染力起病一般较急骤,全身症状可经可重,而细菌性的感染,起病可急可缓,全身中毒症状相对而言较重。如果开始发热不高,2-3天后,病情继而加重,则多为细菌感染。5有细菌感染者WBC一般都增高,而病毒感染者WBC多正常或降低。(这个我们都知道,就是咱们没有这个命来为患者服务,为自己创造收入)6。对有发热症状的上感谢患者可给予解热镇痛药治疗,病毒性感染者能取得暂时而明显的退热效果,全身症状也可以明显改善。但细菌性感染者服用同样剂量的解热镇痛药效果就比较差,全身症状也不会有明显的改善。

1、从发病率上讲,85--90%为病毒,细菌大概不足10%,另外,支原体等亦可引起。2、细菌:中毒征重,热退后精神依然不好;病毒:中毒征轻,热退后精神如常。3、细菌:多为驰张热型(体温忽上忽下);病毒:多为稽留热型(体温居高不下)。4、扁桃体上有脓点------细菌;扁桃体上有疱疹、滤泡------病毒。5、扁桃体充血,表面不平、乌暗-------细菌;扁桃体充血,表面光滑、色鲜-----病毒。6、有卡他症状(留清涕)-----病毒;有脓涕、脓性分泌物-----细菌。7、病毒感染常伴皮疹。8、小年龄组(婴幼儿)------细菌多;大年龄组------病毒多。9、上感>3--5天,多合并细菌感染。10、清涕、稀薄痰----多见病毒感染,但也有人认为其中少数为杆菌感染。11、咳嗽痰多----多为细菌;咳嗽痰少-----多为病毒。12、祖国医学认为:清痰(涕)为寒,黄(脓)痰(涕)为热,现代医学从另一侧面认为:前者为病毒感染,但也有例外,小部为杆菌,后者为细菌感染。13、血象:病毒感染初期:WBC可轻度升高,但N多不高。细菌:一般二者均高,但有三种情况:A、WBC升高,N不高;B、WBC正常/稍低,N升高-----多为阴性菌;C、WBC升高,N升高-----多为阳性菌。分类比总数更有意义。14、机查血象WBC分类与手工差异大,应以手工为更准确。15、发热伴寒战-----可能系细菌感染。16、发热伴手足凉------可能是阴性菌感染(革兰氏染色阴性菌败血症,要警惕shock)17、在症状、体征不典型,血象又“四不象”时,应结合CRP、NALP等检查综合分析。

18、流行性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具有明显的群体发病的特点,短期内有多数人发病,或一家人中有数人发病;而细菌性呼吸道感染则以散发性多见,患者身旁少有或没有同时上感发热病人。

19、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一般鼻腔流涕症状比咽部症状明显;而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则扁桃体或咽部红肿及疼痛比较明显。若伴有腹泻或眼结膜充血,则倾向是病毒感染。20、单纯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多无脓性分泌物,而脓痰是细菌性感染的重要证据。21、病毒性感染起病急骤,全身中毒症状可轻可重;而细菌感染,起病可急可缓,全身中毒症状相对较重。如果开始发热不高,2-3天后,病情继而加重,则多为细菌性感染。

21、白细胞计数,一般由病毒感染者白细胞总数偏低或正常,早期中性粒细胞百分数可稍高。而细菌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数均见高。因此,如果临床不做血像检查,就难以确定病原体是病毒还是细菌。

22、对有发热症状的上呼吸道感染者,用退热药物如阿司匹林或安乃近、复方氨基比林等治疗。病毒性感染能取得暂时而明显的退热效果,全身症状亦有所改善;但细菌性感染者服用同样剂量的退热药,退热效果较差,全身症状亦无明显改善

小儿推拿是建立在祖国医学整体观念的基础上,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学说为理论指导,运用各种手法刺激穴位,使经络通畅、气血流通,以达到调整脏腑功能、治病保健目的的古老中医方法。广泛应用于小儿腹泻、呕吐、食积、厌食、便秘、腹痛、脱肛、感冒、咳嗽、哮喘、发热、遗尿、夜啼、肌性斜颈、落枕、惊风等疾病,有良好的效果。

杭州图妈小儿调理馆,绿色疗法,只为您的孩子更健康。

主调项目:小儿推拿小儿刮痧小儿艾灸穴位敷贴腧穴定罐

图妈小儿调理馆针对:0—14岁儿童

图妈小儿调理馆







































北京看白癜风效果最好专科医院
白癜风小偏方

转载请注明:
http://www.vqbpg.com/jbzz/96735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