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大伦深秋时孩子咳嗽怎么办

2022-2-1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1.深秋时孩子咳嗽怎么办?深秋的时候,天气开始变冷,马上就要到冬天了,风吹起来很冷,这时候身体也会感觉干燥,因为津液都收敛起来了。不过,这不是温燥,而是凉燥。很多人都会陷入一个误区,以为只要是秋天,患的就是温燥,所以不少健康提示针对这种干燥症状,给出的都是秋梨膏、沙参、麦冬等凉润的药物。其实这是不对的。秋天有凉燥,也有温燥。深秋的时候,一般患的是凉燥。这时候,川贝炖雪梨一类的凉润药物是不能服用的。如果错误地服用了,就会导致寒邪被闭在体内很难出来。结果往往是孩子的咳嗽迁延不愈,甚至一个冬天都在咳嗽。此时的症状,与初秋时的凉燥差不多,都是怕风怕冷,没有鼻涕或者是少量的清鼻涕,鼻腔里面干燥,嗓子干燥,舌质不红,打喷嚏等。除了及时求医外,家长也可以使用风寒感冒外寒阶段的那些方法,及时驱散寒邪,这样津液重新回到体表,就不再干燥,身体也会温暖过来了。因为凉燥带孩子去看中医的话,医生往往会开出一个叫“杏苏散”的方子。这是清代名医吴鞠通在《温病条辨》里面提出的方子,专门治疗凉燥的咳嗽。方子由紫苏叶、半夏、茯苓、前胡、桔梗、枳壳、橘皮、杏仁、甘草、生姜、大枣组成。基本都是散寒宣肺的药物,对于调治凉燥咳嗽的效果非常好。此方还被收录在中医的《方剂学》《中医内科学》《温病学》《中医儿科学》等教材中,是每个中医学生都会开的方子,父母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杏苏散《温病条辨》〔组成〕苏叶一钱(6克)杏仁二钱(9克)生姜一钱半(6克)桔梗一钱(6克)茯苓二钱(6克)半夏一钱半(3克)甘草五分(3克)前胡二钱(9克)橘皮一钱〈6克)枳壳一钱半(6克)大枣二个(二枚)〔煎服法〕水煎服。〔讲解〕本方为治外感凉燥的主要方剂。由于凉燥外袭,肺气不宣,痰湿阻滞所致。方中杏仁苦温而润,能肃肺止咳除痰,苏叶辛温,宣肺透表,使凉燥从表而解,二药为君;桔梗、枳壳一升一降,助杏仁宣肺止咳,枳壳又有利排痰;前胡疏风降气化痰,助杏仁、苏叶轻宣达表除痰,同为辅药;半夏、茯苓、橘皮理气健脾化痰,同为佐药;生姜、大枣调和营卫,协调诸药,同为使药。甘草又能解毒祛痰,起缓解咳嗽之作用。诸药相配,具有轻宣凉燥,宣肺化痰的作用,能使表解,气畅,痰消。〔临证应用〕本方是治疗凉燥证的代表方,其症可见头微痛,恶寒无汗,咳嗽痰稀,鼻塞,苔白,脉弦浮。若恶寒重,可加葱白、淡豆豉以解表;头痛甚可加防风、川芎以祛风止痛,咳嗽痰多或素有痰饮者可重用半夏、橘红、茯苓或再加紫菀以温润化痰。咳嗽属痰湿内阻者,可用本方加减治疗。〔文献摘录〕张秉成:“夫燥淫所胜,平以苦温,即可见金燥之治法。经又云:阳明之胜,清发于中,大凉肃杀,华英改容。当此之时,人身为骤凉所束,肺气不舒,则周身气机为之不利,故见以上等证。方中用杏仁、前胡,苦以入肺,外则达皮毛而解散,内可降金令以下行;苏叶辛苦芳香,内能快膈,外可疏肌;几邪束于表,肺气不降,则内之津液,蕴聚为痰,故以二陈化之,枳秸升降上下之气;姜枣协和营卫,生津液达腠理,且寓攘外安内之功,为治金燥微邪之一则耳。”(《成方便读》)猜你喜欢,点击可阅读原文:韩新民:婴幼儿夏季热(暑热证)应该怎么处理?刘炳凡医案精选:小儿多动症癫痫样发作案特病专方:小儿遗尿经验方钱松本:3个药对,治疗儿科常见病(咳喘、水痘)老中医刘韵远:保育好婴幼儿的几要点李辛:儿童增强体质的第一张处方-END-

小孩手心烫是什么问题?论小儿痰热与手心烧

韩新民:婴幼儿夏季热(暑热证)应该怎么处理?

罗大伦:秋天孩子受温燥后咳嗽怎么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vqbpg.com/jbshhl/9788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