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营养育儿

2018-10-2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育儿知识

01

今天早上,在我的朋友圈里有这么一位宝妈找上门来咨询的。

孩子体质不好,经常生病,吃点药好了,但不到一个星期又咳嗽了。

在我们的这几年育儿指导中,这种现象其实遇着的还真不少。

不仅会让宝妈难受,更重要的是会耽误了宝宝的正常发育。

02

为什么小孩子会经常出现上呼吸道感染(感冒咳嗽)呢?

主要有三点因素:

一是,病症根本就没好,只是症状暂时被药物抑制住了;

二是,孩子的呼吸道系统的抵抗力太差了,又被重复感染的;

三是,已经由普通的急性感染发展成了慢性炎症,如过敏性咳嗽、慢性支气管炎等。

03

我们先看第一个因素:病症根本就没好。

为什么说是病症根本就没好呢?

这里我们需要搞清楚的一点是,感冒咳嗽是什么导致呢?

80%~90%是由病毒引起的,10%~20%是由细菌所引起的。

细菌感染常常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也就是说,病毒感染加剧后,细菌才乘虚而入。

既然搞清楚是病毒和细菌的根源,对症用药是否就能解决病症?是否就能恢复人体的健康?

按道理是这样的,但实际并不是这么一回事。

04

目前,这个世界上没有一粒药物能杀死病毒,所谓杀病毒药物是做梦,最多是抑制病毒复制。

因为病毒在感染正常的细胞后,会劫持细胞的DNA和RNA,就能利用细胞系统进行无限复制。

要想杀死病毒,就得把人体细胞给全部干掉。

所以,每次科学家做试验,成功杀灭病毒99.99%,可是每次用到人类身上都惨败,就是因为病毒是寄生在人体粘膜和各类细胞内部的。

05

细菌感染则不同,细菌是黏附在细胞表面,在人体细胞外的。

此时挂水输入抗生素,当人体血清抗生素浓度到达一定程度,细菌受不了,就灭亡了。

抗生素是专门破坏细菌的细胞壁的,所以会引起细菌死亡,而病毒是没有细胞壁的,所以抗生素无效。

另外,病毒是寄生在细胞里面的,靠血清那点药物浓度没用。

所以,如果仅是病毒感染,挂水是无效的。

06

这样一分析,其实我们就明白了生病用药的原理,细菌用抗生素杀灭,病毒只能靠抗病毒药物进行抑制。

但又一个问题出现了。

为什么感冒吃完药就不流涕了呢?

为什么咳嗽吃完止咳药就好了呢?

为什么发烧吃完退烧药就好了呢?

还是上面说到的,虽然药物并不能杀灭病毒,但可以抑制病毒和抑制病毒所造成的种种症状。

比如,含有盐酸伪麻黄碱的感冒药,吃完很快就能缓解流涕了,因为盐酸伪麻黄碱是强力收缩微细血管的;

比如,含右美沙芬成分的止咳药,吃完很快就能缓解咳嗽了,因为右美沙芬是抑制延脑的咳嗽中枢的;

比如,含有乙酰氨基酚的退烧药,吃完很快就退烧了,因为乙酰氨基酚是抑制前列腺素e2合成的。

所以,吃药能很快凑效,让你感觉好了,但实际并不是那么回事。

07

由于病毒和症状都被药物抑制住了,一旦药效过了后,会怎样?

症状是不会复发的,放心。但病毒可不一样了。

如果病毒活跃度高,很快就复发了。

即使病毒活跃度不高,那也是暂时不复发,一旦有了一个会降低免疫的诱因,如出汗受寒、家里人有生病的、季节变化等,立马就复发了。

一旦病毒复发,前面好转的症状都会重来,而且细菌感染也是迟早的事。

08

那有的孩子并没有在一次生病后出现这种反复感染反复生病的,这又是为什么?

主要看免疫力。

免疫力越强,抵抗疾病能力越强;免疫力越弱,抵抗疾病能力也越弱。

对于免疫力强的孩子,病毒一进入体内,立马被血液中的免疫细胞给灭杀了;

对于免疫力弱的孩子,病毒已进入体内,立马把血液中的免疫细胞给灭杀了。

所以,对于免疫力强的孩子,用药物治病是真能治好,因为有免疫力在帮助做着善后工作的。

09

很多家长的思维一直停留在挂专家号和用好药,往往忽略了帮助孩子打造强大的免疫力。

这也是目前育儿观念的缺陷,更是营养普及不到位的遗憾。

因为,没有营养,何来免疫。

如果,如果家长们在给孩子合理用药后,再结合适当的营养支持,其实,真的可以避免很多困惑与难题。

随着我们对营养和对育儿的重新认识,相信必定能打造出更完善的育儿方式,更简单的小儿好养模式。

关于第二、三条,下篇再和大家交流!

这个年过得有点嗨,所以浪到了现在才来,让你们久等了。

一分钟认识我

我们是爱心树的母婴营养师团队。

从年至今,已给超过10万+的妈妈们科普了2个亿以上的育儿知识。

所独创的小儿好养科学营养育儿理论体系,更是成功帮助无数的妈妈解除了育儿上的困惑及焦虑。

如果你是宝妈,







































北京最好的医院治疗白癜风
中科白癜风医院专家

转载请注明:
http://www.vqbpg.com/jbshhl/9751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