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享如何防治腰肌劳损
2017-7-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腰肌劳损是慢性下腰痛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以长期反复发作的腰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主要是指腰骶部肌肉和筋膜的慢性损伤,包括了腰背筋膜炎、腰3横突综合征、棘间韧带损伤以及腰痛广泛不固定而活动基本正常的积累性腰肌劳损。也有称为功能性腰疼。这种疾病发病的人群比较广泛,不仅可见于重体力劳动者,也常见于都市白领、出租车司机、学生等,而且一旦患上以后就不大容易痊愈,时常发作。
自我诊断1)病程长,无明显伤史,多发生于长期弯腰慢性积累的创伤,或因急性扭伤治疗有反复,不彻底而引起;
2)疼痛症状时轻时重,严重者须持拐行走,在休息、加强腰部保暖、适当活动或经常改变体位姿势后可使症状减轻。但是遇到劳累、天气阴雨等,受风寒湿影响时则症状加重。慢性腰肌劳损腰痛的主要表现为休息痛,即夜间、清晨腰痛明显,而起床活动后腰痛渐渐减轻,若过度疲劳则疼痛加剧;
3)容易扭伤导致肌痉挛,常表现在棘突两侧,臀肌或两侧,压痛点广泛,以棘突两侧,腰椎横突及髂后上嵴为最多见;
4)疼痛一般不向下肢放射,直腿高举试验阳性,也可以阴性,但踝反射阴性,亦无伸拇肌力障碍;
5)X线片表现为脊柱生理弯曲变直等,肌电图及脊髓造影对本病无诊断意义;
注意鉴别的疾病1)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典型的腰腿痛症状兼伴有下肢放射性痛、腰部的活动受限、脊柱侧弯和肌腱反射消失、皮肤感觉障碍等神经根受卡压的症状;
2)腰椎的结核病,有低度发烧、盗汗、渐渐消瘦等全身性症状。血液检查,血沉降速率加快,X光线检查可发现腰椎骨质被破坏甚至发现脊椎旁有阴性囊肿;
3)增生性脊柱炎(骨刺),常发生在四十五岁之后,长期腰酸痛牵引大腿、小腿的外侧疼痛,时好时坏,休息后有所缓解,行走或背负重物时有酸痛加剧的现象,脊柱可有叩击性疼痛。X光线检查可见腰椎骨钙质沉淀和关节边缘骨质增生;
4)陈旧性骨折伤,病人常有急性外伤病史,会有不同程度的腰部活动障碍。X光线检查可发现椎体被压缩或附近有骨折的现象。
治疗案例1)首先去除病因,如纠正不良姿势,离开潮湿,寒冷的环境等;
2)在专科医生指导下明确诊断,排除其他疾病,口服非甾体药物,外用膏药等;
3)局部理疗,太极邦远红外理疗贴是非常有效缓解疼痛的办法;
真实反馈太极邦效果将千年道医的理念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先调后理,1盒3贴装,2贴排湿排寒止痛+1贴疏通经络的独特组合配方,三贴为一个小循环,三个小循环为一个疗程,对滑膜炎效果明显。
太极邦,送健康!扫码了解更多
中科医院曝光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