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自行服用抗菌类药物有这八大误区,

2017-4-1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误区一:抗菌药=消炎药

误区:多数人认为抗菌药物可以治疗一切炎症,抗菌药=消炎药

分析:抗菌药物,中国人习惯叫“消炎药”,实际上,它不直接针对炎症发挥作用,而是针对引起炎症的微生物起到杀灭作用。而医学意义上的炎症是指各种因素导致机体的一种防护性反应,表现为红肿热痛。消炎药是针对炎症的,比如常用的消炎痛如芬必得、扶他林等。所以抗菌药物不是消炎药,仅适用于由于细菌引起的炎症,而对其它原因引起的炎症无效。

举例:部分患者会认为抗菌药物能够包治百病,普通的一些炎症,如像一些过敏引起的接触性皮炎或药物性皮炎或病毒引起的炎症或局部软组织的一些淤血、红肿、疼痛,就要求医生开抗菌药物或自己自服家里的抗菌药物。

误区二:感冒就用抗菌药物

误区:很多人把抗菌药物用来治疗感冒。

分析:感冒分为病毒性的和细菌性,实际上很多感冒都是病毒性感冒,而对病毒性感冒没有特效药,只是对症治疗,并且病毒性感冒有自愈性,一般一周可以自愈。如果是病毒性感冒,抗菌药对它不但没有作用,还可有诱发二重感染。

所以如果只是感冒打喷嚏、流清鼻涕,是没有必要用抗菌药物的,最好的方法就是休息和喝水。

举例:有些患者一感冒了就赶紧吃抗菌药物,或者在服用针对症状的中西药的同时联合抗菌药物。

误区三:发热就用抗菌药物

误区:有人一发热就用抗菌药。

分析:有些人就是单纯的一个发热,查原因的时候找不出来,查血常规这些指标都是正常的,也没有咳嗽、咳痰、肺炎或是一些泌尿系感染的症状,所以这时候发热即使到了38.5度以上也一样没有抗菌药的应用指征。

抗菌药物仅适用于细菌或其他微生物引起的严重性发热,对于病毒引起的感冒发热或者其他疾病引起的发热是没有效果的。所以如果有这种时间比较医院诊断一下。

举例:风湿热、药物热、肿瘤、流感等引起的发烧对抗菌药物就有害无益。

误区四:广谱优于窄谱

误区:有些患者,甚至是有些医生习惯选用广谱抗菌药物,认为这样能覆盖所有的感染。

分析:应该根据不同部位可能的致病菌有针对的选用抗菌药物,在没有明确病原微生物的复杂感染时,可以经验性使用广谱抗菌药物,一旦明确了致病菌可以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抗菌药物。

举例:皮肤化脓性感染选择主要针对G-杆菌的第三代广谱头孢类抗菌药物。

误区五:新的抗菌药物比老的好,贵的比便宜的好

误区:很多患者或家属一旦感染就问医生有没有新的消炎药或更贵的消炎药,很多人迷信高价药、新药、特效药,似乎治病非它不可。

分析:每种抗生素都有自身的特性,优劣各不相同,因病、因人、因致病菌选择,坚持个体化。药品并不是“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的普通商品,只要用之得当,几分钱的药物也可能达到药到病除的疗效。而且有的老的抗菌药物药效稳定、价格便宜、不良反应较明确。

举例:红霉素是老牌抗菌药物,它对于军团菌和支原体感染的肺炎具有相当好的疗效,而价格非常高的碳青酶烯类的抗菌药物和三代头孢菌素对付这病就不如红霉素。

误区六:使用抗菌药物的种类越多,越能有效的控制感染

误区:有患者总怕一种药不管用,结果就几种抗菌药一起吃。

分析:只有在严重感染,多部位感染和混合感染时,才考虑联合两种以上的抗菌药物。一般情况下,能用一种时,不用两种。

举例:一个单纯的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同时服用头孢菌素(如头孢呋辛)和喹诺酮类(例如左氧氟沙星沙星)抗菌药物。

误区七:频繁更换抗菌药

误区:有的患者急性子,总嫌吃药不起效,频繁更换药物。

分析:其实抗生素在人体内起效需要有一个过程,如果你频繁更换抗生素的话,就没法去观察这个疗效到底怎么样。所以要沉住气,用药2—3天之后再看病情有没有改善。

举例:有些人患者甚至是有些医生,服用抗菌药物一天后发现体温降低不明显就立即更换其他药物。

误区八:一旦有效就停药

误区:有患者知道用药用得过多不好,所以看见病情有好转了,一下子就停药了。

分析:抗菌药物把细菌彻底杀灭或打败需要时间,一般是等各项指标正常之后两到三天才能停药,就是说需要有个周期和疗效显现的时间。所以一定要按照医生交代的去吃药,不能随便停药。

举例:很多家长都认为是药三分毒,在小儿细菌性感染治疗时,一旦体温降下来就立即停药,最后导致细菌再次复发感染。









































北京治疗白癜风大约花多少钱啊
北京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vqbpg.com/jbshhl/97209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