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心抗菌药耐药了解五大误区,让你放

2017-4-17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抗菌药总是让人又怕又爱。遇到细菌感染,来一片马上就好;方便省事。可是吃的太频繁,又担心会产生耐药性。我们到底该怎么吃抗菌药?

  在国家卫计委和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主办的“年世界抗生素认识周”启动仪式上,医院医生列出了服用抗菌药的五个常见误区,来看看你中枪了吗?

抗菌药不一定能治发炎

  人们在身体发炎的时候,会习惯性地想吃抗菌药——事实上,虽然“消炎药”的确与“抗菌药”有很大的重叠部分,但是二者不能等同。

  发生炎症的原因有很多,不仅细菌感染一种。烫伤部位的局部渗出也会产生炎症(症状是局部软组织淤血、红肿、疼痛)。此外,其他炎症还有过敏反应引起的接触性皮炎、药物性皮炎以及病毒引起的炎症、自身免疫引起的炎症等。

  抗菌药仅用于细菌引起的炎症,其他炎症都不宜使用抗菌药进行治疗。

不能混淆消炎药与抗菌药

  其实,抗菌药本身并没有消炎的作用。因为有些炎症是由细菌感染造成的一种反应,所以消灭细菌的同时会消除这类炎症。所以,只有因为“细菌感染引起发炎”时,应该根据医生的要求使用相应的抗菌药。

抗菌药不能治病毒感染

  通常所说的感染,在医学上被称为“病原体感染”,病原体指的是可造成人或动物疾病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真菌等。不同年龄段人群感染特定种类病原体的几率是有差别的,成人与儿童的差异十分显著。

  另外,人体的每个器官都有可能发生感染,但发生病毒感染还是细菌感染,在身体不同部位的概率也是不同的。比如,上呼吸道感染以病毒居多,而尿路感染以细菌感染居多。所以,如果感染发炎,不能根据自己的经验或者上网随便查查就猜测是哪种感染,医院让专业人士进行诊断。

  病毒的结构和细菌的结构是不一样的。所以治疗病毒感染要用抗病毒药物,治疗细菌感染要用抗菌药物。发生病毒感染时如果错用了抗菌药物,不但起不到任何治疗效果,反而会破坏正常菌群。此外,一些病毒感染具有“自限性”,不需要用药即能自愈(如病毒性感冒)。只有遇到如甲流这样较为严重的病毒感染时,才需使用抗病毒药物(当然,这同样需要医生来判断)。

流行感冒由流感病毒引起,吃抗生素并不对症

抗菌药需要“对菌下药”

  细菌分为阴性菌和阳性菌,二者的区分由“革兰氏染色检验”决定。这是一种化验中使用的染色方法,因为不同种类细菌的结构不同,有的能够被该方法染色而有的不能,所以利用该标准可以达到区分细菌结构的目的。

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氏阳性)的细胞壁染色后呈蓝紫色,大肠杆菌(阴性菌)的细胞壁染色后呈红色

  如果药物只能针对革兰氏阳性菌,却对阴性菌无效(或者反之),就被称为窄谱抗菌药,常见的窄谱抗菌药有万古霉素(只对革兰氏阳性菌有效)。而左氧氟沙星这样的广谱抗菌药物可针对的菌种就更多。

  根据国家卫计委于年发布的《抗菌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临床上应该根据感染病原菌的种类及药敏试验结果,尽可能选择针对性强、窄谱、安全、价格适当的抗菌药物。不是越贵的药越好,也不是任何时候都选择广谱药物——谱宽不代表药性更强,“窄谱虽然‘窄’,但是可能却‘有劲’”。

  一般来说,使用广谱抗菌药的特殊情况有两种:首先是病原菌不明确,医生不能确定是阴性菌还是阳性菌感染时;其次是病人出现了混合感染(既有阴性菌感染又有阳性菌感染),这时可以使用广谱抗菌药同时对抗多个菌种。

不同抗生素的抗菌谱各不相同

  抗菌药还被分为非限制、限制和特殊三个等级。非限制级抗菌药是首选药物,疗效好、副作用小、细菌耐药性小、价格低廉;限制级药物是次选药物,是那些虽然疗效好但价格昂贵,或毒副作用和细菌耐药性方面具有一定局限性的药物;特殊药指针对特殊耐药菌(在临床需要倍加保护,以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性)的药物或新上市的抗菌药(其疗效、安全性等临床资料尚少)。

  所以,抗菌药的使用并不存在“哪个更好”这种说法,而是根据病人的需要来选择药物。

不与别人合用抗菌药、也不随便吃“上次剩下的”

  就算分清了“阴阳”“宽窄”,不同种类的抗菌药仍有许多差异,不能想当然地分别人的药吃,或吃上次病好后剩下的药。

  其实,“抗菌药不能与别人合用”并不是说别人吃剩下的药自己不能吃,而是指别人的病症未必与自己的相同——即便是腹泻也会有各种各样的原因,病人不能“觉得”与他人的症状相同就用同种药物,并认为会起到同样的治疗效果。

  “不能用上次剩下的抗菌药”也是同样的道理。即便自己之前生了某种病,因吃了某种抗菌药而好转了,下次发生类似症状医院检查,不能自己根据经验推测“生病的原因相同”而使用剩下的药物。

对别人有效、上次有效的抗菌药,不一定一直有效

  使用抗菌药时,药物会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不过各部位的积累浓度并不相同。比如治疗泌尿系统细菌感染,所用的药物经泌尿系统排出,所以尿中的浓度就会偏高。如果使用错误种类的抗菌药,则有可能会对人体的其他部位产生影响。此外,在治疗一种细菌感染疾病时,也不能在一个疗程内随意换着药吃,这样更容易导致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

  归根结底,所有的抗菌药物都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药不能停”,抗菌药得按整个疗程使用

  抗菌药物使病人体内的细菌数量减少到一定程度以后,临床症状会发生明显缓解,这时病人会觉得自己好多了。有的人认为“抗菌药要尽量少吃,吃多了会有耐药性”,所以就在病情有所好转的时候停止用药。但是,如果在这时停止使用抗菌药,病人体内剩下的那些没有被杀死的细菌有可能会再繁殖起来,而这些存活的细菌产生耐药性的可能性也更大。

  抗菌药的使用对细菌的生存和繁殖来说是一种不利的因素。脆弱的细菌会被杀死,但相对耐药的细菌会在再次面对抗菌药物时成为优势菌群。可以说,细菌耐药性是被“选择”出来的,所以抗菌药的使用(或选用)被称为选择压力。如果病人用药没有满一个疗程,一旦病情复发,再重新开始吃同样的药时治疗效果就会打折扣,因为再次出现的症状就是那些相对耐药的细菌造成的。

  所以,足疗程用药的目的就是要杀死体内所有的致病细菌,不让它们有“起死回生”的机会。这不仅能避免病情复发,也能减少细菌耐药的产生。

何时开始吃药、吃多久,都得根据疗程严格执行

  此外,抗菌药不能当做预防药物使用,因为我们无法事先知道即将会发生的炎症或感染是由哪种病原体引起的。同样道理,如果感染已经痊愈,也没有必要通过多吃两天抗菌药来“巩固”治疗,因为痊愈后病原菌都已经被杀死,不再需要药物了。所以,何时要开始吃抗菌药、吃多久,都得根据疗程严格执行,因为医生所指定的这些“疗程”都有来自于循证医学的依据。

文/北京科技报记者白竟楠,图文编辑/丁林。图片来源于互联网,新媒体编辑/陈振宇。版权所有,转载请联系邮箱kexuejia_zj

.







































治疗白癜风的费用
白癜风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vqbpg.com/jbshhl/9720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