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处暑饮食养生留意8个第一,让你健
2016-12-1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是终止的意思,表示炎热即将过去,暑气将于这一天结束,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并进入气象意义的秋天。掌上青岛特别推出《处暑养生全攻略》,为你推荐处暑养生的方法,帮你健康度过热转凉的交替时期!
?处暑的由来每年的8月23日前后(8月22日~24日),视太阳到达黄经°时是二十四节气的处暑。处暑既不同于小暑、大暑、也不同于小寒、大寒节气,它是代表气温由炎热向寒冷过渡的节气。
中国古代将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此节气中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类农作物的总称,“登”即成熟的意思。
出游迎秋处暑之后,秋意渐浓,民间素有“出游迎秋”的习惯,更有“七月八月看巧云”之说,指的是暑气消散后,就连天上的云彩也显得疏淡自如,不像夏天大暑之时浓云成块。
吃鸭子老鸭味甘性凉,因此民间有处暑吃鸭子的传统。北京至今还保留着这一传统,一般处暑这天,北京人都会到店里去买处暑百合鸭等。鸭全身都是宝。鸭肉味甘、咸、性凉,具有滋阴养胃、利水消肿的作用,适用于小便不利、女子月经不调等。
拜土地爷处暑节气正值农作物收成时刻,农家纷纷举行各种仪式来拜谢土地爷。有的杀牲口到土地庙祭拜,有的把旗幡插到田中央表示感恩,还有的这一天从田里干活回家不洗脚,恐把到手的丰收洗掉。
开渔节对于沿海的渔民来说,处暑以后是渔业收获的一个大好时节,每年处暑节气,在浙江省沿海一带都要举行一年一度的隆重的开渔节,决定在东海休渔结束的那一天,举行盛大的开渔仪式,欢送渔民开船出海。
煎药茶此习俗自唐代以来已盛行。每当处暑期间,家家户户有煎凉茶的习惯,先去药店配制药方,然后在家煎茶备饮,意谓入秋要吃点“苦”,在清热、去火、消食、除肺热等方面颇有好处。
处暑节气宜食清热安神类食物,如银耳、百合、莲子、蜂蜜、海带、芹菜、菠菜、糯米、芝麻。另外,果汁饮料、豆浆、牛奶等也是不错的饮品,还要少吃辛辣煎炸等热性食物。掌上青岛为你介绍处暑节气饮食的8个“第一”,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菜:白萝卜
白萝卜含芥子油、淀粉酶和粗纤维,具有促进消化,增强食欲,加快胃肠蠕动和止咳化痰的作用。中医理论也认为该品味辛甘,性凉,入肺胃经,为食疗佳品,可以治疗或辅助治疗多种疾病,本草纲目称之为“蔬中最有利者”。入秋的萝卜肉质肥厚丰润、清甜爽口,生吃对于咳嗽痰多、咽喉炎、声音嘶哑的人有一定帮助。
最佳搭配:白萝卜和鲫鱼煮汤有温中下气、健脾利湿的功效。这道汤还妙在“二白”食材上,白萝卜浸在奶白色的鱼汤里,让人看着就很有食欲。白萝卜和梨榨汁可润肺、清热、化痰。梨有润肺凉心、消痰去火的功效,跟白萝卜一起榨汁喝,不仅能掩盖白萝卜的辛辣味,还可以让食疗功效加倍。脾胃不好的人,如果不能喝太凉的果汁,还可以将二者一起煮水喝。
第一瓜:南瓜
南瓜含有我们所需的胡萝卜素和丰富的维生素E,可以改善我们的秋燥症状。南瓜含有淀粉、蛋白质、胡萝卜素、维生素B、维生素C和钙、磷等成分,营养丰富。南瓜不仅有较高的食用价值,而且有着不可忽视的食疗作用。据《滇南本草》载:南瓜性温,味甘无毒,入脾、胃二经,能润肺益气,化痰排脓,驱虫解毒,治咳止喘,疗肺痈便秘,并有利尿、美容等作用。
最佳搭配:对于肺部不适、咳嗽等朋友,建议用牛肉和南瓜搭配炖食,不仅可以预防感冒,还有润肺益气、治咳止喘和润肤的食疗效果。
第一肉:鸭肉
处暑之后,炎热的天气一时半会还难以退却,在这个时候,人们就吃点可口的鸭肉吧!既可增加营养,还可除去秋燥。中医认为,鸭肉可大补虚劳、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具有养胃生津、清热健脾的功效。鸭肉适宜于体内有热、上火的人食用。老鸭汤富含骨胶原蛋白、钙、磷、铁等成分,更营养,也符合现代人追求健康饮食的消费潮流。《名医别录》中称鸭肉为“妙药”和滋补上品,民间认为老鸭汤是“补虚劳的圣药”。
最佳搭配:清炖老鸭汤宜放姜和萝卜。我国饮食习俗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一年四季都健康”之说,秋天则可以很好地把萝卜和姜二者兼顾到一盆老鸭汤里,将健康饮食推向极致。淮扬菜里有一道名菜叫“姜母鸭”,就是做老鸭汤时加进大量的老姜,鸭肉的寒遇上老姜的热,中和成一道性情温和的老汤,颇符合中国中庸、辩证的饮食哲学。而用萝卜炖麻鸭,则有清热、润肺、止咳的功效。
第一果:雪梨
生梨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特别适合秋天食用。《本草纲目》记载,梨者,利也,其性下行流利。它药用能治风热、润肺、凉心、消痰、降火、解毒。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梨确有润肺清燥、止咳化痰、养血生肌的作用。因此对急性气管炎和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出现咽喉干、痒、痛、音哑、痰稠、便秘、尿赤均有良效。梨又有降低血压和养阴清热的效果,所以高血压、肝炎、肝硬化病人常吃梨有好处。
最佳搭配:冰糖蒸梨是我国传统的食疗补品。可以滋阴润肺,止咳祛痰,对嗓子具有良好的润泽保护作用,“梨膏糖”更是闻名中外,它是用梨加蜂蜜熬制而成,对患肺热久咳症的病人有明显疗效。
第一汤:银耳汤
中医认为,银耳味甘淡性平,归肺、胃经,具有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的功效,适用于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丝,口燥咽干,阴虚型神经衰弱和失眠多梦等。而且银耳为药食两用之品,药性平和,服用安全,能清肺之热,养胃之阴;能补脾开胃,滋润而不腻滞,有扶正固本和很好的滋补润泽作用。
最佳搭配:银耳可以搭配的养生食材很多,比如红枣养血安神、莲子养心安神、百合清心安神、黑木耳益气活血、南瓜益气化痰、绿豆清暑解热等。黑白木耳若能搭配食用,营养素会得到相互补充,拌双耳就是非常简单的一款。
第一粥:糯米粥
糯米有养阴的功效,秋季可以适当喝点糯米粥。糯米,其味甘、性温,入脾肾肺经,能够补养人体正气,具有益气健脾、生津止汗的作用。吃了后会周身发热,起到御寒、滋补的作用。秋季适当吃点糯米类食物,对身体会有很好的补益作用。
最佳搭配:推荐紫山药百合糯米粥。这道看似普通的粥营养却很丰富,粥中汇集了补中益气,健脾养胃的糯米,还有补肾养脾的山药,养心安神,润肺止咳的百合,吃上一口都让人暖心暖胃。
第一饮:蜂蜜水
秋天最大的气候特点就是干燥,而蜂蜜能润燥,所以非常适合秋天服用。喝蜂蜜的时间推荐选择早晨,因为早晨喝蜂蜜,可以快速补充体能,让一天有充足的精神。《本草纲目》记载:“蜂蜜有五功:清热、补中、解毒、润燥、止痛。”现代医学也证明,蜂蜜对神经衰弱、高血压、冠状动脉硬化、肺病等,均有疗效。在秋天经常服用蜂蜜,不仅有利于这些疾病的康复,而且还可以防止秋燥对于人体的伤害,起到润肺、养肺的作用。从而使人健康长寿。
最佳搭配:生姜有养胃的作用,同时蜂蜜又能起到调理作用,还是不错的搭配。实践证明,饮用生姜蜂蜜水一年多,脸部和手背等处的斑会明显改变,甚至消失。
第一零食:杏仁
杏仁是很少见的凉性坚果,多食也不怕上火,除补脑之外,它还有止咳、润肺、止喘作用,特别适合作为干燥的秋天里进补的食材。它还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以及较高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E,还能美肤养颜,且能有效降低心脏病的发病危险。
最佳搭配:可直接食用,也可以碾碎加入点心和菜肴,还可以磨成粉之后作为菜品原料,或者用来煮粥。每次吃20粒左右为宜。
多喝温水去秋燥
想去秋燥必须养阴,而养阴的重点在于留住水分。除了多吃平润的食物外,水分的摄取也不可少。建议早上起床后喝一杯温水,可以让整个消化系统苏醒过来,肠子开始蠕动,就会想上厕所,当然也就不会便秘了;但是千万不要喝冷水,因为人的脾胃喜温忌寒,低于室温的水多喝反而有害健康。
调整情绪,平心静气
处暑时节“宜安静性情”。时至处暑,秋意越来越明显,大自然逐渐出现一片肃杀的景象,此时人们容易产生悲伤的情绪,因此在精神调养上,处暑时节要注重收敛神气,凡事不躁进亢奋,也不畏缩郁结,在时令转变中,维持心性平稳,注意身、心、息的调整,才能保生机元气。
每天早睡一小时,收敛阳气
处暑节气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此时起居作息也要相应调整。进入秋季养生,首先要调整睡眠时间,早睡早起,特别是每天要早睡一小时。
北京白癜风如何治疗北京白癜风治疗那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