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感染之抗生素选择
2016-11-1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面对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感染,需要经验性选择抗生素。
上呼吸道感染通常是自限性的,不使用抗生素也会自愈。
然而,许多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感染是继发性的,是更为严重疾病(如巨食道症)、免疫抑制(如癌症)、或异物(鼻腔感染)的结果。
分离细菌
呼吸道感染动物分离出的细菌有:支气管炎博德特菌、兽疫链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葡萄球菌属、α和β链球菌、和多杀巴氏杆菌。
支原体可能在一些感染中扮演某种角色,但是其意义尚存争议。
在猫,上呼吸道感染最为可能地继发于病毒感染,但是诸如支原体、衣原体、巴氏杆菌、和支气管炎博德特菌等微生物可能扮演着某种角色。
药物选择
针对引起呼吸道感染的细菌,初始的药物选择可能有: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菌素,克林霉素,氟喹诺酮类,和氯霉素。
对于已知是革兰氏阳性细菌或支原体引起的感染,可考虑使用阿奇霉素。
选择第一代头孢菌素,还是选择第三代或第四代头孢菌素,取决于感染的致病菌是否为革兰氏阴性细菌的可能性,因为其可能是耐药的。
如果据信,病原是革兰氏阴性细菌(如大肠杆菌,克雷伯菌),应考虑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碳青霉烯、或氨基糖苷类;而不能选择低代次的头孢菌素。
在吸入性肺炎或脓胸的患病动物,致病菌可能是厌氧菌,在这样的病例,考虑使用甲硝唑或克林霉素。
因为引起呼吸道感染的一些细菌可能是耐药的,可通过气管冲洗TTW或支气管肺泡灌洗BAL获取呼吸道分泌物,进行培养和药敏试验。
然而,有经验的临床医师意识到了:TTW或BAL的结果也许不能反映引起肺深部疾病的致病菌。培养鼻分泌物,不太能代表气道深部的感染。
在不能进行药敏试验的状况下,一项研究表明,呼吸道培养出的细菌中,多数对阿米卡星、恩诺沙星、第三代头孢菌素、和庆大霉素敏感。
然而,体外实验的结果并非总是能与体内效力挂钩。
药物的屏障
对呼吸道感染的治疗,局限在于药物通过血-支气管屏障的能力。
肺泡的无孔毛细血管,可阻碍药物从血浆弥散至肺泡的上皮细胞衬液,这可限制肺炎的治疗效果。
但是肺炎动物的肺部炎症通常如此剧烈,使得药物能够充分地渗漏进入上皮细胞衬液。
诸如大环内酯类(红霉素、阿奇霉素),四环素,和氟喹诺酮类的药物,似乎能在上皮细胞衬液达到充足的浓度。
支气管炎博德特菌
支气管炎博德特菌是特殊的。博德特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的球杆菌。
有两种重要的毒力因子:附着于支气管上皮细胞的能力,和产生能够抑制中性粒细胞迁徙至感染部位的外毒素的能力。
感染通常是轻度的、自限性的,无需特殊的抗生素治疗。
当要求使用抗生素治疗时,应选择能够在支气管分泌物中达到充分浓度的药物。
通常能够有效对抗博德特菌的药物有:氨基糖苷类,一些种类的青霉素(替卡西林),一些广谱的头孢菌素,氯霉素,和四环素。
该细菌通常对大环内酯类(如红霉素、阿奇霉素)耐药。尽管氨基糖苷类、头孢菌素、和青霉素对其体外活性好,但是这些药未必能在感染部位达到有效的药物浓度,喹诺酮类也不是一贯地能有效对抗这种细菌。
另外,还可考虑使用抗生素雾化法治疗之(如妥布霉素)。
北京市那家医院治白癜风好青海治疗白癜风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