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转寒,神兽们的花样咳嗽怎么破
2022-5-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
儿童是世界上最可爱的
像小天使、小精灵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快乐
入冬以后,随着天气转冷,儿科门诊又变得“热闹”起来。因咳嗽前来就诊小朋友越来越多,尤其是二娃三娃家庭,孩子接二连三地来门诊报道。家长们更是筋疲力尽,怀着急切的心情向医生倾诉无助:“为何大夫开的药都不管用,推拿效果也不理想,食疗偏方轮番上阵,咳嗽这个怪兽与我家的神兽融为一体了么?”
案例一
不久前,医院儿科副主任高东培接诊了一位3岁4个月大的患儿,咳嗽半个多月仍不见好转,近两天加重,早晚咳嗽不止,尤其是活动后更加明显。
“抗生素、雾化、推拿、各种止咳药,我们都试过了,可孩子咳嗽仍不好”,孩子妈妈焦急万分。
高主任通过问诊得知,孩子既往有“湿疹、过敏性鼻炎的病史”,经过进一步诊断,孩子原来患上了“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又称鼻后滴漏综合征)。咳嗽的类型搞清楚了,治疗变得有的放矢,在给予冲洗鼻腔,抗过敏治疗,加用鼻激素外用后,孩子咳嗽明显缓解。
案例二
7岁男孩壮壮,反复咳嗽1个多月,白天咳嗽加重,有吸鼻子,清嗓子,时有喉鸣,偶有声音嘶哑等症状。但壮壮的咳嗽有个特点,在户外活动时咳嗽不重,却在放松时症状会进一步加重。先后被诊断支气管炎、结膜炎、变应性鼻炎,反复使用止咳药、消炎药等,效果均不理想。
后来到我院儿科就诊,高主任经过详细的问诊、检查发现,原来壮壮为“抽动症,心因性咳嗽”。高主任为其制定了包括抗过敏治疗、心理暗示、家庭教育在内的综合治疗方案,缓解其心理性压力,咳嗽的症状很快缓解。
止咳,找对病因是关键
两个案例的经历告诉我们,治疗咳嗽的关键是及时辨别咳嗽的类型,然后对症治疗。
如果无法准确辨别儿童咳嗽的类似,盲目给孩子吃药,甚至听信偏方,很有可能会适得其反,甚至贻误病情。
高主任表示:
儿童咳嗽基于咳嗽性质可分为:湿性咳嗽,咳嗽时伴有痰液,数据显示,慢性咳嗽中63.9%为湿性咳嗽;干性咳嗽,咳嗽无痰或痰量很少。
基于咳嗽病程可分为:急性咳嗽,病程在2周以内;迁延性咳嗽,病程在2-4周;慢性咳嗽,病程超过4周。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呼吸道感染和感染后咳嗽(PIC)占我国儿童慢性咳嗽病因构成的前3位,且CVA在3-6岁年龄组最为常见。
儿童咳嗽用药误区
1.儿童出现咳嗽症状,立即使用止咳镇咳的药物如含有麻黄碱等5岁以下儿童慎用成分的药物。
2.盲目使用祛痰药物,很多儿童有湿性咳嗽,家长盲目使用祛痰药物。
3.咳嗽加重时一味使用抗生素,很多临床上的慢性咳嗽,与过敏相关,抗生素治疗无效。
4.用药不遵照医嘱的疗程。
如何减少慢性咳嗽的发生
1.适当运动,增强抵抗力,慢跑,游泳,体操。
2.合理饮食,富含高蛋白,维生素C,富含钙的食物,瘦肉,豆制品,鱼肝油,胡萝卜,柚子,青菜,西红柿。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