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有人感染新冠后无症状最新3万人研

2025/3/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自新冠疫情以来,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科学家,就是在感染新冠后,为什么有些人会始终保持没有症状,而另一些人的症状则久久挥之不去,被认为是患上了“长新冠”。

7月19日最新发表在《自然》杂志的一篇研究揭开了无症状感染的“冰山一角”。研究发现,一种被称为hla(人类白细胞抗原)的细胞表面某些免疫系统分子的基因如果发生突变,更有可能导致感染新冠后没有任何症状。

研究发现,大约20%的新冠感染者在检测出新冠阳性后,未出现过任何症状。

这项研究纳入了近3万名参与者。研究者测试了五个hla基因型与新冠病程的关联,发现一种hla-b*15:01的基因亚型与无症状感染之间的关联最为密切。携带这些基因突变的人,感染后保持无症状的可能性是那些不携带这些突变的人的八倍。

“这种基因遗传关联是由于预先存在的t细胞免疫所致,我们发现,来自携带hla-b*15:01的个体样本中的t细胞在新冠疫情前就对免疫显性的其他呼吸道冠状病毒衍生的肽具有免疫反应,这样就能对新冠病毒也产生交叉免疫作用。”研究人员表示。

t细胞是帮助身体识别和记忆蛋白质的免疫细胞。它们为免疫系统建立记忆,以便在再次看到病原体时能够做出反应并制造抗体。

hla分一型与二型。一型又分为hla-a,hla-b,hla-c;二型又分为:hla-dp,hla-dq,hla-dr,这些分型基因中还有数万种变异。“人群中hla亚型超过5万种,hla是人群中最具多态性的基因。”一位病毒免疫学专家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根据上述专家援引其所在机构的数据,hla-b*15:01在中国人群中约占2%。“事实上,hla与很多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类似的报道也已经发表过,但这次是与新冠有关,因此有其价值。”他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hla分子从某些人类白细胞以及身体许多其他组织中的细胞表面伸出,可将蛋白质片段递送给免疫系统,这样当免疫系统再次遇到病毒时,就能够识别它们。

该研究的作者、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威尔神经科学研究所神经学教授吉尔·霍伦巴赫(jillhollenbach)称,在细胞感染了新冠病毒后,病毒蛋白质在细胞中被翻译,部分蛋白质片段会递送到细胞表面,hla分子就会抓住它们并将它们保留下来,使得t细胞能够看到它们。

尽管hla-b*15:01基因型与无症状感染之间存在很强的关联,但研究者表示,这仍然仅占无症状感染者比例的20%,因此这并不是人们出现无症状感染的唯一解释。

“毫无疑问,一定还有其他重要的遗传和非遗传因素会导致某些人感染后不会产生症状,但我们现在还不知道这些因素是什么。”霍伦巴赫表示。

同样的,基因的改变也可能是长期感染新冠病毒风险的部分原因。近期发表的另一项尚未经同行评审的预印版研究显示,一种在肺部和免疫系统中活跃的蛋白foxp4的基因发生某些变化时,个体似乎更有可能患上长期新冠肺炎。

研究发现,与没有携带该基因突变的人相比,携带foxp4基因突变的人患长新冠的几率要高出约60%。这一发现为长新冠的潜在机制提供研究线索。

    

栏目主编:秦红

    

文字编辑:程沛

    

本文作者:第一财经

    

题图来源:上观题图

              

转载请注明:
http://www.vqbpg.com/jbzz/98128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