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感冒,发烧了怎么办

2021-8-1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小朋友发病牵动全家人,而且疫情期间,发热就诊又极为不便,依照个人临床经验汇总了一些发热的处理方法,希望可以有所帮助

一.外感风寒

也就是最经常说的“受凉”,这种情况最为多见,通常有明显的受凉史,比如出去玩大汗淋漓,没有及时穿衣服;夏天贪凉吹空调受风了;素有内热,夜间踢被子,导致受凉了等等。

基本症状

发热,或者不发热,无汗,打喷嚏,流清涕,口不渴,不想喝水,怕冷,手脚凉,咳嗽。

处理

风寒感冒一切手段以帮助发汗,解表散寒为第一目的

可用紫苏叶12g(体重15kg以下6~9g)泡水内服

生姜3-5片,红枣3个(煮的时候要剥开),煮水内服

成药推荐:午时茶颗粒,照说明书剂量即可,15kg以下小朋友建议用2/3剂量即可。

以上内服药均可配合泡脚(纯温水或者加点紫苏)以汗出为度,若汗发不出,可重复服药加泡脚的操作,如果仍未缓解,则病重药轻,需及时就诊。

(不是恰饭,真的有点用,所以平时推荐比较多。。。。)

伤湿感冒

基本症状

发热,热势不高,或者热势缠绵,发汗后热退极易反复。头晕头重,胸闷痞满,恶心呕吐,腹泻,有汗或无汗,不爱喝水,或者口渴但喝水不多。舌苔厚腻。

处理

湿邪为病可以多种形式,可以湿热可以寒湿,也可以是暑湿,一般家庭处理,以和中化湿兼以解表即可。

藿香正气水/胶囊

按照说明书剂量即可,因为含有酒精,如果已经服用抗生素类药物,请勿同时使用,或者使用不含酒精的版本。

小儿若服用困难,还可以用棉花沾湿藿香正气水贴在肚脐上3-6小时。也有作用。

但如果皮肤过敏,出现红,肿,热,痛,要及时取下。切勿疏忽。

积食发热

基本症状

积食属于内伤发热的范畴,积食可以独立导致发热,也可以和其他外感同时发生。

发热,热势不太重,下午或傍晚可能会加重,近期有过食病史,或者长期强迫喂养或过度喂养,口气重,矢气臭秽(放屁臭),大便干结或有不消化食物,有酸腐味,平时夜间多怕热,盗汗。舌苔白厚或黄厚。有时会伴见呕吐或者腹泻。

处理

积食发热,顾名思义,处理上以消积导滞为主,如果有表征兼以解表清热

1.成药:保和丸(单纯积食)午时茶颗粒(风寒夹滞),小儿豉翘清热颗粒(风热夹滞)

2,山楂,麦芽,焦六曲等分(每样大概12g)煮水分服。

3.小儿推拿手法:清大肠,顺时针摩腹,下推七节骨等等。。

风热感冒及其他情况

症状

把风热放在后边是因为现在单纯的风热证比较少见,多为寒热错杂的情况。

需要明白一点即可。热邪的特点主要在伤津,所以多可伴见津液受损的症状。

比如口渴想喝冷水,面红,手脚发烫,有汗,尿黄,鼻涕黄稠或有黄色痰。

而当风寒感冒夹有内热或者少阳证外感时,因为寒热错杂或者寒热征相不明显,导致大部分家长难以辨别,故建议还是因及时就诊为宜。

处理

单纯风热外感可用的常见凉性药物:薄荷,鱼腥草,菊花等单用或者混用煮水内服

中成药:芙朴感冒颗粒,清开灵等(因市面上大部分感冒中成药都是针对风热的,不赘述)

其他分辨不出感冒具体情况,用了不会有大错的药:小柴胡颗粒,小儿柴桂退热颗粒。

现代医学处理及其他情况的应对办法

退热药的使用:可以在T38.5℃(腋温),T39℃(耳温),或者精神状态比较差的时候使用退热药。

美林:1/3每公斤体重用1ml,(例如15kg体重,单次用5ml),6-8小时可重复使用,24小时不超过4次。

泰诺林1/10每公斤体重用1ml(例如15kg体重,单次用1.5ml),4-6小时可重复使用,24小时不超过4次。

注意防止脱水:因为发热持续失水及服用药物后出汗,小儿极易脱水,应当注意及时补充水分,至于“小婴儿只能喝奶不能喝水”的说法并不正确,而当出现,尿少,哭闹时没眼泪,精神萎靡时极可能有脱水,应及时就医补液。

关于物理降温:个人不建议发热期间温水擦身,冰敷,洗澡等行为,容易引起二次受凉而导致病情加重。除非高热至40℃以上,可以权宜使用。至于退热贴纯属心理安慰。

欢迎加笔者工作

转载请注明:
http://www.vqbpg.com/jbzz/9782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