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感染症状难辨,支原体腺病毒,抓

2024/7/1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近期频上热搜的「支原体肺炎」势头仍猛,「混合感染」的词又出现了。

医院儿科主任兼儿童重症科主任史长松教授介绍,在河南已有许多患儿出现了「肺炎支原体合并其他感染」的混合感染情况。混合感染都有哪些?感染一种与混合感染在症状上细分各自有哪些特点和表现?家长应该如何应对……史主任为我们详细讲解。

重症患儿几乎都是「混合感染」

史主任告诉我们,目前检查出越来越多的患儿属于「混合感染」,重症患儿也几乎都是「混合感染」。一部分人前期可能只是单纯的一种感染,如肺炎支原体。

「支原体无细胞壁,它粘附于呼吸道黏膜,引起黏膜绒毛暴露,一级屏障破坏后就可能造成其他病原体入侵,如腺病毒、鼻病毒、曲霉、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其中像溶血性链球菌是存在于口腔,与人体共生的,鼻病毒和肺炎链球菌同样也可与人体共生。当免疫力下降、呼吸道黏膜破坏,病原体入侵就造成混合感染。」史主任讲道。

史主任分析,混合感染的增多与新冠三年带来的「免疫债」有关,儿童的后天免疫力尚未培育起来,一接触到各类病原体就易感染。目前重症患儿中查出的混合感染中最常见的要算「支原体合并腺病毒或其他病原体感染」。

支原体、腺病毒,抓住1个关键点就能区分!

现在需要解决的最大问题是,面对不同的感染甚至混合感染,许多家长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分辨症状,看似都很像「重感冒」或「肺炎」,就以目前最常见的两种「支原体肺炎」和「腺病毒肺炎」为例,有没有办法分清呢?

史主任告诉我们,只要抓住「年龄段」这1个关键点,再紧贴症状,就能够区分。「支原体肺炎」有两个特点:一、绝大多数都是年龄较大的儿童,5岁以上孩子居多;二、咳嗽的特点往往都是「干咳、无痰」。学龄期儿童如果一个班级里许多孩子都出现干咳、发烧等流行病学特点,基本上家长能初步判断孩子可能是支原体感染。

单纯的「腺病毒肺炎」有三个特点:一、一般都是小婴幼儿,大多数在6个月至2岁左右这个年龄段,因此年龄起点特别低,就是它的一大特点;二、高热,也可有咳嗽、喘息、流鼻涕、打喷嚏等症状;三、高热的婴幼儿,若三五天不见好转,可能出现呼吸急促、呼吸困难表现,还可能出现鼻翼扇动、精神萎靡、面色苍白、易烦躁或哭闹不停,有些还可能腹泻。

但是,如果患儿已经八、九岁,得了腺病毒肺炎,这种情况有时症状与支原体肺炎就很难区别,医院做病原学检测。因此,如果孩子年龄超过5岁,单独出现以上两种感染或同时混合感染,症状可能相似。但腺病毒感染更以高热多见。

史主任特别提醒我们,如果支原体合并其他病毒、细菌或真菌,一旦合并感染往往症状较重,比如患儿可能咳嗽更重,可能会有脓痰,持续发高烧且不易退烧,症状「较重」,都提示我们可能有混合感染,要及时就医。

转载请注明:
http://www.vqbpg.com/jbzl/9804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