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常见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
2021-12-1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第5期·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syncytialvirus
年Morris等人从一只有感冒症状的实验动物-黑猩猩的鼻咽分泌物中分离出来第一株呼吸道合胞病毒,当时被命名为黑猩猩鼻炎因子。
年,Chanock等人从2例分别患肺炎和有喘息症状的患儿咽拭子标本中也分离到这一病毒,因其在组织培养中能形成特殊的融合性多核细胞病变而命名为人呼吸道合胞病毒(humanrespiratorysyncytialvirus,hRSV)。
病原学
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syncytialvirus,RSV)是一种单股负链RNA病毒,原归为副黏病毒科肺炎病毒属,之后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CTV将其归属为肺炎病毒科正肺病毒属的成员。hRSV仅有一个血清型,分为A、B两个抗原亚型。两个亚型之间变异最大的蛋白是黏附蛋白G(AttachmentG),在两个亚型内的核苷酸变异高达20%。
RSV在电镜下所见与副流感病毒类似,病毒颗粒大小约为nm,较副流感病毒稍小,对乙醚敏感,无血球凝集性,在人上皮组织培养形成特有的合胞(syncytium),病毒在胞浆内增殖,可见胞浆内包涵体。
流行病学
RSV主要通过飞沫传播、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者的分泌物和或(污染物)等进行播散,在全球范围内均有流行,但不同地区有各自独特的病毒活动气候特征。温带地区的RSV感染有明显的季节性,整体来讲一般在晚秋或早冬发病,高峰在12月中旬至次年的2月上旬,晚春季节消退;亚热带地区的流行与相对湿度变化趋势一致,每年检出率高峰主要集中在相对湿度较高的3~5月份及7~8月份。
报告RSV-ALRI儿童发病率、住院和住院病死率的研究地点
据国际顶级期刊《TheLancet》上发表的一项大型回顾性研究估计,年RSV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万例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cutelowerrespiratoryinfection,ALRI),5.96万名5岁以下儿童死亡,其中45%的死亡发生在6个月以下的婴儿中。此外,RSV不仅是儿童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其在老年人和免疫功能低下的高危人群中也有较高的发病率,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并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和高死亡率。
临床表现
RSV是婴幼儿ALRI最常见的病毒病原体,尤其在2岁以下儿童中有很高风险,并与此后的喘息发作及哮喘关系密切。该病潜伏期3~7日。婴幼儿症状较重,可有高热、咳嗽咯痰、喘憋、鼻炎、咽炎及喉炎,以后表现为细支气管炎及肺炎。少数患儿可并发中耳炎、胸膜炎及心肌炎等。成人和年长儿童感染后,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
病原学诊断
hRSV感染诊断主要是基于核酸检测及血清学检查进行明确。利用鼻咽分泌物脱落细胞及血清中IgM抗体的间接免疫荧光ELISA法,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桥联酶标法(APAAP),生物素-抗生物素ELISA法,辣根过氧化物酶-抗辣根过氧化物酶法(PAP)、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及单克隆抗体荧光法等都能进行合胞病毒感染的快速诊断;另外,也可通过呼吸道合胞病毒的PCR快速诊断试剂盒进行明确。
近年来,宏基因二代测序技术(mNGS)因其检测范围广,一次检测可覆盖细菌、真菌、病毒(DNA/RNA)、寄生虫等多类微生物而受到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