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市教育局紧急通知,切实做好新型冠状病

2020-11-2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北京白癜风能治么 htt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重要通知!重要通知!重要通知!

近期,我国多个地区发生了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

小编收集整理了相关内容

为您详细解读

关于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温馨提醒

各位同学、家长:

为科学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请您和家人共同做到:

1.注意防寒保暖、室内通风和个人卫生,加强体育锻炼,保持清淡饮食;

2.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外出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要佩戴口罩,常用流动的清水、肥皂(皂液)或含酒精的洗手液洗手;

3.注意不要随地吐痰,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纸巾掩住口鼻,不要用他人水杯、毛巾等,避免交叉感染;

4.没有特殊情况,不要去发生疫情的地区游玩;

5.如果发现感冒或类似流感症状,医院发热门诊就诊。

祝您新年快乐,身体健康,阖家幸福!

瑞安市教育局宣

转达省厅疫情防控工作要求

  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省教育厅成立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并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各校切实做好防控工作。

1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各高校要迅速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在地方政府和疫情主管部门领导下,按照疫情防控要求,统一协调落实本系统、本学校的防控工作。主要负责人承担防控第一责任。要制订应急方案,加强人员培训,落实防控经费,加强物资贮备,提前准备防控所需要的消毒物品、洗涤用品、口罩、红外体温测量仪、医用防护服装等物资。各高校还要提前考虑准备相关后勤设施保障和服务工作,以备开学后的不时之需。各地各学校要强化值班值守和应急机制,带班领导必须在单位值守,做好打硬仗、打大仗的准备。

2

  各地要全面了解掌握在武汉高校就读的本地生源情况,各高校要全面统计本校武汉生源及近期进出武汉的师生情况,及时把相关人员名单提供给卫健部门,并积极配合卫健部门了解其身体状况,   近期各地各学校一般不举办各类大型会议、活动等。对出差疫区的人员实行从严报批。对近期有意向赴武汉出行的师生,各地各学校应给予必要的提醒和劝阻。各地要全面排查近期准备赴武汉高校参加艺术类“校考”的学生,积极做好相关预防措施;对武汉赴我省参加艺术类“校考”的考生,相关高校应尽可能安排在武汉考点就地组织考试。

3

  各地各学校要在寒假期间通过“家校通”等多种渠道,主动向学生及家长做好传染病防控基本常识和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教育师生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注意呼吸道礼仪(咳嗽、打喷嚏时用胳膊或纸巾遮掩口鼻,用过的纸巾丢进垃圾桶等),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尽量少去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应提醒学生及家长近期尽量不去校外培训机构参加集中培训学习。

4

  加强信息报送管理。各地各校如有被当地卫生疾控部门医学诊断确认的师生病例,要按照当地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的要求统一报送,不得擅自对外发布信息。建立完善疫情信息内部交流及通报机制,严格零报告制度,不得瞒报、漏报、迟报。引导广大师生不信谣、不传谣,不在媒体上传播不实信息。

5

  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校园环境整治,开学前要对学校教室、寝室等场所进行通风、消毒。在校园公共场所要配备充足的洗手设施、纸巾等,防止聚集性疫情在校园内发生。

6

  做好开学后的防控工作。要组织各级各类学校加强校门出入管理,对出入学校的车辆、人员要做好检查和登记。必要时学校要配备红外线体温测量仪器,对发热人员按防控要求及时送诊。

7

  开学后要认真落实中小学生晨检和学生因病缺课登记、追踪制度,主动报告统计结果,确保学校传染病“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视疫情发展情况,必要时按规定程序报批同意后可以采取停课或延迟开学等措施,快速阻断疫情的传播。要积极配合卫健疾控部门对学校师生病例及其密切接触者进行必要的管理和人文关怀。

8

  加强督查指导。各地各学校要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进行检查,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确保校园安全稳定。省教育厅将对各教育行政部门、各高校防控工作和应急值守、处置情况进行抽查。

不恐慌,远离传染源是最好的预防。

如何预防病毒?

这两天,你的朋友圈可能被“武汉肺炎”的消息刷屏了。随着确诊病例数字的攀升,每个人都在关心:我该如何预防?

在众多防范措施中,特别重要的一条就是“戴口罩”。

据悉,医院已经对发热患者启动筛查,向患者发放口罩。专家建议,就医患者应佩戴口罩作为常规防护措施。

临近春节,大部分快递停运,有些药店的口罩也销售一空。买不到口罩该如何预防?什么样的口罩能预防感染?如何正确佩戴口罩?

向上滑动阅览

01

戴口罩能预防感染吗?

常见的口罩有以下几种:普通棉布口罩、一次性口罩(如医用外科口罩)、N95型口罩。

一次性口罩(医用外科口罩)

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呼吸道感染,无法防霾。医用外科口罩有三层,从外到内分别是防水层、过滤层、舒适层。舒适层是一层无纺布,佩戴时白色的无纺布朝内,蓝色的防水层朝外,有金属片的一边朝上,不要戴反,橡皮筋挂上双耳后捏紧金属片和鼻子贴合,抚平两颊,使口罩和面部之间尽量不留缝隙。购买时要注意,应当选择外包装上明确注明“医用外科口罩”字样的口罩。

N95型口罩

能有效预防呼吸道感染,可以防霾。

N95型口罩是NIOSH(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认证的9种防颗粒物口罩中的一种。“N”的意思是不适合油性的颗粒(炒菜产生的油烟就是油性颗粒物,而人说话或咳嗽产生的飞沫不是油性的);“95”是指,在NIOSH标准规定的检测条件下,过滤效率达到95%。

N95不是特定的产品名称。只要符合N95标准,并且通过NIOSH审查的产品就可以称为“N95型口罩”。N95型口罩的最大特点就是可以预防由患者体液或血液飞溅引起的飞沫传染。飞沫的大小为直径1至5微米。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OSHA)针对医疗机构规定,暴露在结核病菌下的医务人员必须佩戴N95标准以上的口罩。相比较医用外科口罩,N95型口罩密闭更好。在选用N95型口罩时,尽量选择不带呼吸阀的N95型口罩。

普通棉布口罩

它的材质可能为棉布、纱布、毛线、帆布及绒等,由于材质本身不够致密,无法起到预防感染目的。

02

如何正确佩戴口罩?

N95型口罩

医用外科口罩

以自我防护、降低呼吸道感染风险为目的,佩戴医用外科口罩、N95型口罩都可以。

如果是去一般露天公共场所、不与病人接触,可以选择佩戴医用外科口罩,不必过度防护,但如果会接触疑似呼吸道感染的病人,则要佩戴N95型口罩。

去医院看病、探望病人时,医院的发热门诊或呼吸科就诊时应该戴上口罩;

在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去超市、商场、影院等人员密集的场所建议戴口罩;

为防止将疾病传染给他人,有发热、咳嗽、流涕等呼吸道疾病症状时应及时戴口罩;

此外,雾霾天气在室外活动时,建议戴口罩。

★特殊人群如何佩戴口罩

孕妇佩戴防护口罩,应注意结合自身条件,选择舒适性比较好的产品。佩戴前应向专业医师咨询,确认自己的身体状况适合。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身体状况各异,如心肺疾病患者佩戴后会造成不适感,甚至会加重原有病情,这些人应寻求医生的专业指导。儿童处在生长发育阶段,其脸型小,建议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儿童防护口罩。

03

口罩多久需要更换一次?

为了防止感染,有些人可能一天到晚都戴着医用口罩,但这样会使鼻粘膜变得脆弱,失去鼻腔的原有生理功能,降低抵抗力。因此,在人口密度不高、较通风的场所,可以不用佩戴口罩。

需要提醒的是,任何类型的口罩,防护的效果都是有时效的,必须定期更换,建议每隔2~4小时更换一次口罩。若口罩被污染,应第一时间更换。

医用口罩不用时折好放在自封袋保存,不建议口罩摘下来直接塞口袋里或包里,这样容易造成医用口罩二次污染。一定要叠好放入清洁的自封袋中,并且将接触口鼻的一面朝里折好。

04

买不到口罩,还能这样预防感染

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三种方式相互传播。1.直接传播

病人喷嚏、咳嗽、说话的飞沫,乃至呼出气体中,都带有病毒,近距离接触直接吸入可以导致感染。患病者或者携带病毒的动物呼出气、嚎叫,同样也有病毒,会导致感染。不过,这需要近距离接触。2.气溶胶传播

病人喷嚏、咳嗽、说话时的飞沫漂浮在空气中,大的颗粒会沉积下去,而直径小于2.5pm的颗粒就会混合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被吸入后,就会感染。3.接触传播

病人喷嚏、咳嗽的飞沫,虽然开始是播撒在空气中,但最终会沉积下来,沉积在地面、桌椅、门把手等日常用品上面,还有病人口水、痰液、唾液等分泌物,以及沾染上各类分泌物的手触摸日常用品,也会把病毒留在上面。如果正常人的手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手就会被污染,再接触自己的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可引起感染,这叫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

我们了解了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传播方式,就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无论是咳嗽、喷嚏、流鼻涕,一定要用纸张、手帕遮挡。若无东西可用,可用手遮挡,不能对着别人喷嚏、咳嗽。

人与人之间接触时,要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尤其是面对面谈话时。传染病流行季节应尽量避免各类聚会。

对疑似罹患传染性疾病的人,应及早隔离。不探视疑似罹患传染病的病人。

传染病高发季节不要凑热闹,尽量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

无论是工作场所还是居家,保持室内不断地通风换气。

不要随地吐痰,如果当时实在没有可吐痰的地方,可以先吐在纸张上,方便时再把它放到它的归宿地。

保持个人卫生,尤其是手。要勤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

一张图告诉你如何正确洗手

多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增强免疫力。

合理作息、不熬夜、不过劳。疲劳可以使身体抵抗力下降,因此,保持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睡眠,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防病的好办法。

密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vqbpg.com/jbzl/9770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