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上呼吸道感染用药
2016-10-1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昆明最近的天气变幻莫测,一日内四季轮回,温差较大,这样的天气容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也就是通常说的“感冒”,尤其是特殊人群“孕妇、老人、小朋友”更易发生。这一期就和大家说说妊娠期上呼吸道感染的用药,内容来自国内相关文献资料,仅供同行和大家参考,若病情严重还需及时就医哟~~~
妊娠期女性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易感人群,因妊娠期的特殊性,大多数人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药物治疗持谨慎态度。想要找到一种对胎儿绝对无害的药物是不可能的,但如因畏惧用药风险而不进行治疗,也有可能危害母体或胎儿的健康。
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主要为病毒,如鼻病毒、冠状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及柯萨奇病毒等,在病毒感染的基础上亦可继发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等细菌感染。相关文献研究表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70%~80%均为病毒感染。
妊娠期妇女如患感冒,对于症状较轻者,一般无需药物治疗,只要多加休息、多饮开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一般2~3天就会好转。对于症状较重者和细菌感染者,因疾病本身对母体及胎儿的影响远超过了药物的影响,故应考虑用药治疗。
妊娠期女性在使用药物治疗时,必须严格把关,尤其是妊娠前3个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将妊娠用药的安全性分为A、B、C、D和X五个级别。用药时,尽量选用无致畸胎作用的A、B类药物,慎用C类药物,禁用D、X类药物。以下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常用药,我将针对妊娠期女性的用药为大家进行详细讲述。
抗病毒药物
普通感冒一般5~7天就会痊愈,不推荐妊娠期女性应用抗病毒药。
中成药
对于清热解毒和抗病毒的中成药,妊娠期女性可选用,有助于其改善症状,缩短病程。但没有绝对安全的中成药,孕妇需慎用。相对安全的中成药有:维C银翘片、柴胡口服液(滴丸)、柴黄颗粒、风热清口服液、桑姜感冒片。大家在选用中成药时应注意是否含有化学药品成分,对于含有妊娠期C类药物的品种尽可能不选用。
抗菌药
一般病毒性感冒无需使用抗菌药,除非有细菌感染的指征。
β—内酰胺类抗菌药,作用机制是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具有繁殖期杀菌作用。哺乳类动物的细胞由于没有细胞壁,故该类药对人体的毒性很小,对孕妇、胎儿、婴儿都比较安全,是孕期最常用的抗生素之一。常用的有青霉素、头孢呋辛、头孢曲松等。
镇咳、祛痰药
上呼吸道感染的部分患者会出现咳嗽、咳痰的症状,此类患者在妊娠早期使用含可待因的镇咳药物,可能会出现婴儿腹股沟疝,心脏缺陷及唇腭裂。一些散寒止咳和清热止咳中成药含有麻黄,麻黄辛温有碍胎气,孕妇需慎用。多数中成药孕妇用药的不良反应不明确,临床应用应特别谨慎。权衡利弊关系,可以谨慎选用的止咳药有:散寒止咳中成药:止咳立效丸、宁咳露(糖浆)、通宣理肺丸(胶囊、口服液);清热止咳中成药:急支糖浆、百咳静糖浆、克咳胶囊、羚羊清肺颗粒。
对于咳嗽、咳痰、咽痛的患者,雾化吸入是不错的选择,雾化液可选生理盐水,维生素C注射液,慎用吸入类激素或化痰药,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临床前试验及用于28周后的大量临床经验显示,对妊娠没有不良影响。但妊娠期间,特别是妊娠前3个月应慎用。
解热止痛药
妊娠期B类解热止痛药有:双氯芬酸、甲氯芬那酸钠、布洛芬、酮洛芬、吲哚美辛、萘普生、吡罗昔康。妊娠期C类药物有:阿司匹林、保泰松、萘丁美酮。一般低热不推荐使用解热药,以减少药物的使用。高热(≥38.5℃)可选用布洛芬、双氯芬酸、对乙酰氨基酚。
对乙酰氨基酚不影响血小板功能,分娩期应用不增加出血危险,而且早产儿颅内出血率也无增加,但不能长时间使用。
吲哚美辛短期使用是相对安全的,但在妊娠32周后使用可造成胎儿动脉导管收缩、狭窄,尤其是妊娠24周后应用超过48小时,可导致胎儿动脉导管未闭。
抗过敏药
妊娠期抗过敏,B类药物有:苯海拉明、赛庚啶、阿扎他啶、氯雷他啶、西替利嗪。妊娠用药C类有:氯苯那敏、曲普利定、特非那定考虑到胎儿的安全性,一般不使用抗组胺药。孕妇选药需注意药物成分是否有C类药物,如一些清热解毒的中药含有马来酸氯苯那敏。氯雷他啶、地氯雷他定、依巴斯丁、西替利嗪,动物实验未发现对胚胎有不良反应,但妊娠期用药安全性尚未确定,孕妇慎用。
妊娠期妇女不能参与药品临床试验,妊娠期妇女用药只能依据动物试验和临床实践来累积经验,因此妊娠期用药需谨慎。只有做到合理用药,才能最大限度防止胎儿受到母体疾病和药物的影响。
哪家治疗白癜风最好中医治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