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支气管镜发现的惊天秘密王洪武
2021-3-17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临床研究白癜风专家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460831.html
截至.2.7.15:15,全国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例,疑似例,死亡例。其中湖北确诊例,死亡例。同时在全国其它省市(包括港澳台地区)和世界其它国家和地区亦有散发,引起世界恐慌。
一个小小的病毒,为什么会有这么强的毒力,在极短的时间内传播了这么多人,为什么不能早期发现和早期控制呢?
此次感染的起源地至今仍是一个迷。所幸地是,我国科技工作者以最短的时间找到了本次致病的元凶——新型冠状病毒。
实际上,每年的冬春季节都是流感、感冒、肺炎等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医院呼吸和重症医学科最忙碌的季节。如果没有超强的职业敏感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可能会淹没于忙碌的工作中;如果延误诊断,造成的后果更不可估量。在此,我们应感谢两位武汉的呼吸病专家——医院的张继先医院的陈慧冬主任。
事情还得从武汉华南海鲜市场的病人谈起。
年12月26日上午,医院附近小区的一家老两口因发烧、咳嗽看病,胸部CT片却呈现出病毒性肺炎的特点,引起呼吸与重症医学科主任张继先高度重视,同时让老两口叫来他们的儿子做检查,儿子没有任何症状,但CT一照,肺上也有那种表现了。同一天,还来了一位华南海鲜市场的商户,一样的发烧、咳嗽,一样的肺部表现。“一般来说,一家来看病,只会有一个病人,不会三口同时得一样的病,除非是传染病。”张继先给这些病人做了甲流、乙流、合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衣原体、支原体等与流感相关的检查,病人全部呈阴性,从而排除了流感。27日张继先把这四个人的情况向业务院长夏文广、医院院感办和医务部作了汇报,医院立即上报给江汉区疾控中心。28日、29日两天,门诊又陆陆续续收治了3位同样来自华南海鲜市场的病人,这一下就有7个一样的病人了。
“这是我们从来没有见到过的病,同样来自华南海鲜市场的有4个病人了,这肯定有问题”,张继先判断。7个病人,症状和肺部表现一致,只是轻重有区别。
29日虽是星期日,但下午1时,分管院长夏文广还是召集了呼吸科、院感办、心血管、ICU、放射、药学、临床检验、感染、医务部的十名专家,对这7个病例进行了逐一讨论,专家们一致认为,这种情况确实不正常,要引起高度重视。追问到还有两例类似病史患者,医院、医院去治疗,留下来的地址也是华南海鲜市场后,夏文广副院长立即决定:直接向省、市卫健委的疾控处报告。省卫健委疾控处和市卫健委疾控处快速反应,当即指示武汉市疾控中心、医院和江医院,开始流行病学调查。
傍晚,武汉医院——武汉市医院业务副院长黄朝林和ICU主任吴文娟来到医院,逐一查看了这7个病人,接走了6位病人,其中轻症三位、重症三位,那一家三口的儿子坚决不去医院,留在张继先这里继续治疗,今年元月7日病愈出院。由于张继先主任最早上报疫情,引起有关领导的重视,为寻找病源争取了时间,年1月1日,华南海鲜市场被封。所以2月6号张继先主任被湖北省记大功奖励。
年12月30日,武汉医院ICU病房有10余例不明原因肺炎患者,在上呼吸道取样没有找到病原体,上午10点,呼吸科主任陈慧冬接到院领导疾控部门需要采集下呼吸道标本,要求你们在做好防护的基础上,通过支气管镜进行支气管灌洗和刷片留取标本。
陈主任第一次到ICU接受这么多病人进行支气管镜检查,压力还是很大,这是她从医20年最特殊的一次,也让她成为新型冠状病毒发现过程中最直接的参与者和见证者。
在ICU共有9例患者准备进行支气管镜检查,所有患者神志清楚,未行气管插管;除2例患者高流量吸氧时氧饱和度90%,其余均无支气管镜检绝对禁忌证;所有患者胸部影像均有双下肺阴影。他们与ICU、麻醉科制定了详细的检查方案,在做好充分防护的基础上,当天下午2点开始行支气管镜检查。为防止气溶胶扩散,每例患者术前不进行常规的利多卡因雾化,术中由麻醉医师实施监控静脉麻醉,术中检查项目为支气管肺泡灌洗和刷片。取材部位统一定为右下叶。
检查人员分成三组:每组1医、1护、1麻醉医生。为方便采集,采用纤维支气管镜,直接从目镜观察,备用9根纤支镜及3台冷光源。同时报请院感科现场指导所有人员的防护及术后支气管镜系统的消毒流程。
ICU的9名患者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在准备间按三级防护要求进行装备,并连接好动力型空气净化装置。实际完成操作的患者为7例,有2例患者放弃镜检。支气管镜发现气管、支气管黏膜均未见明显异常,也未见明显的分泌物。除1例出血后呛咳,其余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咳嗽反射,表现平稳。
5天后传来确切消息,从他们提取的下呼吸道样本中分离出了新型冠状病毒,不明原因肺炎的病因明确了。没想到,小小的支气管镜竟然发现了惊天秘密。自此,拉开了我们认识这种病毒的序幕。
.1.12,国际卫生组织(WHO)正式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nCoV)。年1月20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年1号公告,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规定的检疫传染病管理。
图为王洪武教授走进直播间,介绍新型冠状病毒知识回答网友提问
纵观几天来的报道,发现有些病人虽然胸部CT有典型病毒性肺炎表现,但多次鼻咽拭子病毒核酸均阴性,有的甚至检测4次以上才能确诊。2月6日,医院亦报道1例新冠肺炎病人,入院前3次咽拭子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均为阴性,甲流核酸检测为阳性,以“重症甲流”收入院。入院后插管上呼吸机,通过肺泡灌洗液检测才发现新冠病毒核酸阳性,导致防控方面出现很多漏洞,给院内感染控制造成很大的压力。
实际上,这不足为怪。年2月3日,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所石正丽团队在Nature在线发表题为“Apneumoniaoutbreakassociatedwithanewcoronavirusofprobablebatoriginn”的研究论文,认为蝙蝠才是最有可能携带-nCoV病毒的野生动物,该研究从分子水平揭示了nCoV-利用的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分子,与SARS-CoV使用相同的细胞进入受体ACE2。人的肺和小肠的上皮细胞都有丰富的ACE2。这可解释新冠肺炎为什么既可引起肺部症状又可引起肠道症状。所以,通过肺泡灌洗液检查对新冠肺炎诊断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鼻咽拭子病毒核酸检查阳性对肺炎有肯定的诊断价值,但阴性不能排除不是肺炎。两者对肺炎诊断的一致率到底是多少尚不得而知,在目前这么多病人的情况下也不可能每个病人都做支气管镜,只能两者结合参考。对湖北等疫区比较严重的地方,胸部CT对新冠肺炎诊断的阳性率可能要高于鼻咽拭子,但特异性可能要低一些。而对非疫区,则还是应以鼻咽拭子病毒核酸阳性为主要诊断依据。2月7日,华南农业大学又宣布,从穿山甲分离出的毒株与新冠肺炎毒株相似度达99%,从而认定穿山甲可能为新型冠状病毒的潜在中间宿主。研究结果对本次疫情的源头防控具有重大意义,为野生动物管控的相关政策调整提供了科学依据。因此可见,支气管镜检查在这次疫情的防控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实,支气管肺泡灌洗技术(BAL)是支气管镜检查术中比较简单的一种技术,在呼吸内镜诊疗技术中属一级技术(共四级)。硬质支气管镜技术已有多年的历史,可弯曲支气管镜也有50余年的历史,是比较成熟的一门技术,也是诊断呼吸系统疾病必不可少的技术,特别是对下呼吸道感染的诊治有重大意义。一般BAL在可弯曲支气管镜下即可完成。
BAL是通过支气管镜向肺泡内注入一定的灌洗液并充分吸引,得到肺泡灌洗液(BALF),再对其成份进行分析,可在肺泡水平得到以下重要信息:如细胞(免疫细胞、炎症细胞、肿瘤细胞等)和感染微生物病原学资料,辅助进行呼吸道疾病的诊断、病情观察和预后判断。亦可在床旁进行快速原位诊断(ROSE),缩短诊断时间。
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分全肺灌洗和肺段肺泡灌洗。全肺灌洗是治疗肺泡蛋白沉积症的标准治疗方法;后者是常规用于疾病诊断的方法,本次新冠肺的诊断采用的是肺段肺泡灌洗方法。
BAL的适应证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疾病:
(1)弥漫性实质性肺疾病的诊断,如结节病、过敏性肺炎、隐源性机化性肺炎、特发性肺纤维化等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2)特殊感染:对于免疫抑制患者的机会性感染,BAL是一种良好的方法,如人肺孢子菌肺炎等。
(3)针对某些特殊疾病,可提供强有力的线索,如:急性嗜酸粒细胞性肺炎和弥漫性肺泡出血、肺泡蛋白沉积症等;
(4)判断某些疾病的病程和治疗疗效。
BAL的部位:通常选择影像学表现最为显著的部位进行;对于病灶局限者选择病变肺段行BAL;对于弥漫性疾病,右中叶(B4或B5)和左舌叶是最佳的部位。常规气管镜检查时患者为仰卧位,这两个肺叶肺泡灌洗液体和细胞回收率最佳。这次新冠肺炎都是在右下肺灌洗的。
BAL的液体注入:灌洗液通常是无菌生理盐水,每次注入20~60ml(常规进行4~5次),直到总共灌洗~ml。
将回收灌洗液收集在一个硅化或塑料容器中,防止玻璃表面因巨噬细胞粘附所造成的损失,测量记录总量,然后置于冰上保存(如室温保存则不能超过1h),尽快送到实验室进行细胞学和非细胞学检查。
经研究发现,BAL诊断细菌感染的敏感性在60%~90%之间。真菌培养阳性率在46%~77%;巨细胞病毒肺炎,30%~50%的病例在光镜下可以看到特征性的巨细胞转形细胞伴有细胞核和胞浆包涵体。这个现象的敏感性不高,但特异性很高。
这次医院的陈慧冬主任采取的就是右下肺局部灌洗的方法,从7例患者中找到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为抗击新疫情立下了汗马功劳。
但是,对这种传染性极强的疾病,做支气管镜检查有极大的被传染的风险,需严格按三级防护进行。对他们这种不怕牺牲的精神表示敬佩!
当然,也感谢武汉病毒研究所等科研单位为新型冠状病毒的鉴定做出了巨大贡献,也彰显了我国科研工作者的实力,在极短的时间内找到了病源。
可惜地是,这些科研成果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造成现在新型冠状病毒四处蔓延,值得我们深思和认真总结。
所幸地是,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全国上下齐心协力下,前期疫情防控措施效果显现,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肯定能战胜疫情!
王洪武教授(中)在手术中王洪武教授简介:
医院首席专家、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世界内镜医师协会呼吸内镜协会会长、亚洲冷冻学会副主席、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光动力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呼吸介入治疗学组常委、国家卫健委呼吸内镜专家组成员,荣获“十大医学贡献专家”“十大原创研究领衔者”称号,“优秀呼吸医师奖”。他编写的著作连续两年获得“中国医界好书”大奖,连续三届被中国名医百强榜评为呼吸介入TOP10医生之一。
王洪武教授从事呼吸系统疾病临床35年,熟练掌握各种呼吸道疾病的诊治,是国内知名的呼吸介入治疗专家,是中国现代呼吸介入医学奠基人之一,是中国冷冻治疗的开拓者,是中国肿瘤微创治疗的先驱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