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ly健康百科幼儿秋季常见疾病与预防
2016-11-2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幼儿秋季常见疾病与预防
秋季是季节交替的时候,气温不恒定,一天中温差较大,孩子活动量大,尤其是三岁以下的小孩,体温调节中枢和血液循环系统发育尚未完善,非常容易出现早晚受凉、中午受热等情况,从而引发发烧、咳嗽、流涕等感冒症状,如果抵抗力差或者治疗不及时,极有可能发展成为气管炎、肺炎。
尤其对于免疫力较弱的宝宝们而言,很容易在秋季患上一些常见病灶。那么,宝妈们该如何做好防范呢?
过敏现象频繁
秋冬季节也要注意防范小儿皮肤过敏。如果儿童有皮肤干痒、鼻子痒、打喷嚏,流眼泪等症状,甚至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都有可能是过敏引起的。夏秋转换季节时,许多过敏性疾病、呼吸道疾病是因为花草、树木的花粉混杂在空气中,从鼻子进入体内后导致的“秋季过敏症”。
此时,宝妈们应该规律宝宝饮食,少吃过油、过甜、过咸等食物,以清淡为主;多吃粗粮和富含纤维素、矿物质的东西,促进排便;多运动,促进血液循环。此外,应注意房间通风,要勤换衣物等。
哮喘
秋天里忽冷忽热的天气,容易导致呼吸道感染;秋雨绵绵,潮湿的环境使霉菌加速繁殖……这些都容易导致孩子哮喘发作。
温馨建议:宝宝经常停留的房间要求保持通风、干燥。为减少积灰,最好不要铺设地毯,也不宜给宝宝玩毛绒玩具。床上用品应该经常曝晒和拍打,将可能诱发哮喘的尘土、皮屑、螨等拍打出来,床罩以及床上用品应定期用开水烫洗以杀死尘螨。刺激气味等也是引起哮喘发作的常见诱因,切忌在汽车尾气、花粉、扬尘过多时开窗。同时,宝宝在运动后不要过于劳累,注意天气变化,避免着凉而患感冒,让宝宝少吃过冷、过甜和油腻食品以及含防腐剂和色素的食物。容易哮喘的孩子,家里忌养宠物。
秋季腹泻
每年9月中旬到12月之间是小儿秋季腹泻的高发季节。秋季腹泻是一种消化道综合征。要是宝宝突然发热,体温升到38℃至40℃,合并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如:流鼻涕、打喷嚏、鼻塞等不适时,很有可能宝宝已经被病毒击中。
首先要防秋季腹泻,把好宝宝的入口关十分重要。比如餐具要高温消毒;不吃或少吃生冷食物、避免食用富含脂肪的食物。其次,父母要注意天气变化,早晚要为孩子增添衣服,要注意腹部的保暖。另外要搞好环境卫生,注意室内通风。如果宝宝不幸患了腹泻,父母们应让孩子吃些稀饭、面条、清蒸鱼肉、豆制品等容易消化的食品。
感冒多发
秋季天气多变,尤其是针对免疫力较多的宝宝,更加易患感冒。儿童健康专家特此给出对策:1、感冒流行期,应尽量避免带孩子外出,尤其避免到人口聚集的地方;2、全家都要常洗手,减少孩子感染病原体的机会;3、为孩子提供平衡的膳食,保持充足的水分,以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4、保持室内通风良好,不受病毒及其他病原体的感染;5、适当参加户外运动,增加孩子的抵抗力;6、按照卫生部门建议注射流感疫苗;
秋季保健温馨提示
1、多喝水:秋天雨少天干,空气中缺乏水分,容易出现抠鼻咽干燥、干咳、便秘等情况,每天需多喝水,少喝甜饮料。2、注意肠胃保暖:在秋季,宝宝的食欲提高,多食暴饮会使肠胃增加负担,功能紊乱。同时由于秋季昼夜温差较大,腹部容易着凉,从而引起腹泻。“保胃大作战”的关键是膳食合理,定时定量,不吃生冷、过热、过硬、油腻和刺激性的食物。注意胃部保暖,根据天气增减衣服,针对幼儿不要捂得太严,入睡盖被。
北京Lily国际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