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健委发布新版防护指南公众戴口罩有
2024/8/3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第一名白癜风医院 https://m.39.net/disease/a_m7kpmsm.html新冠疫情,从去年年初开始,到现在已经一年半过去了,大家的口罩也戴了一年半了,大家目前也形成了共识,戴口罩可以切断新冠病毒的传播途径,保护大家不被感染。口罩中聚丙烯熔喷超细纤维可以组成过滤层,让口罩产生过滤作用,防止佩戴者呼吸时吸入空气中的细菌、病毒等各种污染物。同时,医用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等部分医用口罩的表层还涂有防液涂层,防止飞沫或血液进入呼吸道。国家卫健委曾经在年出过“公众科学戴口罩指引”和“公众科学戴口罩指引(修订版)”,来指导大家正确的佩戴口罩。我们来看看这其中的内容。公众科学戴口罩指引(年3月17日)1.居家、户外,无人员聚集、通风良好。防护建议:不戴口罩。2.处于人员密集场所,如办公、购物、餐厅、会议室、车间等;或乘坐厢式电梯、公共交通工具等。防护建议:在中、低风险地区,应随身备用口罩(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在与其他人近距离接触(小于等于1米)时戴口罩。在高风险地区,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3.对于咳嗽或打喷嚏等感冒症状者。防护建议: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4.对于与居家隔离、出院康复人员共同生活的人员。防护建议: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公众科学戴口罩指引(修订版)(年5月21日)(一)居家。防护建议:无需戴口罩。(二)户外、公园。防护建议:建议随身备用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保持1米以上社交安全距离,无需戴口罩。(三)交通工具。防护建议:骑车、自驾车时,无需戴口罩;乘坐公交、地铁、长途汽车、火车、轮船、飞机等公共交通工具时,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四)公共场所。1.超市、商场、餐厅、展馆/博物馆、体育馆/健身房等场所。防护建议:公众需随身备用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在无人员聚集、通风良好、保持1米以上社交安全距离情况下,无需戴口罩。2.剧场、影剧院、地下或相对封闭购物场所、网吧及乘坐厢式电梯等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防护建议: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五)会议室。防护建议:确保有效通风换气,保持人员1米以上社交安全距离情况下,无需戴口罩。今年七月份以来,新冠病毒出现了变异株,德尔塔目前已成为全球疫情流行的最主要毒株,具有传播速度快、体内复制快、转阴时间长等特点。它的传播能力极强。举两个例子,一是感染患者同他人共用卫生间或就餐时,即使无交谈,也在极短时间内发生了传播。另一个是在同一个餐厅内,感染患者与他人先后走进卫生间,在没有任何身体接触的情况下,14秒就完成了病毒传播。因此,为进一步指导公众和重点职业人群科学规范佩戴口罩,保护自己,保护他人,新版《指引》对佩戴口罩的场合等提出新要求。《公众和重点职业人群戴口罩指引(年8月版)》公众需戴口罩场景和情形1.处于商场、超市、电影院、会场、展馆、机场、码头和酒店公用区域等室内人员密集场所时;2.乘坐厢式电梯和飞机、火车、轮船、长途车、地铁、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时;3.处于人员密集的露天广场、剧场、公园等室外场所时;4.医院就诊、陪护时,接受体温检测、查验健康码、登记行程信息等健康检查时;5.出现鼻咽不适、咳嗽、打喷嚏和发热等症状时;6.在餐厅、食堂处于非进食状态时。相比较前面两次的戴口罩指引,最新的指引更加强调了戴口罩的重要性。目前来说,德尔塔毒株是新冠病毒的变异株,其传播途径还是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接触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能造成感染,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因此,戴口罩遮住口、鼻保护好呼吸道,依然重要。口罩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防线,可以降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风险。口罩不仅可以防止病人喷射飞沫,降低飞沫量和喷射速度,还可以阻挡含病毒的飞沫核,防止佩戴者吸入。从以往的事例中可以看到,在同一个密闭空间内,正确佩戴口罩的人比不戴口罩的人,被新冠病毒感染的几率会大大减小。新的戴口罩指引特别指出:1.对普通公众来说,除了在密闭场所需要戴口罩外,当处于人员密集的露天广场、剧场和公园等室外场所时,也需要佩戴口罩。2.建议公众家里日常备用一些高级别口罩,当家人出现了鼻咽不适、咳嗽、打喷嚏和发热等症状,到医院就诊的时候,佩戴更高级别的口罩,保护自己,保护他人,全面防范传播风险。什么叫高级别口罩?医用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不带呼吸阀的N95、KN95及以上的颗粒物防护口罩等。当然,除了戴好口罩,我们还要注意:1.勤洗手;2.对物体表面进行消毒;3.室内多通风;4.保持1米社交距离;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千万不要松懈。进入国家卫生健康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