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换季孩子反复呼吸道感染怎么办
2018-3-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今年的8月23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14个节气处暑,处暑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处暑节气意味着即将进入气象意义的秋天,处暑后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
处暑既不同于小暑、大暑、也不同于小寒、大寒节气,它是代表气温由炎热向寒冷过渡的节气。气温下降明显,昼夜温差加大,雨后艳阳当空,人们往往对夏秋之交的冷热变化不是很适应,一不小心就容易引发呼吸道、肠胃炎、感冒等疾病,特别是孩子非常容易生病感冒,流涕咳嗽并且病情反复。
季节变化,昼夜温差大,往往易引起身体不适,对于宝宝这类易感人群我们应该怎么应对呢?
如何判断“反复呼吸道感染”
1、凡是2岁以内的幼儿每年上呼吸道感染7次,下呼吸道感染2次;
2、6岁~12岁的儿童每年上呼吸道感染5次,下呼吸道感染2次者。这样的孩子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病;
主要表现症状为流鼻涕、咳嗽、打喷嚏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如果处理不及时,感染不能及时控制,很容易使得感染下行引起气管炎或肺炎,尤其是对于小婴儿更是危险!
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原因
1、婴幼儿呼吸系统,免疫功能发育不成熟,皮肤调节体温能力差,不能很好的适应外界不断变化的气温;
2、家长过度的“保温”使皮肤调节体温的能力得不到提高,同时缺乏户外的体格锻炼,孩子的耐受力相当的差,容易生病;
3、家长不正确的喂养观和喂养行为,饮食搭配不科学,膳食结构不合理,造成孩子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从而造成婴幼儿身体发育受损,免疫物质不能正常产生,因此抗病能力下降,容易引发上呼吸道感染;
4、孩子一生病,有的家长自行用药,或者医生没有详细检查孩子的致病的原因,一律采用抗生素治疗。
滥用抗生素:小儿的上呼吸道感染80~90%是病毒感染所致,滥用抗生素或不正确用药,造成孩子体内菌群紊乱,使得一些条件致病菌活跃起来,孩子的原发疾病没有治疗好,还可能引发其它疾病发生,而且也容易使得一些细菌产生抗药性,以致以后再发病同样的药物不再有治疗作用。
随意停药:有的家长当孩子的疾病刚有好转,就给孩子停药,造成原来疾病没有治疗彻底,暂时受抑制的致病菌潜伏下来成为了慢性病灶,当孩子一旦受凉,或者作息不规律时,抵抗力下降,这些病灶就会发病。
如何改善?
?创造一个空气新鲜、环境干净的生活环境。进行“三浴”训练(空气浴、水浴、日光浴),适当进行寒冷训练,加强运动锻炼,提高孩子的体质。尽量少去或不去公共场合;
?注意饮食营养搭配,调整家长喂养观念,从小养成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尽量保证母乳喂养,按时添加换乳期食品。这样才能保证孩子的生长发育,提高孩子抵抗疾病的免疫力;
?对于反复发生呼吸道医院检查免疫功能,及早发现免疫缺陷的孩子,给予相应的治疗。
营养师的建议
针对因季节变化而引起的呼吸道、肠胃炎、感冒等疾病,特别是儿童的反复呼吸道感染,微娃营养益生菌是可以有效改善的。宝宝的胃肠道微生态建立越健康,越能保护他免受感染性疾病、过敏和各种消化道问题的侵扰。经研究显示,益生菌有助于免疫力提升,改善儿童消化功能,减少或减轻便秘、腹泻,缓解乳糖不耐受症等作用。
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肠道的健康与否,不仅关系到宝宝消化吸收的效率,还会直接影响宝宝抵抗力的强弱和生长发育。对于处在生长发育旺盛的宝宝来说,肠道健康才是真的健康!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