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小常识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及用药指示
2018-3-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鼻腔、咽、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是最常见的一组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大多数由病毒引起,少数为细菌感染所致。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常由细菌和病毒引起,约有70%-80%又病毒引起,主要有流感病毒(甲、乙、丙)、副流感病毒、鼻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腺病毒等。
细菌感染可直接感染或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以溶血性链球菌最常见,其次为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偶见革兰阴性细菌感染,主要引起鼻炎、急性咽炎或化脓性扁桃体炎。
机体受凉、淋雨、过劳等诱发因素,致使全身和呼吸道局部预防功能降低,原已存在于上呼吸道或从外界侵入的病毒或细菌可迅速繁殖引起发病。
由于病毒的类型较多,且病后产生的免疫力弱而短暂,对各种病毒感染缺乏交叉免疫,故人体在一年中可以多次发病。
本病预后多良好,但也有抵抗力较低者发生急性鼻窦炎、中耳炎、气管-支气管炎等并发症。本病全年皆可发生,以冬、春季较多见。
二、临床表现
普通感冒:多数由鼻病毒引起,其次为冠状病毒、副流感病毒等。
常发生于秋、冬、春季,起病较急。
主要症状有咽痒或灼热感、喷嚏、鼻塞流涕。鼻涕开始为清水样,2-3天后变粘稠,可伴咽痛,有时炎症累及耳咽管可使听力减退,也可出现流泪、味觉迟钝等。
一般不发热或有低热,有轻度畏寒不适。检查可见鼻黏膜充血水肿,有较多分泌物,咽充血。如无并发症,一般经5-7日痊愈。
2.病毒性咽炎、喉炎:急性病毒性咽炎多由鼻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及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引起,临床表现为咽痒或灼热感,咽痛不突出,若有咽痛时常提示细菌继发感染,咳嗽少见,可有咽充血。
腺病毒咽炎常伴有结膜炎。急性喉炎表现为发热、咳嗽时咽喉部疼痛、声音嘶哑。检查可见喉部充血、水肿,局部淋巴轻度肿大和触痛,可闻及喘息声。
3.疱疹性咽炎:常由柯萨奇病毒A引起。
有明显咽痛、发热,病程约为1周。检查可见咽充血,咽、扁桃体、软腭表面有灰白色疱疹及浅表溃疡。
多见于儿童,偶见于成年人,夏季发病多见。
4.咽结膜热:主要由腺病毒、柯萨奇病毒等引起。有发热、咽痛、畏光、流泪。
检查咽黏膜及结合膜明显充血。病程约为4-6天,常发生于夏季。游泳池是常见的传播场所。
5.细菌性咽-扁桃体炎:多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其次为肺炎链球菌等。起病急,有畏寒高热、咽痛明显、头痛、全身不适等中毒症状。
检查可见咽部明显充血、扁桃体肿大充血,表面有黄色点状渗出物。颌下淋巴肿大,有压痛。
三、治疗要点
上呼吸道感染目前尚无特殊的抗病毒药物,临床上以对症处理、休息、忌烟、多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防治细菌继发感染为主。
对症治疗:选用有解热镇痛、减少鼻咽充血和分泌物的抗感冒复合剂或中成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双分伪麻片、银翘解毒片等。
2.抗菌药物治疗:可选用病原菌敏感的抗菌药物治疗,临床上常用的有青霉素、第一代头孢菌素、大环内酯类和氟喹诺酮类等。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