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上呼吸道感染

2018-1-2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病原

上呼吸道感染(upperrespiratoryinfection,URI)在猫十分常见。其中,90%的临床就诊病例由猫疱疹病毒(又名猫病气管炎病毒)和猫杯状病毒感染导致;其次,支气管败血性博德特氏菌及猫支原体感染次之,而细菌感染通常是继发的。

病毒通过患猫、污染物及病毒携带者(人或猫)进行交叉传播;幼猫,应激及免疫抑制猫易感。患病猫临床症状消退后常称为疱疹病毒和杯状病毒携带者,带毒时间不定,可持续数周或数年;携带者免疫力低下时可再次发病并散播病毒。

常见临床症状

临床常见3种病程表现,分别为急性、慢性间歇性和慢性持续性。

急性较常见,表现为:发热、打喷嚏、清亮或脓性鼻涕、结膜红肿伴大量眼分泌物或脓眼屎,鼻黏膜水肿者可见鼻塞、呼吸困难,伴张口呼吸,同时厌食。

疱疹病毒还会导致结膜溃疡、流产,杯状病毒则引起口腔溃疡,轻度间质性肺炎或多关节炎。博德氏菌则引起咳嗽和幼猫肺炎,而衣原体常导致结膜炎。

部分猫急性发病恢复后可能会周期性复发,与应激或免疫抑制有关;有的猫咪会转为慢性持续症状,长期出现清亮或脓性鼻涕,可能因持续病毒感染诱发或疱疹病毒对鼻甲骨、粘膜造成不可逆损伤有关。其次,粘膜损伤易继发频繁的细菌感染。

诊断

猫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通常依据病史及体格检查即可确诊;慢性感染者需排除其他引起慢性鼻分泌的病因方可确诊。

针对猫疱疹病毒、杯状病毒及博德氏菌和衣原体的特异性检查方法分别是是荧光抗体检测,病毒分离培养,细菌培养,血清抗体滴度测定。但实际临床应用受限,需采样送至专业实验室进行检测。但随着PCR技术在临床应用的普及及推广,对猫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诊断变得方便快捷,但其准确性及特异性有待进一步完善临床病样采集及处理。

治疗

就猫而言,上呼吸道感染类似人的流感,是一种自限性疾病;急性感染者主要治疗原则是对症治疗,改善临床症状,并采取支持疗法维持水盐平衡及营养需求。提供精心的医疗护理,清洁口鼻部及眼睑周围粘液及脓性分泌物。继发严重感染者给以抗生素控制感染,通常选用阿莫西林或氨苄西林,怀疑博德氏菌或者衣原体感染则给以多西环素或阿奇霉素。

注:猫上呼吸道感染发病时或疱疹病毒导致眼部病变时,禁止局部或全身给以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会导致病程延长及加速病毒脱落,导致感染扩散。

慢性感染者通常需要长期治疗,几个月甚至长达几年;但幸运的是慢性感染猫除了流鼻涕及打喷嚏,精神食欲、活动跟正常猫区别不大。治疗方法包括控制继发感染、减轻炎症,必要时可能需要外科手术干预,进行鼻甲切除术或鼻窦切除术。但不用太担心,通常患上呼吸道感染的猫预后良好,很少会转变为慢性病程。其次,采取合理的维持治疗,患病猫的生活质量均能得到很好的保证。

预防

本病可通过注射疫苗保护猫咪减轻疾病导致的痛苦,因常用的猫三联疫苗主要针对猫疱疹病毒、猫杯状病毒及猫瘟病毒的保护,但注射猫疱疹病毒及杯状病毒疫苗仅能诱导增加猫咪体内抗体滴度,减轻上呼吸道疾病发病时的临床症状,并不能完全防止感染的发生。所以临床上注射猫三联的猫咪仍见鼻支气管炎发生,是正常现象,因为接触强毒株后仍会感染发病,但发病后能很快痊愈,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在不接触强毒株的前提下,合理有效注射疫苗不会引起动物发病,且能为猫提供充分的保护。但需注意,疫苗对于尚有母源抗体保护的幼猫不具有保护作用;所以对于幼猫合理的免疫程序是首次免疫于3月龄进行,间隔3~4周后再次免疫注射一次,以后每年一次。母猫于繁育前进行免疫注射。

皮下注射猫三联应避免将疫苗漏到猫咪被毛上,如渗漏到毛上,应及时清洗干净,因猫咪舔舐被毛接触到病毒可导致猫鼻支气管炎。其次,弱毒疫苗禁用于妊娠母猫及患免疫缺陷疾病的猫;但灭活苗可用于妊娠母猫、感染猫白血病病毒或猫免疫缺陷病毒的猫

下面是我们友安宠物诊所的







































复方斑蝥胶囊价格
南宁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vqbpg.com/jbff/9741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