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犬细小病毒合并呼吸道感染一
2017-8-1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定期更新内容, 治疗:常规补液治疗。
口服中药:生姜6g,桂枝6g,茯苓6g,半夏3g,白芍3g,大枣3g,枳实3g,厚朴3g,大黄3g。
以上免煎中药开水充至80ML,少量频服,在医院输液过程中总量口服有20ML,未见呕吐。剩余药液由饲主带回家自行饲喂。晚上12点左右,饲主来电,又口服大概20ML左右,出现腹泻,水样,红棕色,混有成型软便,带血丝。遂让其停服中药。
中药解析:
生姜:辛温,主治由水毒上逆而咳嗽、呃逆、恶心、呕吐等症状。
桂枝:辛、甘,温,入肺、心、膀胱经,是常用的温里药,具有补元阳、通血脉、暖脾胃之功效,痰饮、蓄水证。既可温扶脾阳以助运水,又可温肾阳、逐寒邪以助膀胱气化,而行水湿痰饮之邪,为治疗痰饮病、蓄水证的常用药。
茯苓:甘温,益脾,助阳,淡渗,除湿。治寒热烦满、咳逆呕秽、隔中之废水。
半夏:辛平有毒。和胃健脾,补肝润肾,除湿化痰,发表开郁,下逆气,止烦呕,发音生,利水道,燥去湿故利水,主治痰饮呕吐,因胃内有停水而上逆,发为恶心呕吐为目的的而用之。
白芍:苦酸、微寒。安脾肺,固腠理,和血脉,收阴气,敛逆气。治泻痢厚重,脾虚腹痛,心痞肋冷。
大枣:红枣味甘性温、归脾胃经,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的功能。
枳实:苦寒,无毒。消食,散败血,破积坚,去胃中湿热。主治结实之毒
厚朴:苦温,无毒。温中益气,消痰下气。主治因食毒或食兼水毒之胸腹满也。厚朴,主治胸腹满也,兼治腹痛。
大黄:主通利结毒也。故能治胸满、腹满、腹痛及便闭、小便不利,兼治发黄、淤血、肿脓。
4月18日。主诉昨日回家口服中药腹泻后没多久该犬出现黄绿色呕吐物,粘稠带少量沫子,其后该犬嗜睡,早晨6点左右拉稀一次,恶臭,有里急后重姿势。小便一次,尿量一般,色偏黄,尿骚味重。腹部按压软无痛感,脉略浮,中取有力,沉取少力,舌质红,苔薄白,口腔内有少量粘液,舌面有少量津液。体温39.6℃。
治疗:常规细小补液治疗
中药:柴胡18g,黄芩9g,生姜15g,法半夏12g,人参9g,枳实6g,生大黄6g,炙甘草6g,陈皮6g。
此方为大柴胡汤去芍药、大枣加陈皮。
开水冲至80ML该犬脾气较大,口服中药反抗,此次中药需要大剂量口服,选用灌肠方式。用温药液先灌40ML,让其排出,再将剩余药液灌入。
柴胡:苦平,无毒。主治心腹胃肠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结气,谓无形物之聚集。积聚,谓有形物之凝结。饮食凝聚者,即食水二毒凝集之谓也)。
黄芩:苦平,无毒。主治心下痞也,兼治胸胁痛。
人参:甘,微温而无毒。主治心下痞硬、痞坚、支结,兼治不食、呕吐、喜唾、心痛、腹痛、烦悸。
炙甘草:甘,平。补脾和胃,益气复脉。大柴胡汤加甘草是亦以柴胡治肝郁,甘草缓肝积之意。
陈皮:味苦、辛,性温。归肺、脾经。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疗呕哕反胃嘈杂,时吐清水。
4月19日。主诉前日治疗完回去,刚到家先后呕吐,腹泻,小便各一次。呕吐物黄绿色非常粘稠。小便量正常,色黄,尿骚味重,粪便混有黑绿色渣样物质,夜里睡觉烦躁,不停起卧。今早来院之前呕吐一次,形如前次。体温39.8℃,全身皮温及脚垫发热,腹部软按压无痛感,脉数软少力,舌面如镜,舌色暗。
治疗:常规细小补液治疗
中药:早晨:小柴胡颗粒一包,冲水口服
下午:黄芩汤灌肠
4月20日。昨天口服中药及灌肠后,未拉未吐,体温高低往来,精神不振,无食欲,鼻干,舌面镜,夜间有流涕,咳嗽,肺脏听诊未见湿罗音。脉弦细,略数,沉取少力。
治疗:细小常规治疗。
中药:杏仁10g,桔梗10g,淡豆豉10g,栀子3g,前胡6g,枇杷叶10g。
以上诸药与小柴胡颗粒一起冲开,少量频服。
杏仁:辛苦甘温而利,泻肺,解肌,散寒,降气,行痰,润燥,消积,利胸膈之气滞,通大肠之气秘。
桔梗:苦辛微温,开提气血,表散寒邪,清利头目咽喉、胸膈之滞气。
淡豆豉:苦寒,无毒。苦泄肺,寒胜热。发汗,解肌,调中,下气,烦躁满闷。
栀子:苦寒,无毒。治三焦火,清胃脘血,治热厥、心痛,解热郁,行结气。栀子泻三焦之火及痞块中火邪,最清胃脘之血。其性屈曲下降,能降火,从小便泄去。
前胡:味苦、辛,性微寒。降气化痰,散风清热,痰热喘满。
枇杷叶:味苦,平,无毒。清肺止咳,降逆止呕。肺热咳嗽,气逆喘急,胃热呕吐,哕逆。
4月21日。昨晚排尿一次,量正常色黄,夜间有间断性干咳。喂米汤15ml后未见呕吐,恶热,盖衣服没多久就钻出来。
按压前腹部有痛感,肠管有水声,四肢脚垫及耳尖发凉,触摸气管有咳嗽,无痰。脉中、沉取有力且数略紧,舌苔薄白,舌质粉白舌面较昨日有褶皱,舌面有津。双侧鼻孔有清涕。
治疗:停止补液等常规治疗。
中药:早晨:生大黄6g,枳实6g,厚朴6g,炙甘草6g,白芍6g。
以上诸药开水冲至80ML,温后分60ML灌肠,其余少量频服。两小时后便溏稀水样粪便,呕吐药液。
4月22日。未大便,小便一次黄,灌服少许米汤及妈咪爱后未吐。舌质淡红暗,苔薄白,脉浮弦细,略数,沉取少力。鼻子干,有少许浊涕,干咳,体温夜间发烧,白天正常,肝郁犯胃,肺失宣降,腑气不通。
治疗:柴胡12g 生姜6g 白芍6g 炙甘草6g 桑叶10g 蝉衣3g 杏仁10g 桔梗10g 枇杷叶10g 淡豆豉10g 栀子6g 郁金10g 生地黄6g 沙参6g 牡丹皮6g 焦麦芽10g 焦神曲10g 焦山楂10g 厚朴6g
以上诸药开水80ml冲后,温频服
白芍:苦寒,微寒。安脾肺,固腠理,和血脉,收阴气,敛逆气。至泻痢后重,脾虚腹痛,心痞胁痛,肺胀喘逆。
桑叶:味苦、甘,性微寒。归肺、肝经。清凉散降、疏风清热、清肺止咳、清肝明目。
蝉衣:味甘、咸,性凉。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明目退翳,息风止痉。
郁金:
生地黄:甘苦,寒。清热生津,凉血,止血。
沙参:味甘;微苦;性微寒。养阴清热;润肺化痰;益胃生津。主阴虚久咳;
牡丹皮:辛苦,微寒。和血,生血,凉血,治血中之
焦三仙:焦麦芽,焦神曲,焦山楂,三味经常合用有良好的消积化滞作用,消食导滞,健运脾胃。焦麦芽有很好的消化淀粉类食物的作用;焦山楂善于治疗肉类或油腻过多所致的食滞;焦神曲则利于消化米面食物。
傍晚该犬出现发烧,精神差,有发抖症状,呕吐及腹泻粘稠度为蛋清样,褐色,量大,几乎无臭味,脉浮滑略数,沉取微,舌暗红,苔薄白。担心夜间继续高烧,留院特护。上午阴凉之药激荡水饮顾出现恶寒吐泻。
晚上中药:桂枝6g 茯苓10g 猪苓10g 炒白术6g 泽泻6g 五味子6g 砂仁6g。该药温服一夜,未吐,未大便,少量饮水未吐。
4月23日,精神较好,有食欲,未大便。咳嗽次数明显减少。
巩固五苓散一次。
五苓散中泽泻、猪苓、茯苓渗水利湿,白术健脾利湿,桂枝通阳化气。
猪苓:甘平,无毒。治湿除热,心中懊恼。解伤寒,发汗,主脓肿,满腹急痛。是一种利尿剂,其利用类似于茯苓、泽泻。
炒白术:主利水,故能治小便不利及自利。
泽泻:甘寒、无毒。渗湿热,行痰饮,止呕吐、泻痢、疝痛。
茯苓、白术、泽泻,用于水泻之下利者,乃因小便不畅,水毒停滞于消化管内,至一定程度时,肠管发生水泻的下痢,以代肾之机能。此时用茯苓、白术、泽泻,则此三药能恢复肾机能,而消化管内之水毒由肾脏排出,故肠管水份减少则不致下痢,是中医以利尿剂治下痢之惯用疗法。
砂仁:辛,温,涩,无毒。行气调中,和胃,醒脾。治腹痛痞胀,胃呆食滞,噎膈呕吐,寒泻冷痢。
五味子:性温,五味具备(皮甘,肉酸,核中苦、辛,都有咸味),酸味为多。
4月24日,大便成形,精神食欲较佳,少许浊涕,咳嗽。因该犬服药抗拒,改为物化治疗,每日两次,连用三天,咳嗽鼻涕均无。
总结:
1.犬细小病毒初期排便次数少,并非好事,肠内宿便,郁腐物无法排出,很容易导致,入血分,便血,自体中毒。
2.治疗过程中如果出现体温高,要分析原因,退烧药要慎用,易掩盖病情,并容易造成肠道出血。
3.细小病毒和呼吸道混合感染时,尽量减少补液,或停止补液。
4.使用中药治疗细小,补液有时起反作用。特别是内有湿邪的前提下补液更要慎重。
白癜风的早期症状北京白癜风怎么办需要多少钱能治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