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宝宝患上呼吸道感染
2016-9-2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为鼻咽喉的急性炎症,是小儿常见的呼吸道疾病。病原体多为病毒,但细菌也可致病。症状轻重不一,平日缺乏耐寒锻炼的小儿易受感染,患病后仅有短暂的免疫力。
诊断要点:
1、轻症
无热或低热。有鼻塞流涕喷嚏咽疼轻咳等。一般经3-4天或十余日痊愈。
2、重症
全身症状较重,高热、流涕、鼻塞咽及扁桃体充血,有黄色或白色渗出物,咽壁及附近可见疱疹溃疡。婴儿常有呕吐腹泻腹痛等,起病时可高热惊厥。持续1天高烧就应该给予退烧了。
3、鉴别诊断
某些传染病如麻疹、百日咳、流脑等,早期皆可有上感症状,应注意鉴别。
4、区分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
病毒感染一般白细胞偏低或者正常范围,但在短期少数患儿有是亦可偏高;细菌感染则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大多增高。
西医治疗:
1、预防
加强营养,注意进行户外活动的耐寒锻炼,预防佝偻病和贫血,增强体质。流行季节不带宝宝去人多的场所,若家中有上呼吸道感染病人,应于家中病人隔离。室内要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新。室内可用醋熏蒸{每立方米空间用食醋5毫升加等量水,加热至全部气化,每日一次},或用艾叶烘烟,能起到空气消毒作用。
2、抗病毒药
抗病毒口服液、抗感颗粒、双黄连、新博林等。
3、抗菌药
因本病多为病毒感染,特别是早期感染,抗生素不但无效,且易引起体内菌群失调,有利病毒的繁殖,必须避免滥用。如有以下情况可酌情使用抗生素,疗程一般为3-5天,可选用青霉素或磺胺类药物。如西刻劳维宏(属于阿奇霉素)新达罗等。
(1)六个月以下婴儿发热较高者。
(2)发热较高持续不退,一般状况较重者。
(3)白细胞总数明显增高,中性粒细胞增多。
(4)已并发中耳炎
(5)既往有风湿热肾炎病史者。
4、对症治疗
注意休息,多喂水,进食易消化食物。鼻塞者用0.5%麻黄素或鼻眼净淡液(0.05%)。止咳去痰可用小儿消积止咳糖浆或干草合剂。高热可用温水拭浴,头部冷敷或枕冰袋,口服退热剂,如:泰诺林。
中医治疗:
1.内服药物
1)风热型:发热重,微恶,有汗或少汗,头痛,咽红或肿痛,鼻塞,流浊涕,咳嗽,痰稠黄,口渴,舌质红,苔薄黄,指纹浮露色红紫。
治疗原则:辛凉解表。银翘散加减:银花6克,连翘6克,橘梗6克,薄荷6克,石膏12克,桑叶6克,荆芥6克,牛蒂子6克,甘草5克
2)风寒型:恶寒重,发热轻,鼻塞,喷嚏,或流清鼻涕,咽痒,咳嗽,舌苔薄白,指纹露红色。
治疗原则:辛温解表。葱豉汤加减:解葱白3枚,淡豆豉6克,葛根6克,生麻黄5克,橘梗6克,甘草6克
3)暑湿型:身热,无汗或少汗,身重困倦,胸闷泛呃,食欲不振,或呕吐,头昏重胀痛,咳嗽痰粘,舌苔薄白或腻。此症多见于夏天。
治疗原则: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加减:香薷6克,银花6克,连翘6克,厚朴3克,扁豆花6克,藿香6克,陈皮3克,芦根9克
2.外治疗法
1)气雾吸入疗法:取荆芥、防风、牛蒂子、银花、桑叶各10克,甘草6克加热煮沸,让小孩口鼻靠近蒸气,至全部气化为止,每日3次。
2)饮食疗法:1、取荆芥、苏叶各10克,生姜2克,冰糖适量共煎,代水饮。功能为祛风散寒,防止感冒。2、取新鲜葱白10根,洗净切段,先用粳米克煮粥,待米半生半熟时加入葱白同煮成粥,乘温热服,适用于伤风感冒,头痛鼻塞等。
3)香佩疗法:荆芥、防风、柴胡、前胡、川芎、枳壳、独活、茯苓、橘梗、白芷、麝香混合研末装入布袋佩带胸前。用于防治四时感冒等疾病。
家庭护理及注意事项:
1.孩子所住房间定时通风,并用食醋消毒
2.室内环境空气新鲜充满阳光,温度在18-22度,湿度50%-60%
3.发热孩子要注意休息,减少消耗热退后可起床活动
4.给予孩子容易消化的食物营养丰富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并注意少食多餐。吃奶的孩子要减少乳量,同时保证充足水分。咳嗽时,停止进食以免呛入气管。
5.退热出汗时要及时擦干,更换衣服,以防止着凉
6.每天用淡盐水漱口2-3次
7.观察病情
1)应每4小时测量体温一次。待体温恢复正常2天后可改为每天2次。用药物降温应在半小时后测量
2)家长认真观察孩子的面色呼吸出汗情况及时处理
3)如有咳嗽,观察咳嗽的性质音色及出现的时间,以帮助诊断及估计病情。同时注意痰量,性质。
注意:给孩子服用退热药物时,一定要观察孩子的体温下降情况,以免由于出大量的汗出现血压降低。一般孩子38.5度以上才给予退热。
常德辣妈时代为您的孕期护航!服务项目:准家长班培训、高端月嫂居家服务、高级催乳师上门服务、产后满月发汗、小儿推拿保健治疗小儿常见病。
另开设职业培训班并推荐就业,培训项目:母婴保健师、催乳师、小儿推拿保健师。
咨询
微博:辣妈时代母婴护理培训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