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呼吸道感染 > 疾病病因 > > 天津广播

天津广播

2018-10-2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5月29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通报了广东省惠州市出现我国首例输入性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确诊病例。6月3日,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消息称,针对疫情,天津已加强全面监测,做到早发现、早处置,一旦发现疑似病例,会立即采取隔离措施,防止传播。中东呼吸综合征是一种什么疾病?人容易被感染吗?怎样预防?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顾清教授就您关心的五大问题一一释疑,快来和广播君一探究竟↓↓

截至目前,韩国MERS隔离对象总人数为人,较前一天猛增人。另外,韩国福祉部3日通报称,韩国新增5例中东呼吸综合征确诊病例,其中包括1例第二代人传人病例。至此,韩国中东呼吸综合征确诊患者增至30例,第二代人传人病例增至3例。目前,韩国已有所学校停课,预防感染。

广东省卫生计生委3日通报,我国首例输入性中东呼吸综合征确诊患者精神状态好转,昨天,新追踪到密切接触者3人,全部为永东巴士乘客。截至目前,广东省应追踪的密切接触者共78人,已追踪到72人,尚有6人没有取得联系。

问题一

什么是中东呼吸综合征?

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是由一种新型冠状病毒(MERS-CoV)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该病毒于年在沙特阿拉伯首次被发现。冠状病毒能够导致人类和动物发病,常引起人类发生从普通感冒到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等多种疾病。

截至目前,全球共有24个国家累计报告MERS确诊病例例,其中人死亡,病死率高达40.7%。

中东呼吸综合征主要的症状为:突然起病,高热,体温可达39-40℃,同时伴有畏寒、寒战,头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初期表现为肺炎,但在此基础上病情进展迅速,很快发展为呼吸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甚至危及生命。

问题二

人类是如何被该病毒感染的?

感染来源尚不完全清楚。但在埃及、卡塔尔和沙特的骆驼中分离到和人类致病毒株相匹配的病毒株;同时,很多研究已经在非洲和中东的骆驼中发现病毒抗体。由此判定,人和骆驼的病毒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但也有可能还存在其他感染来源。

目前的研究尚未完全明确人类是如何感染该病毒的,从已发现的疫情情况看,病毒可以通过密切接触传播,常出现在家庭成员、病人和医护工作者之中。但在一些社区病例中未找到可能的感染来源,他们有可能是因为暴露于动物、人或者其他感染源而感染。

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是可能的,但仅在有限的范围内。这种病毒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似乎不大容易,除非有密切接触,如看护病人时未进行有效保护。在医院聚集性病例中,人际间传播更容易,特别是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不足的时候。

问题三

在我国会不会出现大规模传播?

中国首例MERS为国外输入病例,仅为有限人传人,病毒未发生变异,密切接触者的发现和排查工作正在有序开展,就目前的情况看,在我国发生大规模传播的可能性极小,因此公众不必恐慌。

问题四

那么针对目前的形势,天津疾控中心接下来要开展哪些重点工作?

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会加强疫情监测,做到早发现、早处置;同时开展专业培训,提升病例发现能力,做好应对的相关准备工作,一旦发现疑似病例,会立即采取隔离措施,防止传播。

问题五

MERS来袭,我们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什么呢?

对于该病目前尚无可用的疫苗和特异性的治疗方法。关键是做好预防。

1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经常用肥皂和清水洗手。尤其是前往农场、市场,或者有其他动物场所的任何人,接触动物后要经常消毒洗手,不要接触患病动物。不要食用未煮熟的肉类食物。

2

建议前往中东地区旅行的旅行者,不要接触活的农场动物或者野生动物。患有糖尿病、慢性肺部疾病、肾衰,或免疫力低下的人群被认为是感染该病的高风险人群,旅游期间尤其应注意自身健康安全。

3

出现明显急性呼吸道疾病,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者用肘部遮掩。

4

由中东地区等国家入境回国时有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等急性呼吸道症状的人员,应立即就诊并主动将患病情况向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申报,并配合卫生检疫部门开展调查及相应医学检查。

5

由中东地区等国家回国14天内,如果出现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应及时就医。要主动向医护人员告知近期旅游史以及当地暴露史,以便及时得到诊断和治疗。

版权声明

本文由天津广播新媒体编辑部独家出品,首发天津广播







































北京那个医院看白癜风
北京医院哪家治疗白癜风技术好

转载请注明:
http://www.vqbpg.com/jbby/9751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