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速览儿童肺炎支原体呼吸道感染实验
2021-3-1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本文来源:选自《中华检验医学杂志,》,42(7):-.
本共识规范了儿童呼吸道Mp感染的实验室诊断方法的类型、概念和价值,旨在根据患者现症和既往、门诊和住院、筛查和确诊等不同的感染情况选择不同的检测方法,结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以及胸片等其他辅助检查,同时对患者年龄、全身状况、用药、病程等综合判断,为临床Mp感染的诊断提供合理、经济、高效的参考建议。经归纳总结形成Mp实验室诊断流程图,见图1。
注:红色示确诊方法;紫色示初筛阳性,确诊需要病原学检测;黄色示疗效或复发评估
▲图1Mp呼吸道感染实验室诊断流程图
本共识涵盖病原学检测、血清学检测、药敏试验和耐药基因检测、肺炎支原体检测的质量控制等内容,本处仅就检验前的质量控制展开阐述,感兴趣读者可订阅中华检验医学杂志年第七期进行全文阅读。
肺炎支原体检测的质量控制
Mp检测的质量控制是获得准确可靠结果的前提,检验的质量控制从检验前、中、后质量控制三部分阐述。
(一)检验前质量控制
检验前质量控制主要是样本采集、运输、保存过程的质量控制和标准化,应作为重点培训和规范内容推广。
病原学检测标本采集尽可能采集多种类型的标本和(或)连续多个时间点采集不同部位的标本,以满足最低检测阈值采集量、阳性率和多种检测方法联合检测的需求。咽、鼻、喉拭子最易获得,痰液需判断是否合格,肺泡灌洗液的杂菌污染较少,不同标本的病原学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研究报道不一致,40%~80%不等,晨痰对呼吸道支原体的检测价值较高,可依据临床实际情况选择,具体操作规范见表1。用做核酸检测的样本容器不可含核酸酶,以防止核酸降解;容器内应预装具有防核酸降解功能的保存液,有利于标本保存和转运。呼吸道标本室温下30min内送检,4℃环境下2~4h内送检,标本4℃保存不应超过48h,预计延迟送检的标本应在-70℃条件下保存。血液应尽可能采集急性期和至少间隔2周的恢复期双份血清。
检测原理
样本类型
采集载体
采集方法、送检
病原学检测
咽拭子
塑料柄的尼龙拭子、涤纶拭子、植绒拭子(可吸附更多的生物样本并达到较高的释放率)或人造棉拭子(不要采用带木柄的棉花拭子,因为后者可能含有抑制支原体生长及抑制分子反应的成分)
采集前用生理盐水漱口,让患者头部微仰,嘱其张口发"啊"音,必要时使用压舌板轻压舌面,暴露咽喉,手持消毒拭子,以灵敏而轻柔的动作擦拭两侧腭弓、咽、扁桃体上的分泌物及上皮组织,稍微用力来回擦拭至少3次,然后再在咽后壁上下擦拭至少3次;取毕,将拭子插入试管,或放入适宜的保存液中,塞紧管口,注明标本采集时间,立即送检。洗脱时将拭子头浸入采样液中,把拭子头部与管壁接触数下,使标本尽量多地冲洗到采样液中。最好在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前采集标本。咽拭子必须保持湿润
样本采集注意事项:观察患者口腔黏膜、咽喉部有无红肿、溃疡、脓性分泌物等情况,采集前让家长、患者知晓采集部位及目的,并获得其积极配合
鼻、喉拭子
观察鼻、喉部黏膜,余同上
直接擦拭鼻、喉部黏膜,次数及其他同上,立即送检
肺泡灌洗液
无菌瓶
肺泡首次灌洗液用于病原学检查效果优于第2次及第3次灌洗液的效果。无菌操作,立即送检
胸腔积液
无菌瓶
抽吸法采集,立即送检
痰
无菌瓶(集痰器)
抽吸采集、自然咳出采集前用生理盐水漱口,立即送检;晨痰最佳
血清学检测
末梢血
末梢抗凝管
新生儿选取足跟内侧缘或外侧缘部位采血:≥29d的患者选择左手无名指指尖尺侧采血(具体参考年《中国末梢采血操作共识》)
静脉血
血清管、血浆管、全血抗凝管
血清、血浆或全血的采集严格按照CLSI(GP41A6)执行
戳原文,更有料!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