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的13个民间秘方,太全了,通治一切咳
2020-8-2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咳嗽是呼吸系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既有声又有痰者称为“咳嗽”。发病多见于老人和幼儿,尤以冬春季节为最多。
咳嗽分成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两大类。由风寒燥热等外邪侵犯肺系引起的咳嗽,为外感咳嗽。外感咳嗽有寒热之分,其特征是:发病急,病程短,常常伴有外感表证。因脏腑功能失调,内邪伤肺,致肺失肃降,引发咳嗽,为内伤咳嗽;内伤咳嗽的特征是:病情缓,病程长,兼有不同的里证。
、三奇散
熟地黄30克,款冬花、鼠麴草各9克。
将原料以4碗水用中火煮成2碗,分2次服用,大约隔4小时服用碗;如果病情严重时,每日煮2剂,每4小时服碗。儿童减半,5岁以下小儿则再减少,体重超过70千克者可增加服用量。
止咳。
2、白糖广柑
广柑、白糖各克。
将广柑去皮核,放小锅中,加白糖克,腌渍日,至广柑肉浸透糖,加清水适量,文火煮至汁稠,停火;再将每瓣广柑肉压成饼,加白糖克,拌匀倒盘内,通风阴干,瓶装,每次服5~8瓣,每日3次。
理气、燥湿、化痰。适用于痰多咳嗽。
3、蜂蜜萝卜
蜂蜜、新鲜萝卜各50克。
将萝卜洗净、切丁,放入沸水中煮沸捞出,控干水分,晾晒半日。把萝卜丁放入锅中加蜂蜜,用小火煮沸调匀,晾凉后服用。
理气除胀,消食、化痰、止咳。
4、鱼腥草杏仁水
鱼腥草50克,杏仁25克。
将上述两药加水适量,煎煮20分钟,去渣取汁,与毫升开水同入泡脚盆中,先熏足,后温洗双足,每日熏泡次,每次30分钟。6日为个疗程。
疏风清热,化痰止咳。主治风热咳嗽。
5、栀子桃仁水
栀子、桃仁各30克,杏仁、胡椒各20克。
将上述材料研细末,用纱布包扎好后放入锅内煮沸,待药温适宜,即可泡洗双脚,每次20分钟,每日2次,5日为个疗程。
宣肺止咳,化痰行气。主治慢性咳嗽。
6、丝瓜花
将丝瓜花放入瓷杯内,以沸水冲泡,盖上盖温浸0分钟,再调入蜂蜜,趁热顿服,每日3次。
本方适用于风热咳嗽。
7、桑白皮、天门冬
桑白皮30克,天门冬60克。
用3碗水熬40分钟后,除杂质即可。
止咳。
8、芫荽汤
芫荽(香菜)、饴糖各30克,大米00克。
先将大米洗净,加水煮汤。取大米汤3汤匙与芫荽、饴糖搅拌后蒸0分钟。趁热顿服,注意避风寒。
发汗透表。用于治疗伤风感冒引起的咳嗽。
9、橘红蜂蜜
橘红60克,生姜30克,蜂蜜克。
先将橘红、生姜2味用水煎煮,5分钟取煎液次,加水再煎,共取煎液3次,合并煎液,以小火煎熬浓缩,至稠黏时,兑入蜂蜜,至沸停火,装瓶备用。每日服3次,每次3汤匙。
散寒温肺,化痰止咳。适用于风寒咳嗽。
0、蚕豆花煎汤
蚕豆花9克,冰糖适量。
水煎去渣。冰糖调服。
用于治疗虚咳吐血。
、红糖姜枣汤
红糖、红枣各30克,鲜姜5克。
以水3碗煎至过半。顿服,服后出微汗即愈。
驱风散寒。治伤风咳嗽、胃寒刺痛、产后受寒腹泻、恶阻等。
2、艾叶水
艾叶50克。
将艾叶洗净后放入开水中煎煮20分钟,去渣。将汤液倒入小脚盆里,先熏双脚5分钟,水温降低后,双脚浸泡其中30分钟,每晚浸泡次,连续7次。
用于治疗咳嗽。
3、苦杏仁
苦杏仁6~0克,生姜3片,白萝卜00克。
上药打碎后加水毫升,文火煎至00毫升,可加少量白糖调味,每日剂,分3次服完。
散寒、化痰、止咳。适用于外感风寒咳嗽。
4、姜茶止咳
茶叶7克,生姜0片。
将去皮生姜与茶叶一并煮成汁,饭后饮服。
温肺止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