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呼吸道感染高发季节,如何鉴别普通感染

2020-8-1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儿童是呼吸道疾病多发群体。在新冠疫情特殊时期,如何及时对冠状病毒病(COVID-19)儿童疑似病例进行鉴别诊断,区分病毒感染与细菌感染,明确感染类型,是儿科医生诊疗中面临的一大挑战,也是优化治疗效果的关键所在。

近日,首都儿医院心血管内科及检验科马丽娟教授与中国医院小儿急诊急救内科许巍教授在线上直播中分别从理论与实践层面全面剖析了感染标志物在儿科新冠肺炎中的应用。作为此次驰援湖北襄阳抗“疫”前线的儿科专家,许巍教授对儿童新冠肺炎相关病例进行了详细解读;马丽娟教授深入分析了降钙素原(PCT)在儿科的应用价值,为前线医护人员提供了坚实理论知识后盾。

儿童新冠疑似病例占比大

鉴别感染类型至关重要

一项发表于《儿科》(Pediatrics)的回顾性研究分析显示,1月16日至2月8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的例儿童确诊或疑似COVID-19感染病例中,有例为实验室确诊病例,例为疑似病例,占65.9%。

基于此,马丽娟教授与许巍教授均强调了早期鉴别诊断儿童疑似病例的重要价值,并指出:“COVID-19感染的临床特点与其他呼吸道疾病,如病毒性肺炎、细菌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等相似,存在发热、咳嗽等症状。然而,由于儿童发热群体大且呼吸道感染多发,疫情期间,临床需通过更加简便、高效的手段去判断这些疑似病例更倾向于普通感染还是COVID-19感染,从而对症施治。”

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浙江大医院专家组于今年2月制定发布的《儿童冠状病毒病(COVID-19)诊疗指南(第二版)》(以下简称《指南》)进一步规范了儿童COVID-19的诊断和治疗,同时明确了鉴别诊断的重要意义。

在COVID-19的鉴别诊断中,除核酸检测和影像学外,实验室检查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巍教授强调:“《指南》指出,降钙素原(PCT)在COVID-19患者中多数正常,当PCT>0.5ng/ml时,多提示合并细菌感染。因此,PCT作为严重细菌感染和脓毒症的诊断标志物,对鉴别不同类型感染具有很强指导性(图1),能有效帮助临床在疑似病例中准确找出细菌感染患儿,排除COVID-19病毒感染的可能性。因此,为明确儿童疑似病例的感染类型,实验室检查项目中需包括PCT检测。”

马丽娟教授同样指出:“在区别细菌性和病毒性感染时,血清PCT检测的特异度、灵敏度均优于其他炎症指标,对儿科感染性疾病鉴别和临床思维具有很强的指导性。由卫健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第1-7版也一直推荐PCT为非常重要的鉴别诊断指标。”

PCT指导临床抗菌药物应用

助力优化患儿诊疗

许医院是国家首批委省共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学术带头人刘春峰教授带领的儿科团队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一直持续

转载请注明:
http://www.vqbpg.com/jbzl/9762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