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感冒的抗病毒治疗

2017-6-2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大冬天的,北方地区的流行性感冒(流感)是实实在在的来了!流感来之前,强调打疫苗,流感来了,就得及时治疗。在各种治疗方法中,早期抗病毒治疗最为关键。

流感是全人类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发病率可列为各种传染性疾病之首。我国除了季节性流感,还有人禽流感不断发生。

流感分为无并发症的流感和有并发症的流感。

无并发症流感:典型流感是在1-4日(平均2日)的潜伏期后,以突然的发热、头痛、肌痛和不适起病。通常在2-5日内逐渐好。

流感的并发症:

其中肺炎可以是:

原发性流感病毒性肺炎

继发性细菌性肺炎

病毒性和细菌性混合肺炎

全球流感每年发病率在成人中约为5%至10%,在儿童中约为20%至30%。在某些特殊人群(婴幼儿、老年人或慢性病患者)容易出现并发症而住院,甚至死亡。每个年度流感流行造成约万至万例严重病例和约25万至50万例流感相关死亡病例。

而流感是有效抗病毒治疗药物的一种疾病,为合理使用抗流感病毒药物,年,我国发布了《合理应用抗流行性感冒病毒药物治疗专家共识》,其中抗流感病毒药物的治疗原则:

流感流行季节,下述情况应考虑罹患流感的可能:

(1)发热伴咳嗽和(或)咽痛等急性呼吸系统症状。

(2)发热伴原有慢性肺部疾病急性加重。

(3)成年患者住院前无发热和急性呼吸系统症状,住院期间出现发热性呼吸系统疾病。

(4)婴幼儿和儿童发热,未伴有其他症状和体征。

(5)儿童患者住院前无发热和急性呼吸系统症状,住院期间出现发热伴或不伴有呼吸系统疾病。

(6)老年人(≥65岁)新发生呼吸系统症状,或原有呼吸系统症状加重,伴或不伴发热。

(7)重症患者出现发热或低体温。

抗病毒治疗时机:

高度怀疑或确诊流感的重症患者应尽早积极抗流感病毒治疗,不应等待病毒检测结果。

高度怀疑或确诊流感的轻症患者,合并重症流感的高危因素,发病时间不足48h,应在发病48h内给予抗流感病毒治疗,不必等待病毒检测结果;如果发病时间超过48h,症状无改善或呈恶化倾向时也应进行抗流感病毒治疗。

未合并重症流感危险因素的患者,发病时间不足48h,为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也可以抗病毒治疗,发病时间超过48h,症状无改善或持续恶化,也应考虑抗病毒治疗。

重症流感的危险因素:

(1)婴幼儿,尤其是2岁以下的儿童。

(2)老年人(≥65岁)。

(3)孕妇,以及分娩2周内的产妇。

(4)具有慢性肺部疾病患者,如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5)具有慢性心脏疾病患者,如充血性心力衰竭。

(6)具有慢性代谢性疾病患者,如糖尿病。

(7)具有慢性肾脏疾病、慢性肝脏疾病、某些神经系统疾病(包括神经肌肉疾病、癫痫、认知障碍等,但不包括自闭症)。

(8)有血红蛋白病,如镰状细胞性贫血。

(9)免疫功能受损者,如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HIV感染、恶性肿瘤。

(10)服用阿司匹林的儿童。

早期经验性诊断和治疗的益处:

可早期抑制病毒在体内的复制传播,保护更多正常的呼吸道上皮细胞。

抑制病毒对机体免疫系统的进一步影响,从而减轻中毒症状、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减少病毒排出,降低传染性,有利于流感流行的控制;保护其他易感人群、高危病人和医护工作者。

然而,我国对流感的诊断和抗病毒药物的应用尚有改进的空间。

年-年,中国人感染H7N9禽流感收治情况显示:患者发病到就诊1-2天;而发病到确诊8天;发病到使用奥司他韦为5-6天。

人感染禽流感时抗病毒药物应用重点人群:

1.人感染禽流感病例;

2.甲型流感病毒抗原快速检测阳性的流感样病例;

3.甲型流感病毒抗原快速检测阴性或无条件检测的流感样病例,具有下列情形者,亦应使用抗病毒药物:

A.有密切接触者(包括医护人员)出现流感样症状者;发生聚集性流感样病例及在1周内接触过禽类的流感样病例;

B.有基础疾病如慢性心肺疾病,高龄,孕妇等流感样病例;

C.病情快速进展及临床上认为需要使用抗病毒药物的流感样病例;

D.其他不明原因肺炎病例。

抗流感病毒药物:

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奥斯他韦(Oseltamivir):

对甲型、乙型流感均有疗效;

不良反应: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痛。

肾功能不全,肌酐清除率30ml/min须减量使用。

用法用量:

奥司他韦的耐药性:因奥司他韦与神经氨酸酶唾液酸结合位点的匹配缺陷,导致奥司他韦较容易发生耐药。

扎那米韦(Zanamivir):

适应症:年美国批准用于7岁以上人群的甲型和乙型型流感治疗以及5岁以上人群的预防性抗流感病毒治疗;

剂型:吸入喷雾剂,可诱导支气管痉挛,不推荐用于有潜在肺疾病患者,乳糖过敏者亦不可应用。

用法:成人及7岁以上儿童,10mg,bid;

不良反应:腹泻、恶心、呕吐、头痛、头晕、咳嗽等,还可引起过敏反应,神经精神症状。

帕拉米韦(Peramivir):

帕拉米韦对甲型流感病毒NA活性的强抑制作用:帕拉米韦的IC50值为0.54-11nmol/L,远低于奥司他韦的1-14nmol/L和扎那米韦的2-14nmol/L;

帕拉米韦对乙型流感病毒NA活性的强抑制作用:帕拉米韦的IC50值为6.8-17nmol/L,远低于奥司他韦的28-79nmol/L和扎那米韦的14-46nmol/L;

用法用量:轻症患者1d,重症患者1-5d。

妊娠期女性:

妊娠期的生理和免疫特点使得孕妇较非妊娠女性更易患重症流感,入住ICU和病死率明显增加,流产、早产、死胎发生率增加。年流感流行期间的一组数据显示,与早期抗病毒治疗(发病48h内)相比,延迟抗病毒治疗孕产妇入住ICU或死亡的风险是前者的4.3倍。采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抗流感病毒治疗,目前尚未发现对孕妇和胎儿有严重的不良反应。

M2离子通道抑制剂:

金刚烷胺(Amantadine)

金刚乙胺(Rimantadine)

仅对甲型流感病毒有效;

目前已被FDA禁止使用。我国建议:不能用于流感的经验性抗病毒治疗。

病毒融合阻断剂:

阿比多尔(Arbidol):

对脂膜表面有亲和力。它增强流感病毒HA的稳定性,阻止HA在酸性环境下转变为融合状态的HA,从而阻止病毒与宿主细胞的融合。

用法:成人和12岁以上儿童每日2片,6-12岁儿童1片,每日服3-4次,连服5天。

法匹拉韦(Favipiravir):

法匹拉韦选择性抑制与流感病毒复制相关的RNA聚合酶;

法匹拉韦和奥司他韦联合用药对流感病毒显示增效作用;

年3月,日本批准用于新发或复发流感治疗;

另外,法匹拉韦对埃博拉病毒、西尼罗病毒、黄热病病毒、黄病毒、沙粒病毒、布尼亚病毒、甲病毒、肠道病毒和裂谷热病毒都有很好的体内或体外抗病毒作用。

中医中药(略)

小结:

对于临床疑似诊断流感或流感样症状的患者,早期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能有效缩短病程,减少危害。

重点应用人群,不必等待病原学结果:

季节性流感:流感样症状+高危人群;

人感染禽流感:疑似诊断病例。

赞赏

人赞赏









































北京中科医院好不好
北京中科医院曝光

转载请注明:
http://www.vqbpg.com/jbysbj/9726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