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秋冬季猪场谨防呼吸道疾病

2017-6-1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摘要:猪呼吸道疾病是一种由病毒、细菌、环境应激等多因素相互作用,造成猪群免疫力下降、呼吸困难、肺脏等多器官病变的传染性疾病,秋冬季节多发,引起该疾病的主要病原有猪蓝耳病病毒(PRRSV)、圆环病毒(PCV-2)、猪伪狂犬病病毒(PRV),支原体(MHP)、副猪嗜血杆菌(MHP)等。年9月至年8月,对我国猪场主要呼吸道病原进行流行性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每年10月至次年2月是猪群呼吸道疾病高发时期,PRRSV、PCV-2的检出率超过70%,主要的病毒性病原在现有免疫压力下表现出明显的基因变异;本研究提出了我国猪场科学实施防控呼吸道疾病的检测手段及防控方案,为我国猪呼吸道疾病的防治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猪呼吸道疾病;流行性病学;病原

秋冬季来临,猪群呼吸道类疾病已成为影响我国猪场生产的重大问题,该病发病迅速,传染性强,危害大,通常以个别猪咳嗽喘气开始迅速波及到全群,中大猪突然死亡,病猪体温升高,精神不振,被毛粗乱,呼吸加快以腹式呼吸为主,病猪死亡前呼吸极度困难,鼻腔有血样液体泡沫混合物。剖检发现气管、肺脏病变最为严重,出血、充血以及纤维粘连等恶性病变[1]。该病可发生于各年龄段的猪只,且年龄越小死亡率越高,发生了猪呼吸道疾病综合症(PRDC)的猪群,几乎不再有生产价值,给养殖户及散养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呼吸道感染途径是病原水平传播的主要途径,猪呼吸道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在秋末、冬季和春季发病率最高,各地发病率通常在30%~80%,主要发生于保育后期和生长育肥期,蓝耳病病毒(PRRSV)、圆环病毒2型(PCV-2)、伪狂犬病病毒(PRV)是最主要的发病病原[2],支原体及其他细菌做为条件致病菌继发混合感染,加重猪群死亡率[3]。引发呼吸道类疾病的病原体十分复杂[4],但是发生急性死亡的猪,通常由呼吸困难、肺功能衰竭导致。

图1呼吸道疾病特征性发病

1秋冬季多发性呼吸道疾病

呼吸道类疾病主要是由病毒性病原引发、细菌性病原继发的多病原感染性疾病,秋冬季节猪舍空气流通不畅,病原水平传播几率增加,是转阳的高峰期。引起该病的原因复杂,除去饲料霉变、管理应激等外界因素,严重影响我国猪群的呼吸道病原很多,如蓝耳病、伪狂犬病、圆环病毒病、支原体及继发感染的细菌病等。

1.1蓝耳病

蓝耳病病毒在我国猪场普遍感染,该病毒定植感染肺脏、淋巴组织,造成典型的间质性肺炎(图2-d),发病猪出现高稽留热、肺功能丧失、呼吸障碍。自年开始,NADC30-Like株迅速流行,HP-PRRSV与NADC30-Like株普遍存在,疫苗防控难度大。

1.2圆环病毒病

PCV-2是一个无所不在的病毒,主要引发猪群的免疫抑制病,该病毒侵蚀机体免疫细胞,抑制特异性免疫,病原经口腔、呼吸道途径感染不同年龄的猪,引发高热、咳、喘、呼吸困难等症状,如引起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育肥猪PRDC等。

图2呼吸道疾病病理变化

1.3伪狂犬病

本病主要由呼吸道发生感染,通过饮食、饮水感染,体温升高、产生厌食、呕吐等症状,15日龄仔猪死亡率近%。近年来随着伪狂犬病毒变异株的出现,现有的疫苗对其防控效果不佳,往往导致育肥期猪群呼吸道问题严重。

1.4支原体感染

肺炎支原体主要随病猪咳嗽、气喘和喷嚏的分泌物排出体外,经呼吸道感染健康猪,引起猪气喘病,该病能够感染不同年龄的猪,以哺乳仔猪最易感,死亡率较高,其次为妊娠母猪及哺乳母猪。该病以气喘、咳嗽、呼吸困难为主要临床症状,肺脏呈“肉样”病变(图2-b),在规模化猪场常引起批量死亡。

1.5继发性疾病

细菌病是秋冬季节主要的继发性疾病。如附红细胞体、链球菌、副嗜血杆菌等,继发呼吸道病原感染,加重以咳嗽、气喘为主要症状的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

2病毒性呼吸道疾病监控数据

年9月至年8月,本中心对全国多省市的猪场样品检测及疫情的监控,绘制猪群主要病毒病感染的发病率(图3、图4)。秋冬季节是呼吸道疾病的多发期,10月至次年2月是PRRSV、PCV-2的高发期,发病猪场中PRRSV阳性率可超过80%,PRV一般在每年2月份发病率开始上升,温度应激可能是导致呼吸道相关疾病多发的关键因素。

图3年9月至年8月猪场主要病毒病检测结果

图4年9月至年8月猪场主要病毒病检测结果

统计近两年副猪嗜血杆菌(HPS)与支原体(MHP)感染发病检出率(见图5),两种病原主要在秋冬季继发引起猪群呼吸道发病症状,11月至次年1月份为该病高发期,12月份感染率达到峰值,阳性率检出可达30%以上。

呼吸道疾病多发关键是免疫抑制病(蓝耳病、圆环病毒病)的存在,猪群免疫功能低下,免疫应答缺乏导致疫苗免疫后不能够产生足量有效抗体,当受到温差过大或是养殖密度增大等因素刺激,病毒性疾病以及继发感染的细菌性疾病将迅速传播全群,造成秋冬季节猪场疫病规模性暴发。

图5年9月至年8月HPS+MHP检出率

3流行病学调查

本中心通过对流行毒株进行测序,应用DNAStar生物信息学软件对我国流行的PRRSV、PCV-2、PRV分别构建基因进化树,如图6~图8。

图6PRRSV流行病学分析

图7PCV-2流行病学分析

图8PRV流行病学分析

猪场流行的PRRSV、PCV-2、PRV是我国猪群呼吸道类疾病主发病原,通过基因分析,其与前几年相比具有明显的变异特征。

(1)PRRSV越来越复杂,除了高致病性毒株,类NADC30毒株开始规模化流行,该亚群毒株以基因缺失和重组多样性为主要特征。

(2)由于免疫压力的加大,PCV2b亚型的绝对优势不再存在,PCV2d亚型出现的频率迅速增加,它正选择一种新的变异方向,以合适的变异速度进化。

(3)猪场分离到来自不同地区的PRV毒株亲缘关系却十分相近,与年之前的流行株差距较大。

4做好系统性检测、预防工作

4.1重视检测结果

(1)病原检测:猪群一旦散发呼吸道症状,若病情不严重,立即采集病猪鼻腔拭子、口腔黏液等样品;若出现病猪死亡,尽快解剖病猪,取肺脏、扁桃腺、淋巴组织等病变组织块3~5cm及待病变部位,新鲜的病料冷冻后加冰袋密封尽快送检。必要时要做测序分析,如针对蓝耳病,确定猪场流行的蓝耳病毒株类型。

(2)药敏检测:一旦发生呼吸道传染病,猪场容易继发细菌性疾病,需药敏试验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指导抗生素用药。病猪死后立即取病灶新生部位3cm组织块,冰袋保鲜尽快送往检测地点,避免冷冻。

(3)抗体检测:定期采血评估猪群抗体水平,尤其







































治疗白癜风的专科医院
白癜风初期什么症状

转载请注明:
http://www.vqbpg.com/jbysbj/97247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