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妈必看备好这些药,娃生病不用非要挤医

2017-4-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特邀专家/任献青

河南中医药大学一附院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常务委员等。擅长治疗过敏性紫癜、紫癜性肾炎、小儿咳嗽、食积、发热、厌食、等儿科常见病。

◆点击可看大图

这些常见病,吃什么药?

任主任说,从中医理论来讲,孩子的常见病,常伴有食积,或者是以食积为基础引发的。

他说了八个字——“没有内伤,不生外感”,比如两个孩子,可能内热大的孩子就容易生病,另外一个生病比较少。

还想特别强调一下,单纯积食引发发热,发生概率并不高,临床常常见到的是感冒兼有食积,所以一定不要把孩子不明原因的发烧都归结到食积上。

咱们就按照不同病症,适合什么药,一个一个写,另外每种症状都可能引发发烧,关于发烧用药,放到最后一起说。

风寒感冒

?症状:打喷嚏、流清鼻涕、鼻子发酸、痰白且时有泡沫、怕冷、汗少,有时会发热,舌质淡红。

儿科临床热证多于寒证,单纯性风寒感冒确实非常少,所以这类中成药也不多,但也确实不需要太多。

如果只出现上述症状:三九感冒灵(儿童型)

出现咳嗽:小青龙口服液(冲剂)

另外症状比较轻,感冒初级阶段,可以两截葱白带葱须、两片姜煮水喝,如果孩子觉得不好喝,放点白糖或红糖都没问题,也可以用这个葱姜水冲药喝。

风热感冒

?症状:鼻涕粘稠或发黄、咳嗽、痰黄稠、咽红,喉咙疼,有时会发热。

因为这种症状的患儿基数大,所以药的种类也多。

任主任张口就一大串。

一般对付风热感冒有两大类药:

清热解毒类:热速清、双清颗粒、双黄连、清热解毒口服、抗病毒口服液、蓝芩、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豉翘颗粒等。

止咳类: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川贝止咳颗粒、咳喘灵颗粒、小儿定喘口服液、麻杏石甘合剂等。

相信看了这么多种,选择困难症的妈妈又该茫然了,那就来说说我的选择:

就像上面说的,我家小朋友生病一般都属这个症状,如果孩子只有风热症状,不咳嗽,大便也不干,我就在蓝芩或者蒲地蓝中任选一种。

如果是大便干,那就换成豉翘颗粒,因为它的通便效果比较好。

如果还有咳嗽症状,那么加上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

一定记住,如果不发烧,最多上面两类药,每类药选一种就行,不要重复服用。

食积

?症状:不想吃饭,肚子胀、大便干、手心热、肚子热,可能便秘也可能拉肚子,有时会呕吐。

这个是否用药需要按食积程度不同。

非常轻微:不用吃药,空空肚子就好了。

稍微重一点:吃点山楂片、山楂丸、或者鸡内金冲服、蒸鸡内金小面饼。

如果需要用药,这些药可以选择一种:健儿清解液、化积口服液、小点的孩子用王氏保赤丸(通便效果好,拉肚子一定不要用);肥儿丸(通大便,对于大便很干,两三天不拉一次的适用);保和丸:调理肠胃效果好,通大便效果一般。

特别提醒,有些妈妈习惯隔段时间给孩子吃些帮助消化的药,这样是可以的,但不推荐反复经常的吃过度泻下的药物,特别是对于脾胃虚弱的孩子,这样非常伤胃伤胃。

发热

?症状:就是发烧,对于孩子来说,孩子一发热就比较高,如果体温38.5度到39度之间,精神很好,不用太担心。爸妈们不要见孩子温度一高,医院,关键是如何控制,如果体温在38.5度以下,更不用紧张了。

根据不同症状,按照上面选择用药。

专用于退烧,38.5度以下,小儿柴桂退热颗粒,柴黄颗粒、热速清口服液等。

38.5度以上,美林和泰诺选一种,任主任推荐两种交叉喝,可以减少药物在体内存量。小儿柴桂退热颗粒等也可以继续服用。

一般退烧药限制每天服用次数,不建议超过4次,但任主任说,尽量按这个药量服用,但如果孩子高烧短时间又升起来,又暂时不方便就医,宁愿多吃一次,以减少高烧对孩子的伤害,防治体温过高引起惊厥。

别让孩子成为抗生素宝宝

可以看出,上面的这些药几乎都是中成药,更没有抗生素。

在很多地方,只要一看孩子嗓子红,抗生素就要用上,一高烧,就要求输液了。

但是根据我带我家小朋友看病的实际经历,上呼吸道感染,真没必要一上来就抗生素消炎,这也就是常说的抗生素对病毒类感冒没有用的道理。

还有一次,小朋友支原体感染,持续高烧,医院,医生要求立刻抗生素输液,我没有同意。医院,不放心,又忍不住给任主任打电话,任主任在电话那头说,支原体感染不用一开始就输液,可以先用药观察。

听出我的声音有点慌张,他还一再强调请“相信我”。

当我听到这句话,就放了心,果然,坚持对症用药,服用阿奇霉素兼清热解毒药物,小朋友熬了几天,就好了。

这也是我特别想找机会,给大家分享这些经历,孩子生病,粑粑麻麻一定不能乱了阵脚,科学理性地和孩子一起对抗疾病,大人孩子都能少遭很多罪。

关键是咋让孩子少生病

其实说了这么多,不如孩子少生病。

看前面提到的,孩子生病,病根大部分在有内热,而这其实也和脾胃相关,脾胃强了,消化能力好了,大便通畅,就不容易生内热。

任主任建议,大便偏干的孩子,平时多吃萝卜、梨、火龙果,多喝酸奶,少喝鲜奶,少吃上火的食品。

大便偏稀:山药、薏米、红枣、苹果等。

而大便正常的孩子,平时就做到八个字:荤素搭配、科学合理就可以,没有必要刻意去给孩子补充什么。

来源:综合荆芥郑州亲子盟(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出品:听见内蒙古

声明:欢迎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听见内蒙古》







































长沙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北京中科医院骗人

转载请注明:
http://www.vqbpg.com/jbysbj/9719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